「回避型人格」的女生:越喜欢,越远离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嘴上天天喊着“好想恋爱啊”
但当爱情真的到来时,又忍不住逃离。
间歇性想谈恋爱,持续性享受单身。
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亲密关系。
甚至会推开对方,保持距离,表现得毫不在意。
心理学上把这些称之为“回避型依恋”。
越喜欢,越远离
黄执中在《奇葩说》中曾说:"回避型人格,往往越喜欢一个人越不敢靠近"。
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他们都表现的很正常,甚至常常让人觉得沉稳克制,温柔友善。
遇到喜欢的人,心中也会暗生欢喜,远远地关注着。
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动了真感情,暗恋的人开始有回应,真的要确定关系时,反而会下意识的拒绝,将可能的对象推开,和对方保持距离,表现出毫不在意的样子。
甚至开始躲避。
电影《和莎莫的500天》女主莎莫便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依恋者”。
她长得漂亮,性格开朗,笑容迷人,是女神般的存在。
男主汤姆第一次见到她,便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一直想找机会靠近她。
但在一次聚会中,莎莫却用一段话向汤姆宣告了自己的态度:
“谈恋爱没意思。”
“做别人的什么我都会觉得不舒服。”
“我跟别人交往过,不过我没感受到爱。”
……
一旦男主想要确认关系,莎莫就会退缩:
“不,我喜欢你,但我不想要恋爱关系。”
但莎莫真的不想要恋爱吗?不是的。
她会情不自禁去靠近汤姆,去告诉对方自己的秘密,去享受那些幸福美好的瞬间……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哪里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爱会消失的,人会离开的。
所以与其遍体鳞伤,不如早点撤退。
然后告诉自己不需要别人,把冷漠当作自我保护,不断给自己加“不要恋爱”的思想钢印。
明明很想被爱,但已经做好孤独终老的准备了。
他们内心渴望一段美好的关系,只是假装不在意。
回避的背后不是不爱,而是不敢。
测测你的依恋风格
👇👇👇
不爱就没伤害
没有被爱过的人,遇到爱会紧张不安。
心理学家金·巴塞罗缪认为,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主要取决于童年时期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风格。
人天性就想靠近喜欢的人或东西,会需要对方的陪伴和关爱。
但如果成长过程中,自己的需要常常得不到反应,甚至被厌恶、不耐烦、不喜欢;得不到肯定、夸赞,甚至被贬低、打压;周围的环境常常是争吵的,冷漠的。
这些会导致我们对自己的否定,以及对亲密关系的否定。
于是,不再提要求,不主动做决定,一旦遭受指责就极度地自责、不安、崩溃,开始避免冲突和批评;
被人夸赞的时候,也不置可否,但很敏感,怕别人失望;
小时候看到想要的东西就支支吾吾不吭声,长大了也不争不抢,甚至觉得得不到也理所应当;
遇到喜欢的人,对方一靠近就转身跑掉,感情里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明明很在意却还装作不在乎;
觉得独处也没什么,手机常年静音,享受不主动找别人,别人也不主动找你的状态。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在生活中如此,在感情里尤有甚之。
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前,靠近一个自己很爱但又不确定是否爱自己的人,经常会勾起我们童年深深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似乎把很多自我的生杀大权,都交给了对方。
“当一只面包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我确实很想要,但想到我是一个吃糠咽菜长大的人,我配吃面包吗?”
因为你从未接受过这种情感,所以觉得自己不配。
害怕展示真实的自己,表露自己真实的内心,更害怕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后,喜欢的人会离开。
而当对方真的心灰意冷,慢慢放弃,你就开始失望,更加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他的喜欢。
也许自己就不应该喜欢任何人,这样情绪就不会有波动,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伤害自己。
太宰治说: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可以很决绝,也可以很深情
说回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男主角汤姆是一个从小坚信真爱的人,当莎莫说自己不相信爱情时,汤姆说:
“你感觉到爱的时候,就会明白。”
回避型依恋者不想爱,不敢爱,往往是因为不相信,不相信爱存在,不相信爱一直存在。
但是当他们真正感觉到爱,真正相信一个人,认同一个人,也会坚定不移的付出全部身心。
大学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她曾说自己是独身主义,绝不谈恋爱。
但偏偏社团里的一个男生喜欢她,坚定地追她。
我们都看得出,这个女生也喜欢那个男生,只是不敢踏出这一步,怕没有好结果。
她说她知道,自己冷漠,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纠结。
庆幸的是这个男生,一直陪伴和温暖着她,不离不弃。
像是听到了墙外嘹亮的回音,她试探着伸出手,终于决定瓦解这面墙。
毕业时,女生也开始考虑,之后两人要去同一所城市发展。
对于回避型依恋者来说,接纳别人,更需要接纳自己。
就像美剧《普通人》里康奈尔对玛丽安说的:
“有些人对你很糟糕,不代表你就不值得被爱,依然有很多人爱你和关心你。”
慢慢地摆脱自我怀疑,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值得被依赖和期待。
尝试敞开自己的心扉,去表达,去接受。
相信,一定会遇到那个愿意坚定陪伴在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