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观察】鉴赏下日本出品的全球最顶尖的机器人产品

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 彭晴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在机器人的生产、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前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鉴赏一下那些日本出品的全球最顶尖的机器人产品。

工业机器人独占鳌头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全球前十大机器人厂商瓜分了90%的市场。而这之中,日本企业有五家,分别是:发那科、安川、那智不二越、爱普生以及川崎。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企业发展情况优势发那科(FANUC)1956年成立,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2008年,成为世界第一个突破20万台机器人的厂家;2011年,FANUC全球机器人装机量已超25万台。世界上唯一一家由机器人来做机器人的公司,唯一提供集成视觉系统的机器人企业,唯一一家既提供智能机器人又提供智能机器的公司。安川电机(Yaskawa)1978年生产出日本首台全电动式工业机器人,2009年,成功开发出首台7轴机器人“莫托曼VS50”,2014年,安川电机的工业机器人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30万台。伺服加运动控制器那智不二越于1969年开始制造机器人,并在全球已经安装了超过10万个机器人。以工业机器人,机械加工工具,系统和机器部件而闻名。爱普生(DENSOEPSON)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已经投入了三十多年,SCARA机器人连续多年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第一,已在世界各地安装超过4.5万个机器人。在视觉系统、传送带跟踪技术以及机器人(机械手)力反馈应用技术有独特的优势。川崎重工拥有超过45年的研发机器人历史,并在全球范围内安装超过12万台机器人在码垛和搬运方面因为集成商的缘故市场占有量不低。表:日本顶尖工业机器人企业人形机器人历史悠久除了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独占鳌头以外,日本的人形机器人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自 1967 年起,日本早稻田大学「仿人机器人之父」加藤一郎教授研发出橡胶人造肌肉机器人之后,日本人就在仿人机器人领域孤独地前行了半个世纪。ASIMO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Asimo是本田公司研发的第11代机器人,2000年Asimo首次亮相,那时可以直立行走的Asimo对科技界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惊喜。2005年,Asimo做了一次更新,开启了奔跑的技能,速度可达6公里/小时。目前,最新一代的Asimo还能倒退走、单脚跳跃、双脚跳跃,能同时与3人进行对话,并完成倒水、托盘等基本动作。Pepper

2014年6月,软银集团对外展示了人形机器人Pepper,称其为"全球首台具有人类感情的机器人",Pepper可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并积极主动地作出反应。机器人配备了语音识别技术、呈现优美姿态的关节技术,以及分析表情和声调的情绪识别技术,可与人类进行交流。Alter

Alter是日本大阪大学和东京大学团队开发的仿生半身人形机器人,Alter全身搭载了42个气压传动装置,其大脑则是一台“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基于电子传感技术,Alter拥有自己的神经中枢网络,可以模拟人脑的各种活动。这款机器人填补了从前的空缺,它带领机器人向智能化发展。未来,靠编程行动的机器人会被淘汰,而像Alter这样可以根据“意志”自己控制手臂、头部等部位动作的机器人将成为主流。

医疗服务机器人也不逊色众所周知,日本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力资源的匮乏,自动化、智能化成为了日本企业发展的重头戏,产业机器人便孕育而生。同样由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也呈现井喷状态。HAL-5——可穿戴机器人

HAL-5被称为机器人服装,它是世界上首创的人机一体型系统。HAL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5代产品,它能按照人(即穿着者)的意志而动作的随意制御功能,同时还具有机械性的自律制御功能,它使人的脑神经和筋骨系统与机器人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并作为人体的一部分发挥相应的功能。手术支援机器人——iArmS

2015年4月日本电装公司推出了与信州大学及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共同开发的自动追踪型支撑臂“iArmS”。iArmS可以在静止时牢固支撑住医生的手腕,在移动过程中轻快地追踪手腕的动作,从而减轻手腕的颤动和疲劳状况。手腕的支撑部分配备力量传感器,可以掌握医生的意图,自动地在“Hold”和“Free”等动作模式间往返。iArmS采用在任何位置都能与胳膊重量保持平衡的设计,不使用马达的构造确保了安全性。“可穿着走动的椅子”—— archelis

日本企业NITTO为了稳定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而开发。通过膝部和脚踝的角度固定以及小腿和大腿部的大面积支撑来承担体重,即使长时间保持略微弯腰的姿势,也不会给肌肉造成负担,可以反复“行走、坐下”。由此可减轻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肌肉疲劳,可长时间稳定地保持姿势。不论是在工业机器人还是其他机器人领域,日本都拥有绝对优势,而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日本在2015年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规划了日本人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居安思危,走在前列但从未松懈,大概就是日本机器人产业能够几十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原因,值得我国机器人行业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