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唐诗解读——李白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五)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注:

二帝:指唐玄宗、肃宗。

巡游:出逃,是一种委婉的表达。

五陵: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的陵墓。

诸侯:指统帅各路军队的将领。

河南地:此处指洛阳。

贤王:指永王。

解读:

靠政变起家的唐玄宗李隆基对皇位十分的敏感,在他即位后,曾在一天之内诛杀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中同样可以显现出来,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也不过如此。李瑛死后,三子李亨被立为太子,这一年是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距离安史之乱还有17年。

在太子之位的李亨,其最大的政敌先是李林甫,后是杨国忠,可以想见,若不是后来安史乱起,李亨的太子能否熬成皇帝尚未可知。

安史之乱后,潼关失守,李隆基出奔四川,李亨北上灵武。在此期间,李隆基在普安郡发布了《幸普安郡制》,史称《命三王制》。在这篇诏书中,任命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采访都大使;以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及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采访都大使;以盛王李琦为广陵郡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节度采访都大使;以丰王李珙为武威郡大都督,领河西、陇西、安西、北庭等节度采访都大使。

但令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颁布这道诏书的三天前,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即皇帝位,只是他还不知情。不过,我们从玄宗这份诏书中看出其对太子李亨的制衡。一个月后,李亨的使臣来到四川,李隆基才知道太子已然称帝。之后,李隆基承认了这一事实,也同意李亨用“制”的名义处理政事,但事后要向李隆基汇报;而李隆基称“上皇”,用“诰”的名义独立处理政事,事后也要向李亨通报。于是,大唐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成都的唐玄宗和灵武的唐肃宗。

之前玄宗颁布的那份诏书,除盛王李琦和丰王李珙并未赴任,只有永王李璘是真的赴任了,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其为核心的江陵(荆州)政治集团,其背后便是唐玄宗。相比较而言,肃宗李亨的优势是已然称帝,同时拥有当时大唐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而永王的优势则是拥有天下财赋重地,但弱点便是江淮军力不强。

对于政治家的这些心思,文学家的李白哪里晓得,他只知道,太上皇和皇上在外巡游尚未回到首都长安,诸先帝陵寝松柏蒙受胡尘而使人悲哀。各路诸侯都不来救河南之地,欣喜的是贤王却率领兵马远道前来勤王。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年的九月份李亨收复了长安,而永王东巡是十二月份,明明是故作不知。更重要的是,太上皇知道收复长安之后,已经下诏令永王等三人回归。可是永王却没有奉召听命,而是执意东巡。其中深意,天下人心里都明白,此时李白再写上面的诗,估计反叛的罪名怎么也洗不白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第96章)

    743年入冬以来,长安城还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雪,但却随时像要下雪似的,阴云密布,寒霾笼罩. 李白身披银灰色大氅,骑着白色骏马从长安街头疾驰而过.呼啸的北风直直从大氅里灌了进来,不由打了一个寒颤.不知为何 ...

  • 此物最相思(第93章)

    当元丹丘写信告诉李白,玉真公主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他的<将进酒>时,李白刚结束第二段糟心的婚姻. 738年,许萱去世后,李白带着一儿一女离开安陆,迁至安徽南陵.739年,李白娶刘氏为妻.可惜李 ...

  • 当王维、杜甫、李白遇见安史之乱(下)

    推荐阅读 当王维.杜甫.李白遇见安史之乱(上) 8 和王维和杜甫被叛军抓获,被动地卷入安史之乱不同,李白和安史之乱的相遇,则仿佛飞蛾扑火. 在最初的最初,他以为生命会因之而绚烂,但到最后的最后,却发现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43章)

    在太子人选这件事上,高力士只对李隆基说了一句话:"皇上,太子为国本,应当慎重.废长立幼,国之大忌,推长而立,谁还敢争?"这句话,让原本举棋不定的李隆基作出了决定. 虽然李林甫和牛仙 ...

  • 诗仙的遗憾 | 心学中国古诗文

    原创 陈广 博士 优元书院 用心学诗文,可参天地人之道. 遗憾的是,很多诗人未必能在这方面做到完美. 唐宋时期,人们已经完全可以接受,诗歌仅仅是作为文学作品,而不必有更早期的古人期望"可施于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53章)

    "皇兄,一眨眼,亨儿册封太子也有两年了.我留心看去,亨儿倒是勤勉肯学的,皇兄可以放心."玉真公主走到观景台边,站在李隆基身侧说道. "持盈,你生长在帝王家,应该比谁都清楚 ...

  • 为什么李林甫还能在唐玄宗身边受宠近二十年?

    开元十二年(724),唐玄宗李隆基废掉同甘共苦三十年左右的皇后王氏,有抬举武惠妃的意思,由于朝野上下非常忌讳武氏家族(毕竟距离武后时代和武氏子弟跋扈才短短十来年),只能封武氏为惠妃,但一切礼仪待遇等同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64 风雨飘摇

    NO.164 因为这段时间,长安城内相继死了两个重量级人物--太上皇李隆基和皇帝李亨. 先是李隆基. 公元762年四月初五,在太极宫中度过了一年多孤寂凄清的日子后,78岁的李隆基终于油尽灯枯,撒手人寰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二)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嵽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注: 蟾蜍:古人以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四)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清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五)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六)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注: 代.燕:指北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七)

    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 扬言碧云里,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注: 太清:指天空. 安期:即安期生,传说中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八)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注: 咸阳:古秦都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九)

    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注: 青门:据<三辅黄图>记载: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