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颠
(2011-07-29 11:15:35)
转载▼标签: 转载原文地址:米颠作者:午夜游民米元章是北宋有名的“颠”人,世称“米颠”。<石头记>原文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按那石上书云:【甲戌侧批:以下系石上所记之文。】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甲戌侧批: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 卉草虫的纱帐。米颠简介/米元章是宋代“奇绝冠平生”的人物。据门岿主编《二十六史精要辞典》“米芾”条所记:米芾擅长书画,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精于行、草,宋高宗赵构《翰墨志》称其“沉著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山水画源出董源,然枯木松石,时出新意。又自以为山水古今相师,难出尘格,因而“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己”(《画史》),创所谓“米点山水”或“米氏云山”。亦画梅松兰菊,有称“旷十七之奇作”者(邓椿《画继》)。所作人物,喜画古贤象,且自谓“取顾(恺之)高古,不使一笔入吴生(道子)”(《画史》)。能诗文,所作立言命意,绝无蹈袭前人处。又精鉴别,遇古物书画,必极力求取而后已。米芾,字元章,自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其先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庄季裕《鸡胁篇》记,他的母亲本是一个产媪,因经常出入皇宫,勤恳辛劳,朝廷就补米元章为殿侍,后登进士第。看来米元章出生在一个很不错的家庭。米元章一生仕途平淡,曾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立书画学,召为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他性情怪异,书画双绝,中年“颠”“痴”,晚岁学禅。米芾点滴1、“米芾拜石”据《宋史?米芾传》记载:宋徽宗大观年间,“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清·潘骃《宋碑类钞》记他知涟水军时,不办公事,整日弄石,且“一一品目,加以美字”。当时杨次公为按察使,知他“好石废事”,就前往监察。到郡,正色警告:“朝廷以千里付公,汲汲公务,扰惧有阙,那得终日弄石?”结果米元章径前以手于左袖取一石,其状“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清润”,并举石宛转示杨说:“如此石安得不爱?”杨次公不理睬他,他就纳石于左袖。又取出一石,“叠嶂层峦,奇巧又甚”,杨义不理睬他,他又纳石于左袖。最后又取出一石,“尽天刻神镂之巧”,举以示杨,又说:“如此石安得不爱?”不料杨次公忽然说:“非独公爱,我亦爱也。”说罢,从米元章手里一把抢过石头,登车不顾而去。2、砚石癖据宋·何蘧《春渚纪闻》记,米元章作书学博士期间,一日徽宗皇帝与蔡京论事,召他书一大屏,让他用御案上的笔砚。米元章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曰:“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就是想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徽宗皇帝果然大笑,把砚台赐给了他。米元章“舞蹈以谢,即抱砚趋出,余墨沾渍袍袖,而喜见颜色”。皇帝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蔡京奏道:“芾人品诚高,所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据《清波杂志》作者自道,他的曾祖与米元章是好朋友,经常帮米元章搜集书画。有一天,米元章自言得到了一台好砚,和他的曾祖一同观看。他的曾祖故意索巾洗手,做出敬观的样子,米元章很高兴。但当两个人要磨墨一试时,由于取水的人还没有取来水,他的曾祖就故意“唾点墨磨砚”,结果米元章脸色大变,曰:“公何先恭而后倨乎?砚污矣,不可用,为公赠。”竟然再也不要这台好砚了。3、书画癖。据清·余怀《东山谈苑》记,他做雍丘县令时,一次苏轼过境,具饭招待。他却“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把饭放在旁边。待苏轼来了,两人就喝一杯酒,写一行字,两个小吏磨墨,几乎供应不上。一直到天晚,酒喝完了,纸也写满了,两个人就大笑着互相交换写的字而去。4、洁癖清·张宗棣《词林记事》引吕居仁的话,据吕居仁云:“米元章盥手用银方斛(即银斗)泻水于手,已而两手相拍,至于都不用巾试。”5、“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何氏语林》这样记载:元章晚年学禅有得,卒于淮阳军。先一月区处家事,作亲友别书,尽焚其所好书画奇物,预置一棺,坐卧饮食其间。前七日不茹荤,更衣沐浴,焚香清坐。及期,遍清郡僚,举拂示众曰:“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掷拂合掌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