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文化去哪了?
不管是我们的教科书,还是我们的口头上,总喜欢说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可如今这几千年积淀的文化在哪里呢?
文化不等于图书馆里那些故纸堆,更不是读几句古文,背几首诗词。“文化”的确切含义是因“文”而“化”。
应该对数千年间产生的精深思想大力发扬,形成奋发、坚贞、公正的“文”的氛围,让一代代的国民在这一氛围中涵泳、熏陶。
“化”的作用是积渐的,不能是强力的切割或附着。它像吹面不寒的春风,它像悄潜入夜的春雨,让人在无形中升华自我,提升境界。
要创造这样“文”的氛围,达到这样“化”的效果,首先要重视文化,要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我民族精神财富的崇敬。
只有国民自身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传统精神的尊崇与信仰,这些精神财富才会内化至国民的心灵,才有指导言行的可能。
如果我们一代代积累着,弘扬着,内化着,创造着,践行着,我们会有怎样的文化氛围,会有怎样的国民,又会有怎样的国民精神呀!
但是,不能因为“化”的作用缓慢,就违背因“文”而“化”的规律。只有数十年,甚至百余年的酝酿,才是培养公德与私德的正途。
假若只把文化当成一种粉饰,或当成攫取利益的手段,用到时奉之如珍奇,无用时弃之如敝屣,那样的人恰恰是毁灭文化,败坏世风的魁首。
《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伪古文尚书》有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贞观政要》有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些屡被提及的至理为何总不被历代统治者领悟?即便那些开口不离人民的统治者,其内心如何看待民众也着实难测吧?不知几个人能真正领会“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深刻意蕴。说到底,还是不把文化当回事,或者说是“文”有余,而“化”不足。
真正堪称“国学大学”的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正文前列出了读本书应持有的几条信念,读来颇值玩味。那几条信念的内容如下: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我想,我们对文化的信念也当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