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因为亚健康耽误了“未病”

亚健康≠中医之“未病

  上世纪末,西医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指身体没有患病,却出现生理功能减退、代谢水平低下的状态,主要表现是疲劳,胸闷,头痛,失眠,健忘,腰酸背痛,情绪不安,做事效率低下等。不少人把中医的“未病”等于西医的亚健康,认为“治未病”就是对亚健康的治疗和调理,这很不恰当。因为亚健康是生命现象的异常反应,是病人切身感受到的痛苦,对个体生命而言,显然属于“已病”范畴,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就列有“头痛”、“不寐”、“虚劳”等等内容。

个体生命的“已病”与“未病”,不完全在于有无器质性改变的形态学异常,而在于生命个体“阴阳神气”的感应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在于“阴平阳秘”因应协调的自控稳定性。如果“阴阳神气”能够随机应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不病,反之就是有病。如春天生发,气由内藏的状态,逐渐转向外发上升,此时,如果清阳之气不能应春天之时而“发陈”,就可能出现疲劳,头痛,失眠等症状。可能许多人都有“春困”的感觉,因为肝气相应地生发,一般这样的感觉不会太重,也容易消失,但如果肝气不能应春天生发,“春困”就会越来越重,甚至会因为清阳不能上升,头失濡养而发生头痛,失眠等,这时需要我们补肝血,益肝气,辅助清阳之气的“发陈”。同样的道理,夏天心的气津如果因暑热而外泄太过,秋天肺气因温燥不能降肃,冬天肾精丧失藏纳,都会导致“阴阳神气”的动态平衡发生问题,表现出这样那样的不适感。不适感是生命个体自觉的症状,属于中医的“已病”范畴。

中医“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的“治未病”,属于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在《内经》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二篇,就是讲人们的生命行为,应当怎样去做,才能与自然时空协调一致,才能适应社会环境,才有利于“阴阳神气”的自和力,达到“治未病”目的。既病防变属于辨证论治的内容,它首先要认识个体生命的异常,在辨别“已病”之病位的前提下,分析藏腑气血等阴阳神气状况,对疾病传变做出预测性判断,做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扭转截断可能发生的传变,实现“治未病”目的。

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具有不同的概念,概念之间具有不同的逻辑关系。如果把亚健康和中医“未病”划等号,可能导致中医临床思维的混乱。

2010年7月15日中国中医药报第四版

“未病”的概念解读

中医没有亚健康。如果你有了不舒服的感觉,就是病了,莫要等到查出个什么来,才重视。

中医是生命医学,“未病”概念很明确,内涵很简单,就是根据生命状况的常与异,与“已病”相对而言的生命状况,有两个不同的外延:一是从个体生命的整体状况讲,一是从五藏生命单位的关系讲,我们要把它们区别开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未病”的概念,就是个体生命没有患病,和健康具有同样的含义,相当于《素问.平人气象论》中的平人。“治未病”,就是在健康的时候,生命个体要注意未病先防,法阴阳,和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有度,勿妄作劳,恬淡虚无,同时,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治未病”的人,可以称之为圣人。

《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勿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这里“未病”的概念,就是还没有被疾病侵袭的藏腑生命体系,以“已病”的藏腑为前提,以“已病”藏腑疾病的传变趋向为依据,如没有肝藏的“已病”,就没有“未病”的脾藏,没有“已病”肝藏的传变趋向,也没有脾藏的“未病”。同理,卫分受邪了,但病邪还没有危害气分,气分尚处于相对健康状态,与卫分相比较,也属于“未病”。

中医的“未病”和“已病”,是相对概念。健康与疾病相对而言,健康属于“未病”,疾病属于“已病”;患病的藏腑和没有患病的藏腑相对而言,前者属“已病”,后者属“未病”。“未病”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未病”之躯,一是“未病”之藏(经络气血等等),都是相对健康的生命状态。

治未病,对没有患病的人来说,就是要加强自己的生命修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对已经患病的人来说,就是要具有既病防变的积极理念,及早、正确地治疗,把疾病控制在已病范围,并在这个范围治愈。《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之所以成为中医的万世师表,原因之一,就是贯穿了治未病的积极医疗理念。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样的治疗学思想,就是在数百年以后,也不会落后。哪个时代、哪个人,不希望在疾病没有发展变化的时候得到有效治疗?

“已病”后,生命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即有自觉症状,也有他觉症状,即有有形的表现,也有无形的反应,脉、色、症、征都有可能。医生“观其脉症”的四诊水平,“见微得过”的能力,决定了判断“已病”藏腑的准确性和预测“未病”藏腑的可靠性,决定能否实现既病防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