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要定都开封?其背后的原因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熟悉我国历史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印象,凡是华夏的大一统王朝普遍都会选择定都长安、洛阳,元、明、清时期则是定都北京,唯独一个北宋偏偏选择了河南开封。这样独树一帜的选择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盘点一下!

首先,要从华夏王朝定都的选择说起。

六王毕,四海一,秦国扫平山东六国一统天下,使得华夏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大一统的王朝。而秦国之所以能够以一敌六,其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占据了关中形胜之地的地理优势。

关中,实际上指的是“四关之中”。北面的萧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东面的函谷关,四座险要的关卡和连绵的山势将这一片区域围在了当中。关中三面环山,号称八百里秦川,东面还有黄河天险阻挡,只要守住了上述四座关口,敌人的大规模部队便难以进入这一区域。比如当年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企图夺取观众,却终究因为山势险峻不利于后期保障以及大规模军事行动,最终被活活耗死在了五丈原!

而另一方面,关中之地本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再经过秦国一系列水利设施的建设加持,使得这里沃野千里,号称天府之国!注意,最早的天府之国指的就是关中,后来经过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等一系列治理,才改称四川的。

关中易守难攻,又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就使得历史从这里开始形成了一种平定天下的固定套路:就是在关中关起门来搞发展,待发展强大后挥师东出一统天下!

其实最早的武王伐纣是这个套路,秦灭六国是这种套路,刘邦打败项羽是这种套路,李唐代隋也是这个套路……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这就使得,“占据关中之地,进而控扼天下”成为了古代王朝定都首先考虑的因素。

时代的发展,导致华夏王朝国都东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雄才伟略的君王上演着从关中夺取天下的戏码。到了唐朝,帝都长安已经发展为当时全球最为繁华的世界性都市,人口也突破了一百万大关,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一。哪怕是在今天像北京、纽约、东京等世界型城市人口也远远占不到这个比例。但是顶峰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衰落……

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华夏人口的数量也随即急剧增加。到了唐朝,关中地区人满为患,其地域狭小的劣势便开始显现。这里土地虽然肥沃却终究养不活这么多的人,粮食等各种生活必须品大部分要依靠外部运输,从而给帝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而此时华夏的大一统已经成为了普遍的共识,“占据关中之地,进而控扼天下”已经不再是国家定都的首要因素,现在更需要考虑的却是对超大型城市的后勤保障问题。

基于这一原因,更靠近大运河,且地势平坦,水运、陆运都更为便利的洛阳兴起了!

到了宋朝,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开封!

唐代之后,历经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战乱,这就使得原本作为都城的长安和洛阳都废了,那么从五代十国开始北方的正统割据政权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先后在开封建立国都。

首先,开封地理位置与洛阳接近,基本处于华夏版图中心,在政治上的象征意义明显。其次,开封四面一马平川,陆路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极为便利。北宋以“强干弱枝”为国策,大量的军队汇聚在中央核心区,最高在仁宗年间甚至高达六十万军队,其国都周边的物资运输压力可想而知。

恰恰开封地处黄河与淮河之间,水网纵横往来交错,正是适合发挥水路运输作用的枢纽之地!华夏国都作为超级城市,必须要有超级的补给线,而水运就是这条超级补给线!所以开封占了天时!

而当时的开封府尹赵光义,也就是未来的宋太宗对于开封可谓是悉心经营,在原有水运基础上,以汴河、惠民河、金水河、广济河为框架,悉心打造了“漕运四渠”,而连接黄河与淮河的汴河更是直接从开封城内贯穿而过,使各种货物运输可以通过水运成本低廉的直达开封城。这条河我们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到。有了这样发达的水运基础,所以开封占了地利!

而赵光义本身就被赵匡胤作为继承人来培养,多年担任开封府尹使其人脉根基遍布开封,所以一切从开封迁都的动议都被其强力否决。这就叫关键的位置上有关键的人,所以开封又占了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开封都占了,所以成为北宋的国都自然是顺理成章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