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

知:本义是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后引申出了“了解,懂得,通晓,明白,能体会”这么一种意思。

译文:

知道(道理)的人,不如爱好(并实践道理)的人;爱好(且实践道理)的人,又不如乐于(实践并不断深入思考)的人。”

解读:

这一句话依然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引申。

知之者,就是知道、了解(道理)的人。这里的道理其实就是前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这个道理。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一步,每个人认识都会有这一步,没有这一步,人不可能认识事物。如果一个人明白了某一道理,也到此为止了。他会不会继续深入思考,实践这个道理?不会。就像我们背课文一样,只是把课文背了,至于意义,该如何做,怎么做不会思考。但是这一步也不需要你思考,因为认识的规律规定了,你还没有到进一步的程度。

“好”是动词,有喜爱做这么一层意思在里面,比如,我们说的“好事”就是“爱参与他人事务的自己对别人或者对自己有意义的有益处的事情”,而我们说的“好事者”多是“喜欢管闲事、多事的人”的意思,都有做这么一层意思在里面。不实际的“做”不能称为“好”,而应称为“喜”。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好事者”是不是都是“好”的事呢?不见得。“好事者”是不管他所“好”之事的实际后果的,或者说,他认为是好的,实际不一定好。

“乐(le)”在这里还是动词,与“好”有所不同。《周易·系辞上》有句话:“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可以发现,“乐”之后还有一层意思——把玩。不仅要做,还要仔细推敲。

所以,我们从“知”“好”“乐”三个词可以发现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这是不是和现代的“实践论”——知道理论,实践,深入思考,再实践,很像呢?我的解释应该是比较全面的了。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类“想得到,做不来”。所以,我们明白了道理,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去实践,因为脱离了实际,你将无从实践。

《雍也》篇已经读了一半了,从前面的解释看,它们都是有关联的,而不是像某些人讲的《论语》只是语录。道理已经讲了,接下来,孔子就感叹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想要继续跟我《论语》吗,关注我哦,不迷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