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梅 岭
梅 岭
方亦飞||北京
祖国地域辽阔,当不止一个梅岭,我说的梅岭,是江西、广东交界处的梅岭。
初春时节,从韶关南雄来到了梅岭。
梅岭位于五岭之东的大庾岭。
因庾岭上植有众多的梅树,故称梅岭。
大庾岭横亘在粤赣边界,逶迤两百余里。岭北为章水之源,汇赣江而去,岭南为浈水之始,融北江而入珠江。唐开元四年,即公元716年,张九岭重修梅岭古道,后世还留下了他在梅岭诸多的故事。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岭南荔枝,据说就是从梅关古道,快马加鞭、千里加急运往都城长安的。还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被俘、掳去元大都、绝食梅岭的事迹记载。
梅岭之巅有梅关,今天的地图上还有“小梅关”之名。
如今,便捷的交通,梅关不再是雄关险隘。梅岭因梅花而游人如织,每年花期,红梅飞红点点,白梅朵朵银装,绽放如潮,穿行其间,花香盈身,仿若仙境。有诗为证“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煮熟梅。”
巍巍雄关壮五岭,梅花万树诗千韵。
因岭南、岭北气温相差较大,岭南梅花已谢、岭北梅花始开。梅岭梅花先后绽放的时间约有三个月久,难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岫烟的笔写道“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我之粗俗,根本不能计于赏花人之列。就是如今不分南北、从东到西都有的樱花更是不曾去看上一眼。今天来到梅岭,不是一时附庸风雅的兴起而观赏梅花,真是有愧了梅岭的梅花!
知道梅岭,来到梅岭,是源于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
陈毅元帅写道:“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话说1934年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项英、陈毅率领余部留守。时国民党大军进剿,留守红军分4路突围,项英、陈毅来到了油山、梅岭一带坚守,谓之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11月,陈毅元帅在梅岭被困20多天,估计难以脱身,写下《梅岭三章》。
站在梅岭,并没有感到山有多高,地有多险?就是最高的油山,海拔也只有1100米不到。为什么当年国民党人就是剿灭不了山中的红军呢?
我当然不是反动至极,企望红军被消灭。
你说,人要吃饭,在这山中,就算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的人,10天不吃饭可以,20天后不吃饭总不行吧?其实不用军队围剿,就是困也能困死在山中的红军。
在梅岭,听到这样的故事:
被国民党军抓去带路进山寻找红军的村民,其实知道哪座山上有红军。如被枪逼着走向藏有红军的山,还未接近山上的红军时,村民故意磨蹭不前,大声讲话而拖延时间,远远地就让红军听到而转移。要不就将国民党军带向没有藏红军的山走去。当有时在深山中发现山洞,洞中藏有来不及转移的红军,村民被国民党军逼着进到山洞后,出来告诉洞中没有藏人。
还有很多民众冒着生命危险进山送粮送盐的故事。
因此,虽然国民党军日夜清剿,红军中时有如龚楚等高级将领叛变,但项英、陈毅和其他山上的红军硬是坚持下来了。这样的坚持,从军事上很难解说通,实质还是民心所向,山不藏人人藏人!
今天,眼帘中的梅花,这花中君子,想必她傲霜立雪的意志,当年也在无声的鼓励项英、陈毅并红军将士们坚韧不拔。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逝世,享年71岁。是年1月10日下午,领袖亲往八宝山参加追悼会,悼念陈毅元帅。国失上柱,天地含悲。
追悼会上,有一幅张伯驹撰写的挽联:“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挽联高度概括了陈毅元帅为人民、为祖国、为党战斗的一生!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八省游击队在“卢沟桥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鏖战江南水乡八年。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成为人民军队第三野战军。抗美援朝战争中,三野第九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是彭德怀司令员统率下的又一支铁军,血战长津湖,击退“联合国”军。时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所著《清长之战》书中评论说“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在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梅岭,从岭南的南雄走来,还是从岭北的大余登临,都很便捷。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融。梅岭梅花绽放、馨香四溢的时候,当有你等的身影。红袖相伴,佳侣同行,在这漫山的梅花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方亦飞,1984年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从事金融经济管理至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