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朋友约小克勒去看一个名叫“民·潮”的展览,简单了解后得知,原来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月份牌画原稿和老上海的服饰。反复确认了照片和文字后小克勒才正式确信,原来这位情歌王子真的是一位隐藏的大收藏家,而这次以月份牌为主题的展览,也是张信哲首次向外界大规模展露他在月份牌这个“小众”门类的收藏积累。
上世纪90年代,张信哲因为音乐创作造访上海,这座城市中西交融的时尚气质立刻让他深深着迷。在他追溯上海文化的过程中,美而雅的月份牌从诸多藏品中跳跃而出,让张信哲为之狂热并探究了数十年,最终才造就了现在这个展览。
“民·潮——月份牌珍稀画稿与二十世纪时尚潮流展”现场
不过,为月份牌如此痴迷的名人可不止是张信哲,早在民国时期,大牌如胡蝶、阮玲玉都非常热衷于为月份牌当模特。那么,这一方小小的老上海物件到底凭什么让这么多人对其倾心不已呢?其实,台历、挂历这些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最开始正是源自老上海风华曼妙的月份牌。月份牌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1月25日的《申报》头版刊登了“本馆托点石斋精制华洋月份牌”等字样的公示。那时的上海开埠不久,洋商们想利用新颖的广告载体招揽更多的生意,但从海外运来的画片“水土不服”,无法引起市场关注。洋商们只好求助本埠画家,将带有中国风俗的图画印在年历上,于是,月份牌应运而生。1914年,画家郑曼陀用“擦笔加水彩”的方法画了四幅时装仕女图挂在张园,大商人黄楚九看中了这些美丽时尚的画作,将它们买下来用作中法大药房的商品广告。
月份牌年画是结合了画、广告与年历的商业文化产物,一般来说,月份牌年画中间为图画,多为美女,两边是日历表,画的下方或上方会印上商号、洋行的名称或商品,有时候商品也会出现在图画两旁。月份牌的上下边缘一般镶有铜边条,或者采用仿国画的装裱形式,上下各有一轴,以方便悬挂。渐渐的,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月份牌年画,越来越受到上海市民的欢迎。
若要追溯本源,月份牌年画其实是传统年画的一个分支,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风靡上海乃至全国。月份牌绘画的题材内容相当丰富,从最初的历史典故、戏曲人物,再到后来的时装美女、摩登生活,多样的题材也反映了上海开埠以来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
新时代美女形象是月份牌年画的主要题材,占据总发行量的一半以上。仅1916年3月中华书局就“承印政府月份牌二十万张,印价二万有余”。其中,周暮桥是早期月份牌年画画家的代表,他善绘古装女郎,画家郑曼陀则擅长刻画时装女郎。
1923年,他创办“稚英画室”,首创月份牌年画团队生产的新模式,与金雪尘、李慕白等合作,创作了很多月份牌年画。据估计,这个团队前前后后创作了总计约有1600张作品,行销全国各地并远及东南亚,让月份牌年画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时过境迁,月份牌年画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幸运的是,2011年月份牌年画被列入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而如今,我们也能在一系列展览中一睹其中所铭记的绝代风华。月份牌背后,照见的是时代,它尘封着这座城市里文化交融的历史,勾勒着遥远记忆里色彩绚丽的摩登,更浓缩着全世界对于老上海的爱和情结。
如果你也想重温这些惊艳过时光的月份牌年画,不妨就去看一看张信哲策划的这场“民·潮——月份牌珍稀画稿与二十世纪时尚潮流展”吧!展览将在今年4月4日截止哦~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7:00,周五延长至21:00
展览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富城路99号震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