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的四个故事,有深意

学史崇德:读懂这四个故事的深意

5月20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学习暨2021年第七次集中学习。期间,除了召开“学史崇德”主题专题研讨会,中心组成员还认真聆听了四个故事。

这四个故事分别是:《谭震林的清廉人生》《李立三:“共产党人只讲'人民’的面子”》《耿耿初心 为党为民——学习耿飚同志精神风范》以及由86岁全国道德模范夏昭炎结合亲身经历讲述的《学史崇德 在“种文化”中赓续“三牛精神”》。

耿飚

谭震林、李立三、耿飚是株洲籍的革命先辈,夏昭炎是株洲的新时代道德模范,聆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就是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这四个故事,主题就是一个字——“德”。知株侠认为,读懂这四个故事背后的深意,能让我们更好地明白为什么要“学史崇德”、如何“学史崇德”。

谭震林清廉人生中的崇高风范

谭震林

1983年9月30日,81岁的谭震林在北京病逝。去世那天,两个女儿翻遍了谭震林所有衣服,却没有找到一件完好的内衣——所有的内衣全都打着大大小小的补丁。

含着热泪的姐妹俩这才发现,父亲竟没有一件像样的内衣。他最好的衣服是见客时才穿的两件外套,就这两件外套,还是他当上国务院副总理时,妻子从寄售商店买来一块料子做的。

【启示】

知株侠认为,谭震林同志对党忠诚的政德、永葆党性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德典范。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追寻先辈的足迹,就是要把这种高尚品德与崇高风范永远铭刻在心、践行于心——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李立三对待“立三路线”的坦荡胸怀

李立三

1946年,有人请一个叫“李敏然”的讲党史。一登台,“李敏然”便大讲特讲“立三路线”的错误,并分析问题成因和责任等。

讲完后,有人提问:“你怎么会知道犯错误的人心里想什么?” “李敏然”的回答令全场惊讶:“我,就是李立三。”

短暂的沉寂后,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在多年后还回忆说,通过那次听课,才知道什么是共产党的坦荡胸怀和自我批评精神。

【启示】

李立三曾说,共产党员只讲人民的“面子”,他对自身所犯错误的不回避、敢担当,彰显了共产党人光明磊落、只讲奉献的崇高道德品质。

知株侠认为,我们学习李立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绝对忠诚的高尚品格,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子之心,学习他对自己严以修身的可贵品质,通过学史崇德,赓续革命荣光,用红色基因培根铸魂,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耿飚之问”中的党群鱼水关系

1991年,耿飚在庆阳县遇到一群“告状”的老百姓,大家纷纷诉说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耿飚随后召集省地县的干部,讲了一段往事——抗日战争时期,耿飚所在旅部根据规定要枪毙一名损害了当地群众利益的战士,没想到却引来了当地老百姓的求情。

往事讲完,耿飚话锋一转,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这就是著名的“耿飚之问”。

【启示】

知株侠认为,“耿飚之问”是对共产党人初心的拷问,也是对干群关系的发问。30年后,它穿越时空,依旧在每一个人心中回响、长鸣。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我们重温革命故事,答好“耿飚之问”,就是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忠诚本色和精神追求,对党忠诚、心系人民、敢于担当,用行动赢得人民的真心爱戴,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

“回乡种文化”里的“三牛精神”

夏昭炎

2004年,夏昭炎退休后回到老家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定居,深感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寂寥,为了乡村的未来,他开始了十多年的“种文化”行动。在夏昭炎的带动下,村里修缮了祖屋,建起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村容村貌、乡风民风焕然一新。

如今,自称“80后”的夏昭炎,再次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热潮,誓言要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启示】

老教授夏昭炎已经86岁了,但革命者永远年轻,他常挂在嘴边的“但得众生皆得饱”“天工人巧日争新”“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他身上“三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株侠认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落到办实事、开新局上来,夏昭炎老教授的故事启示我们,只有发扬“三牛精神”,把力行作为崇德的最高标准,贯穿到明理、增信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株洲贡献力量。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胡文洁

编辑/黄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