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颐 | 中国白茶第一村

(一)

刘枫老先生终于提笔为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写下“中国白茶第一村”7个大字,那是2009年春茶开采的季节。从此,7个大字镌刻在柏柳村口石牌坊上,熠熠生辉。

庚子年秋高气爽之日,我于13年之后再度走访柏柳村,福鼎市农业局原局长陈振团同行,我们一起在石牌坊下合照,振团君为我讲述他当年专程到“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之地,向刘枫老先生求字一事。

刘枫曾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近10年,又曾任浙江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多年,对中国茶文化造诣很深,工作作风严谨。福鼎正在为柏柳打造“中国白茶第一村”,想到请刘枫为之题写,就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白茶研究中心的名义向老先生去函,并寄去相关材料。不久接到研究会联络部吴笑梅主任电话,说刘枫会长已经把字题写好。于是振团驱车到了杭州,见到了刘老先生沉稳凝重、力透纸背的“中国白茶第一村”题字,同时还听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还专门请了两名专家,对他们寄去的材料进行认真研究确认。足见其慎重。

(二)

太姥山是公认的白茶山。薛宗碧先生撰《福鼎白茶赋》:“奇哉太姥,海上仙都。鸿雪灵芽,白茶始祖,仙翁之所赍,圣母之所植。”道出白茶历史渊源,也是陆羽《茶经》记述“永嘉县(今温州)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之注释。

1985年,福鼎大白茶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树品种,编号:GS13001——1985。并作为各类茶树的对照品种。这株被业界称之“华茶1号”的种苗,源自柏柳村。

近200年前,柏柳竹栏头村人陈煥,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做了一个梦,竟会萌生后来的“华茶1号”。地方传说,陈煥生于清嘉庆年间,相传是个孝子,为母亲双目失明上太姥山祈愿,焚香礼拜之后合眼睡去,梦见太姥娘娘手指一树曰:“此乃山中佳木,可分而植之,即可明目,当能富有。”陈焕便在鸿雪洞旁移植一株茶树培育自家茶园,用茶叶熬汁为母亲洗眼,母亲果然重见光明;茶树不断繁殖,茶叶品质好而且高产,卖出了好价钱,家道果然富足。这个故事真伪莫辩,但陈煥是最早培植福鼎白茶的功臣之一,当是史实。有民国著名文士卓剑舟的《太姥山全志.杂缀》为证:“煥因将山中茶树移植,初年仅采四五斤,以茶品奇,价与金埒,煥家卒小康。自是,种者日多。至民国三年,全县产量达十万斤矣。”

1985年同时被认定为“华茶2号”的是福鼎大毫茶。它最早的培植者姓名林圣松,晩生于陈煥约40年,为点头镇翁溪村汪家洋人。近代以来,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毫茶一直是福鼎白茶的当家品种。

(三)

柏柳这块沃土能够栽培出白茶优良品种,自然也能够诞生一个又一个著名茶人,梅伯珍(号筱溪)最是代表人物。

梅伯珍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22岁结婚,得到岳父送来的10多株白毛茶苗,他精心培育,几年后小有规模,尝到茶叶带来的甜头,30岁那年干脆弃农贩茶,从此一生从事茶业。

梅伯珍初为小茶贩,他的朴实聪慧精干,得到白琳茶老板邵维羡认可。邵维羡的茶庄当年在福鼎颇具规模,他邀请梅伯珍入伙,并委以重任。梅伯珍不仅从茶庄里学到了制作白茶的技艺,还负责与福州马玉记茶行供应白茶与财务来往业务,很快成为业界行家。

福州马玉记茶行1915那年一鸣惊人:选送的茶叶在美国旧金山荣获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百年之后,2011年7月13日,在杭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专场拍卖会上,当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马玉记茶行白茶亮相:年份1914年,数量1箱,毛重3100克的白毫银针,估价50至70万元。

毫无疑问,梅伯珍是让福鼎白茶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功之人。他晚年著有自撰体笔记《筱溪陈情书》,7000余字记述自己70余年经历,堪称一部珍贵的近代福鼎白茶发展史,且摘录两段:

“递年往省售茶,结账尽归余负责,对于往来交易,概无失信用。蒙马玉记老板见余诚实朴俭,生意另眼相看。民国甲寅(1914)、乙卯(1915)两年,获利颇厚。”

“兹值民国戊午(1918)至庚申(1920),中国与俄绝交,茶业失败,连年折本,及马玉记行倒欠计亏大洋九千余元。”

但梅伯珍本着“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亏损他人”的茶道精神,主动承担马玉记茶行亏本的应派欠款,变卖田业,如数还债。从两段记述可看出梅伯珍与马玉记茶行合作长达多年,是共赢与诚信的典范。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梅伯珍在福州设立两处会馆,商号“恒春祥”,将福鼎白茶推销到天津、香港及南洋多国,声闻国内外,被榕城人尊称“梅伯”。他还有一个功绩可载入中国茶业史册,即发明了茉莉花茶,福州人最为喜爱,又称誉他为“梅占魁”。

梅伯珍的成就深受当时茶界十大泰斗之一的庄晚芳高度赞誉(庄晚芳是中国茶德“廉、美、和、敬”的创始者,张天福是中国茶礼“俭、清、和、静”的倡导者)。庄老先生办的茶叶公司特聘其为总经理。梅伯珍66岁生日时,福建省建设厅赠送寿匾“荈苑耆英”(荈:茶的老叶;耆英:对高年硕德者之称)庆贺。匾上题款:

“筱溪经理业茶有年,素抱提高国产为宗旨,对产制之研究,尤有心得。本年襄助鼎产改良制造,足为诸商示范,将来闽茶之声色,实有赖先生之赐也,爰弁数语,以志阙功。岁年廿九双十纪念。”

2011年,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为柏柳村题写“梅筱溪故里”。

柏柳村还有一位茶人值得一书,他名叫梅秀蓬,晚生于梅伯珍28年,年幼便跟随其父在福州经营茶行,其商号名称“协和”,是民国期间福鼎茶商在福州最大的商务会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州闻名的“八一服务社”的前身即是该会馆,可见其规模之大。北伐战争时期,何应钦率部进驻福建,梅秀蓬作为榕城富商,慷慨捐献钱粮茶叶给何部,受到嘉奖。1927年,梅母60大寿,何应钦以福建省执政名义赠匾祝寿,匾文:“纯嘏尔常”(嘏:福也,纯嘏:大福)。

梅伯珍与梅秀蓬以及点头街道人陈炽昌、点头龙田村人李得光等茶人,皆是近代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奠基者。

(四)

梅相靖是梅伯珍的嫡孙,是文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他的家坐落在柏柳村口不远处,那日,我们听说这位耄耋老人正在家中歇息,便去讨一杯茶喝。

初闻梅相靖姓名,让人联想起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和靖先生,总让人感觉“梅”与“靖”似乎是一种暗喻,老茶人与古诗人的品格一样冰清玉洁。今日有幸,梅老先生执壶,为吾辈泡了三款白茶,一是当年的白毫银针,清香扑鼻;二是贮存10年的白牡丹,沉香醇厚;三是白茶树上结的茶籽,采摘晒干,放入壶中煮沸而饮。我是第一次品尝这款茶,总体感觉涩中含香、苦中有甜。梅老告诉我,茶籽清凉败火消咽炎,最适合吸烟人喝。品饮梅老制作的白茶,是一种特别的享受,似乎体验时光流逝的韵味。与梅老聊起白茶,发现老人特别兴奋,似乎对白茶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

确实,梅相靖一生只做一件事:种白茶与制白茶,是祖父梅伯珍第三代传人。梅伯珍生有4个儿子,梅相靖的父亲是最小的儿子。梅伯珍最疼爱这个小儿子,让他从小读书,一直读到福建师范学校毕业,可惜小儿子英年早逝,梅伯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年梅相靖才5岁。梅相靖从小学种茶与制茶,手艺是从伯父手上传承下来的,特别是传统制茶技艺,世袭家法,延续至今,被誉为“梅山派”。2014年,央视播放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收视率极高,其中一辑便在柏柳拍摄,梅相靖老先生边讲述边演示,把白茶的晾青、萎凋、渥堆、炭焙等制作流程,娓娓道来,逐一展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梅老身材敦实,肤如铜色,双手如戟,脾性温和,思路敏捷,岁月刻在脸上,茶韵充溢于举手投足间。与老人家茶叙,似乎感觉到他祖父的风范。

(五)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柏柳村,处处透露着白茶文化底蕴。柏柳街古香古色,长达500余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保存尚好,茶坊、酒肆、商铺、客栈,还有特色小吃米粉坊,如今修旧如旧,重新开张,让老街坊新游客回味与体验当年“通街茶酒米粉味,彻夜马蹄驮脚声”的繁华景象。

梅筱溪故居建于晚清时期,已被列入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砖木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中间的大天井颇为气派,门楼精雕细刻,泥雕横匾“宛陵风韵”昭示着主人风雅,正厅的牌匾“积厚流光”,可以诠释为白茶文化厚积薄发、流光久远之意,牌匾与历经百余年的青砖黛瓦斑驳厅柱相映相谐。值得一提的是,老茶人故居现已成为梅氏后裔梅光国茶叶合作社社址,也算是古为今用。

特色鲜明的古建筑应是白茶作坊,是一幢清末大厝,雅致的门楼镶嵌着里外两块横匾,分别是“远茗韵宸”与“柏柳聚秀”,堪称最接地气的题词。走进门楼,一个蓝球场大小的空坪,青砖铺地,古朴气派,那是晾晒白茶的场地,对称的建筑环绕空坪,楼下可为作坊,楼上可为仓库,足见当年规模可观。而今,古作坊成了白茶传统技艺培训场所,又是一个古为今用。

柏柳古有22景,4000多亩的茶园即为胜景之一。2007年,我到柏柳参加白茶合作社成立大会,惊艳于一片片树叶种在苗圃里,原来,这便是“华茶1号”“华茶2号”扦插育苗法,一亩地可育苖20万株,今年一株茶苗可售价0.6至0.7元。柏柳育出的白茶苖很受全国各地茶农欢迎,近10多年销路越来越好,成为柏柳支柱产业。而今,400多亩白茶苗圃分布在村庒周遭,又增添一道风景:畦垅交接,阡陌纵横,精耕细作,翠绿如毯。

振团君告诉我,柏柳的名气不仅在国内渐大,也闻达于海外。2012年初夏,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无公害茶叶培训班”,来自尼泊尔、斯里兰卡、肯尼亚、埃及等15个亚非国家27名国家农业专员,专程来柏柳考察白茶产业。

柏柳村现有人口1800多人,2家白茶合作社,6家茶叶加工厂,“梅山派”传统技艺在此发扬光大。2014年,柏柳入选“中国茗村”百佳榜称号;2018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底,农业农村部在推介全国乡村特色产业91个10亿元镇和136个亿元村名单中,福建3镇5村入选,柏柳村榜上有名。

走进“中国白茶第一村”,处处感觉到传承与发展的力量。

来源:顧北齋   作者:唐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