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天王的科举
科举制度肇始于隋代,经唐、宋、明几代的发展,到了清代已经运作得相当的成熟与完善。科举制开科取士最初的目的是更广泛地求取人才,可这一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天下“寒士”提供了一条走入上层社会的通道,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对维护当权者的专制统治潜移默化中也带来了一些好处。
坦率地讲,有能力参加科考的人,多半是有点财力的人。毕竟读书是件费时、费钱的事,像洪秀全、冯云山这样需要靠教书、种地来维持生计,然后再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很难,能力是一方面,各个省的名额限制也是个问题。所以,洪秀全四次参加科考而落第,其实一点也不足为奇。
说来洪秀全还是与科考有缘分,虽然屡试不第,但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1836年洪秀全在广州应试时得到了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详读之后被宣扬上帝的基督教义所感动,萌发了信奉上帝、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洪秀全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于是创立了“拜上帝教”,太平天国运动也应运而生。
洪天王心中也许有个“科举”情结,1851年9月在太平军攻克永安州不久,洪秀全就亲自布置并举行了太平天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这次考试显然不太像样——参加者几乎都是太平军的各级官员,而最后获得状元称号的,居然是冯云山。按理说,科举的目的本来是从读书人中选拔人才,而冯云山在永安就已封王,除了过把状元隐,还真没啥好解释的。
这之后,太平军出广西,攻取武汉后顺江而下并最终定都南京。安顿下来以后,科举考试再次提到议事日程。可这一回洪天王再想单独开科取士,众位兄弟却不干了。妥协的结果是,一年中分别以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四人(冯云山、萧朝贵已战死)生日分别考试,而每次考试的题目也一分为二,八股文考题多从洪天王那些千奇百怪的诗句里出,五言六韵的试帖诗题,则要应考试主人的景,如杨秀清的“东试”(杨秀清是东王)会出“四海之内有东王”,石达开的“翼试”则为“翼润如雨化”等。当然,洪天王重新夺回开科取士的“独家话语权”,则是要到了杨秀清、韦昌辉先后死去,石达开也从南京出走的1857年或1858年了。
这样好像儿戏一样的科考,自然不会吸引人。像1853年杨秀清开东试,应试报名者还不到50人。东王脸上挂不住,把报名期延后十天,结果也来了不到300人,其中不少还是东王的手下。这样的科考也有好处,那就是录取率极高。参加考试的人,只要是格式正确,能写满三百字的,几乎都能拿到太平天国的功名。由于各家考试各自点状元,于是弄得状元一堆一堆的,而且还出了个女状元。(女状元傅善祥后来成为杨秀清的情妇,她是天国科举和妇女解放两大谣言集一身的象征。)
这样的科举当然起不到取才的作用,时间一长就成了笑话,招揽士人就更谈不上了。让正经的读书人离天国越来越远,天国如何还能长久?想想都替天王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