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一门综合艺术,深入其中,其艺无穷。只有积学、深造、敦行,才有玩味不尽的内涵。吴昌硕曾说:“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人们欣赏篆刻,一是文字内容,二为表现形式。一方优秀的印章所需要的既要有耐人寻味的内容,又要有引人入胜的表现形式。
沈正宏先生的书法篆刻,师诸骆恒光、孙慰祖等具有真才实学的明师,路子正;又曾接受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的学院式教育,转益多师,兼收并蓄;后追探汉印、古玺之神韵,在浑穆中求灵动,朴拙中寓雄秀。先生书从印入、印从书出,更兼工笔画功底,巧妙地将刀笔融为一体,以笔意带刀意,以刀意融笔意,雕金磨石写心志,摧刀笔开拓灵性。
出其绪馀,施于铁笔。篆刻这种艺术,需要一定的书法艺术基础,但是擅长书法的人,却不一定都善篆刻,就某种意义上讲,篆刻较之书法的局限很大,因此难度更高。在石上争胜于分寸毫厘之间往往比提笔挥写寻丈巨幅费力得多。沈正宏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整合自身艺术储备,含英咀华,调动书、画、印三艺相得益彰的优势,将诸般匠意凝于刀前,洒洒落落,神驰情爽,在形式上取法多样,于印款阵营中别树一帜,硅练而成西泠印社的一代印风。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此印章法奇特。“夕”字上方大片留白,他处则密不透风。似乎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安排有致,毫不零乱。该密处尽量集中,该疏处则留出大片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但又能做到密不杂乱、疏不松散。这样大胆的虚实对比,给观者的印象极深。此印线条也不尽是呆板统一、绝无生命力的直线,而是充满了韵味。
沈正宏以方刀入印著称。其刀法犀利,又见骨力,章法简极盘礡,在西泠印坛上,堪称一绝。“花落一溪春水香”语出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雨余千叠暮山绿,花落一溪春水香。”此印刀法痛快畅达,雄浑刚健,显示出一种坚挺方折的力感美;全印密度较高,但“水”字留出红地,使印章密而不闷。无论在篆印或用刀刻制时,都注意表达出笔墨的韵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使刀如笔”,手里这把刀就如同一支笔一样纵横自如。
先生性格执着勤勉,为艺真诚,为人质直。中国书、画、印是中华文字艺术的瑰宝,先生守此一端,浸淫其中,不被浮云遮眼,立足当下而心志凝聚,目不旁骛,坚守着既定的艺术目标,纵横开拓自己独有的艺术天地。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