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初唐政坛上的杰出女性们

德才兼备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祖籍洛阳,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是大唐宰相长孙无忌的妹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长孙皇后八岁丧父,由舅舅抚养长大,十三岁嫁给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为秦王妃。玄武门兵变时积极争取李渊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兵变后亲自慰问将士,安抚大臣。

李世民即位13天后册封为长孙皇后。

她德才兼备,深明大义,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政治上的失误,并极力保护忠诚、正直、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逝世,谥号文德皇后,埋葬于唐昭陵。

长孙皇后著有《女则》三十卷,可惜都遗失了,只有《春游曲》一首存世。

深明大义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宗室养女。

松赞干布是吐蕃国的国王,曾经三次向唐朝请婚。

为了缓解唐朝和吐蕃国的关系,化干戈为玉帛,同时她也仰慕英俊勇敢的吐蕃王,文成公主欣然肩负起唐朝和吐蕃“和亲”的重任,愿意远嫁雪域王国吐蕃。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获准远嫁吐蕃。

为了满足松赞干布向中原文明学习的愿望,文成公主把中原的工匠、五谷种子、医药、历法、四书五经、艺术、音乐和丝绸等带入吐蕃,为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和平以及汉、藏民族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通婚,更加密切了汉、藏两个兄弟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功过自有评说的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称皇帝并且改朝换代成功的女皇帝,她统治国家数十年,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武则天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

唐太宗死后,她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

太子李治做了皇帝后,又把她召入宫中,封为“武昭仪”,公元655年又被封为皇后。

公元683年,唐高宗逝世,太子李显即位,第二年,武则天废掉李显,立李旦为帝。

后来,她又把李旦软禁起来,一切大小事务自己裁决,从此把持朝政。

公元609年,武则天六十七岁那年,她废掉李旦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自号“圣神皇帝”。

武则天在政治斗争中手段凶狠,十分残忍,任用酷吏,打击政敌,滥杀无辜,制造了大量的冤案。

但是在朝政方面,她却励精图治,任人唯贤。选拔出了姚崇、张说等大臣。

她还大胆冲击门阀观念,进一步实行科举制度,开创了“殿试”,大量提拔庶族子弟为官。

在她当政时,唐朝继续发展,延续大唐了繁荣兴盛的局面。

死后葬在乾陵,留下无字碑,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权欲熏心的韦皇后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史称五王政变或神龙革命),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显,复国号为“唐”,李显正式复位。

武则天下台以后,唐朝的政局陷入了动荡之中。

唐中宗昏庸懦弱,大权落入韦皇后手中。

韦皇后一心想效法武则天当女皇,她先杀死太子李重俊。

公元710年,韦皇后又毒死唐中宗李显。

李显一死,一直静观其变的废帝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兵变,率领一万余名羽林军抢先攻入皇宫,杀死韦皇后及其党羽。

后来由太平公主出面,恢复了唐睿宗李旦的皇帝位,立李隆基为太子。

有功有过的太平公主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也是个软弱的皇帝,在政见与太平公主不和时,一味选择忍让,不愿意和太平公主发生冲突。

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随着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了。

公元712年7月,唐睿宗李显发布诏令,决定把皇帝位传给太子李隆基。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亲自带领兵马除掉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几十人,至此,太平公主叛乱得以平息,动荡的局面才稳定下来。

作者的话:谁说女子不如男,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女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参考资料:《全历史》《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二十五史历史故事》。

声明:想要了解更多故事,请向原作者购买原版图书;相关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