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简单枯燥但是有用

一本有名的书叫《这书能让你戒烟》。因为我的文章常拿戒烟当例子,很早之前就有人向我推荐。最近买来,看了半小时,就有点昏昏欲睡。睡完又看,看了会儿,又想去干别的。我有点明白为什么作者说,他把这本书送给抽烟的朋友,看完的都戒掉了,没戒的都没看完,有人甚至转手送人了。——因为这本书实在有点啰嗦。我说“有点”啰嗦,就是相当啰嗦,我说话保守。
后来,我想上豆瓣看看评价。打分不算低,8.2。第一条高票评论,说看完真的戒了。往后翻,也有很多看了并没戒掉的,甚至看到第4遍都没戒掉的,还有看不下去的。但不管戒掉没戒掉,相当多的人说,这本书实在太啰嗦了,能3000字写完的,写了一本书。
这让我想到《阿含经》。我第一回看《阿含经》是好多年前了。体验很不咋地,甚至都忘了是什么时候看的。八年前,我又一次从石景山图书馆借来几本《阿含经》,打算好好看。最后仍然没看完,除了记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别的都忘了。觉得拿来催眠挺有效的——好啰嗦,大段大段的重复。
嫌《能戒烟》啰嗦的人,强烈推荐你们去看看《阿含经》,才知道什么叫啰嗦。假设《四阿含》一字不跳地精读完能保证你成佛的话,这世界上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做不到——因为会昏昏欲睡,读着读着眼皮就抬不起来了。
金庸曾经学佛,看《法华》《维摩诘》这些经都不得要领,也不大相信,觉得太玄乎。后来,他儿子死了。金庸悲痛得不得了,就去读《阿含》,一读,读下去了,觉得越来越有味道,悲伤慢慢平息了,最后,“法喜充满”——这是金庸自己说的。不过,金庸作为一个写小说的,夸张在所难免,我也并不因此就全盘相信他。但我相信他说的大概。
换句话讲,一个人如果能把枯燥的《阿含》都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读到心里,读入味儿,再回头看正常人的生活,你会觉得偏吵闹了点儿。
人在极度悲伤后,很容易信仰宗教。因为信仰给予他平静。平静乃至寂静的状态,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是,这种吸引力一般人体会不到,甚至觉得更像是斥力。
能海法师晚年研读《阿含》,欢喜踊跃,认为密教的东西都埋藏在《阿含》里面。我倾向相信能海法师的感受。胜过相信金庸。金庸毕竟是小说家。
是小说家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金庸是个样样通。下围棋、看戏、写政论,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还读博,这些都透露出,金庸对世间蛮眷恋的。这样的人,也许只有在丧子的剧痛下,才有可能读得进《阿含》——这样一本啰嗦得不得了、枯燥得不得了的书。
谁要是跳出来说,那是你没读懂,我读得手舞足蹈、法喜踊跃,等等。——这样的人,八成是骗子,或者就是想装。不过,也确实有读《阿含》读得欢喜的人,《阿含》上都是佛陀最原汁原味的教法,是任何别的佛经都不能比拟也无法替代的(当然,别的经各有各的殊胜),但是,那样的人,他不会告诉你。他顶多是微笑着静静看你装,不拆穿你,他不会有半点在你面前炫耀的兴趣。因为世间喜欢热闹的兴趣和经文中寂静的乐趣是背道而驰的。
像中国的《周易》,谁要是说它好玩、有意思,要么就是忽悠,要么是玩《周易》玩脱了,玩的已经不再是《周易》,是借着壳子扯别的。《周易》本身一点也算不上好玩和有意思。不过,枯燥的东西,如果本身名气大,就很容易被人拿来利用,去装去忽悠。自己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也不懂,那么别人就不知道他实际上并不懂。还不光是江湖骗子这样,很多学者不也这样吗。——如果刻薄一点说,后半句也许应该删掉的,因为意思重复了。
《阿含》很枯燥。不仅《阿含》枯燥,你去看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会发现更枯燥。你会想:为什么要这样重复、重复、重复?不浪费纸吗?如果把其中的重复部分去掉,600卷是不是就可以压缩掉百分之九十,变成60卷,甚至缩掉百分之九十九,变成6卷?——其实,它能压缩到0.6卷都不到(即便按一卷仅有1000字之少算),它可以压缩成不到300字——《心经》。
传说玄奘大师曾想把《大般若经》压缩了翻译,当天晚上就做了个大噩梦,他就知道不能那样干,还是如实足篇翻译了。所以你去看——哇,大段大段全是重复啊,你要是有耐心从头看到尾,一个字不跳,算你有本事。
但后来,我慢慢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干。这其实就是磨你的。磨你的性子。需要有种东西在你脑子里面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它正是通过重复起效果的。假如不重复,效果也就失掉了。
所以,并不是造经的人不懂,也不是译经的人不懂。是我们读经的很多人不懂。我们读书总喜欢读个新鲜,读到津津有味的故事、别出心裁的见解,乃至最朴素的道理,有时候为了贩卖,还要制造一些需要拐弯才能想明白意思的词,搞一套黑话体系,比如把朋友圈多加人叫“私域流量”之类的。
图啥?图新鲜。但实际上,你想想,如果你去健身房,办了私教卡,教练说,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不是去买几个橘子哈——我去给你讲一讲健身的原理、宇宙健身观、量子力学健身法,然后你八块腹肌都有了。你会说,鬼扯吧!
戒烟不一样。健身是让你改变,而戒烟其实是让你不改变。——这话听着就蹊跷了,什么叫不改变?一个每天抽3包烟的人,实际上,他一天24小时里,更多的时间是没有在抽烟的。就是在抽烟的时候,烟点着捏在手里的时间也比正在嘴里做出“吸”的动作的时间长得多。
戒烟就是,对此刻没有正在“吸”烟的人说,你保持这个状态,就这样,不要动——就好了。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保持“不吸烟”,不要去打破它。而健身,是让你打破现有的身材。
这篇文章想说的重点,不是吸烟。是佛教的修行。唯识家叫“转识成智”。什么叫转识成智呢?拿戒烟来比方,你保持智的状态,不要动。我们的心,都是刹那生灭的,有时候,生起来的是善心,但更多的时候,生起来的是染污心。“刹那”,按阿毗达磨的说法,是时间的最小可分割单位。每一秒钟,都包含非常非常多的刹那。欲界的人,生起善心,善心的前后会被染污心包裹,就像夹心饼干,或者像数轴上被无理数包裹的有理数。任何两个有理数之间,都存在无穷的有理数。想单独拎出来欲界的善心,是非常难的,就像从一杯脏水里舀出一勺,希望这一勺刚好干净,做不到。
因此,欲界的善业,叫“黑白业”。一切不善业都叫“黑业”,但善业并不是都叫“白业”。只有色界的善业才叫“白业”,因为色界没有不善。而欲界的所有善业,都叫“黑白业”,因为欲界有不善业,善业被不善业夹杂了。就像一个人,一天有一半时间抽烟,一半时间不抽烟,抽烟的时候固然是烟民,不抽烟的时候也是烟民。只有完全不抽烟的人,才不是烟民。
转识成智,说白了就是,你要重视善念现起的刹那,让善念尽可能持续下去——尽管你绝对持续不了多久。但是,经过训练,长此以往,善念的刹那比例会增加。就像把一杯脏水和一杯干净水混在一起,它肯定是脏水而不是干净水,这就是欲界的心的状态;只不过,同样是脏水,脏的比例不一样。有些是脏水和净水一比一混合,有些是十比一,有些是一比十。
对心的净化,就是把杂质的浓度降低,再降低。降低的过程,并不是像水那样通过过滤。因为,——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吧,心的本质,是刹那生灭的。只要这一刹那现起的心不染污,那么,从现在算起,连续两个刹那现起净心的比例就会更大。
什么叫行善?本质上讲,不起染污的念头,起善的念头,才叫行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行善。很多人经常批评“无想定”,但无想定是不是善的?是善的。不过,“无想天”不是,无想天是果报,我们从前说过,一切果报都是无记的,包括地狱的果报、天人的果报。无想天是天人的果报,自然也是无记的。导致无想天的“无想定”是善的。
这里就要说到佛教里非常有效又非常简单的一个方法:念佛。从古到今,大德们都在说,“老实念佛”。老实念佛真的有用,非常非常管用。但很多人是念不起来的。因为没有意思,没有味道,很枯燥。我们的生命力——用佛教的话说是业力、流转生死的动力,是负面意义的词——本能地会拒绝、排斥这种状态。
譬如说,某天晚上下了班,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街道上,走进熙熙攘攘的地铁,突然想到往后几十年的生活就这样一眼能望到头,不能忍受,明天就辞职不干了,或者发誓要去“拱白菜”之类的。
世界上有没有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
没有。
什么东西一眼能望到头?
涅槃。
但涅槃不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东西。在一切可由选择带来的结果中,只有一样东西,能一眼望到头,就是涅槃。再也没有别的。
认为生活一成不变只是个错觉,生活不会一成不变,搞不好明天就失业了,被裁员了,搞不好家里亲人会忽然罹患重病。
世间是无常的。佛教说“无常故苦”。由智慧的选择而彻底摆脱无常的侵袭,就是“涅槃”。涅槃真的一眼望到了头,不可能有任何改变,所以“寂静”。
本质上,我们害怕、极度畏惧这种寂静。所以,心刚刚平静下来,就会觉得枯燥、无聊,会视安静为折磨,没有办法忍受。于是,想千方百计寻找乐子,甚至寻找痛苦,让自己支棱起来,躁起来。只有在躁动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疼痛的时候,才渴望平静的生活。而当生活渐渐复归平静,心就又躁动了。
禅宗有句话,“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和“老实念佛”是一样的。重点在“老实”两个字,老实就意味着,不去抗拒枯燥、冗长、乏味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是通向寂静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之路。
说起来,这是躁动的生命力碰见了死死拿捏它的对手,所以它死活不想走到这条路上。那么,未来会面临的一切遭遇,不都是过去的自己曾选择、现在的自己正选择的吗?
(0)

相关推荐

  • 戒掉这些自然就瘦了

    点击下方文字

  • 戒掉杀盗淫

    戒掉杀盗淫一年病就会好的-杨宁 杀:瞋,不抱怨,不嫉妒. 盗,占便宜. 淫:不心淫.

  • 每日一善

    善不可不弘,恶不可不去. 善心人人有,快乐你我他. 善念养善心,善心生善念. 德不积不厚,善不行不成. 人往高处走,善在心中留. 至宝不常现,至善不常有.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由善入恶易,由恶入 ...

  • 助人为乐

    善不可不弘,恶不可不去. 善心人人有,快乐你我他. 善念养善心,善心生善念. 德不积不厚,善不行不成. 人往高处走,善在心中留. 至宝不常现,至善不常有.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由善入恶易,由恶入 ...

  • 戒不掉

    我可以戒掉杜康 却戒不掉对你的沉醉 可以戒掉思考 却戒不掉对你的思念 可以戒掉固执 却戒不掉对你一贯的坚持 可以戒掉回忆 却戒不掉你那熟悉的气息 直到有一天 我戒掉了呼吸 却永远都无法戒掉你给的点点曾 ...

  • 王路:“闻、思、修、证”是怎样定义的?

    证,是证果.证必须以修为前提,没有修,就不可能证果.而修,是不可能上来就"修"的,不是拿个蒲团腿一盘就叫"修"--那时候是思,修也必须以思为基础.而思,又以闻为 ...

  • 《读书》新刊 | 王路:周礼全先生的四本书

    编者按 今年是周礼全先生诞辰百年,王路教授撰文纪念乃师.本文介绍了周先生的主要著述,概述其学术脉络,并兼及周先生的生活故事.同时,作者也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既延续师承又寻到自己的路,几十年的哲学研究之路 ...

  • 王路:智慧断烦恼的三个关键

    断烦恼靠的是慧.那为什么很多挺智慧的人断不了烦恼呢? 三个原因. 第一是行相. 也就是观察的角度.或者说,把智慧用到什么地方.就像一辆车,性能非常好,跑得很快,但到不了目的地,因为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 ...

  • 王路:观苦与渴爱

    前一篇聊到观苦,底下有读者说:"我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就会觉得众生皆苦,自己也很苦,现在不观呼吸,就是偶尔坐在那里想,或是看一些新闻都会觉得苦,我该怎么继续?" 这不是观苦.观苦, ...

  • 王路:不接纳一切

    "接纳",是我们用得很顺溜的词,它往往意味着向积极转变的开始--正面的情绪在涨,负面的情绪在消.任何一个词汇,在用得很溜以至于不假思索就从嘴边滑出来,带着"包治百病&qu ...

  • 其实!最全面、最简单、最有用的养生指南,都在这六张图里了!

    护颈椎.养血管.降血压, 养生大工程 要取得好结果, 最要在意日常的小积累, 怎么做呢? 1. 这样养颈椎 ​ 2. 这样养血管 ​ 3. 这样降血压 ​ 4. 这样防痔疮 ​ 5. 这样护骨 ​ 6 ...

  • 王路||海南掠影

    2021年第033期||总第672期 艺海风│672期 海南掠影       王路 3月中旬,海南岛上椰风阵阵,白浪逐沙滩,游人如织,一派祥和景象.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亚热带的旖旎风光. ...

  • 王路:贪的种类及对治办法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想戒烟,就不要给自己创造有烟的条件.家里.车上,都没有烟,也没有火,想吸烟吸不成.时间长了,就戒掉了.另一种说法是反过来:要戒烟,就特意把烟摆在桌子上.手边,锻炼意志--我就是不吸 ...

  • 王路:色界天人的身高和寿命是多少?

    依<俱舍>,聊聊色界天人的身高和寿命. 要聊这个,得先知道色界有多少天.部派间说法不同,本文依<俱舍>来说.色界的天数,有一个颂: 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 初禅.二禅.三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