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
“故宫是一座古城,占地大约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围成一个方形。朝南正门是午门。门上有高楼,非常壮丽,这就是五凤楼。午门之外是旧皇城,皇城的向南正门就是天安门。”(单士元《故宫营造》)
晚清末年的天安门
正如单士元先生所说,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楼长66米、宽37米、高34.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命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蒯祥是吴县香山人(今属苏州),子承父业为明朝皇宫及皇家建筑提供劳务的在籍工匠。永乐十五年(1417),蒯祥初次北上时还不到20岁。经过三年的紧张施工,承天门终于竣工。此时的承天门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为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孔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
民国时期的天安门
让人感到惋惜的是,明天顺元年(1456),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八年后,当时的明英宗决定重建,由已届古稀之年的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了承天门。“这次重建,将原来的东西宽五间、南北进深三间,扩大为宽九间、进深五间,形制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是当时北京城里最为宏伟的门楼。黄瓦朱柱,上为面阔五间的门楼,下为开有五孔的城台,外有金水桥五座对应,两侧分列石狮、华表,与今日我们看到的天安门形制基本一致,只是体量略微小些。”(陆波《寻迹北京问年华》)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清兵进入北京城时,看到的是残破不堪的承天门。于是在顺治八年(1651),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除了表达王朝承天之意的合法性,又加入了祈愿天下太平的意思。康熙年间还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国有大典,并在此颁诏,天安门上,中设'宣诏台’,文武百僚和耄耋,都向北而跪在御河桥南边,皇上的屁也闻不见。诏书用一个木制的'金凤’,在口里衔着,由上面系下来。礼部官员再用一个'朵云’——木制彩云状的盘子来承接。然后再送礼部,用黄纸来誊写,这叫'金凤颁诏’。”(陈鸿年《北平风物》)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天安门也经历了中华民族最屈辱的一刻。
1949年,天安门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为迎接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和广场进行了清理整修,天安门终于迎来一个新的时代。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49年以后,天安门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今朝天安门对于中国、中国人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以及政治中心的象征性,吸引天下游客驻足参观。”(陆波《寻迹北京问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