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2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闇闇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古代居民组织有国、野之分,国又有乡、遂之分。《周礼》讲“乡”,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党”是这类居民组织的统称。

恂恂,xun xun,都是2声,笨嘴拙舌,不善言辞的样子。孔子跟父老乡亲、街坊老百姓讲话就是这种样子,好像连话儿也不会说。

便便,bian bian,都是4声,和“恂恂”相反,同“辩辩”,能言善辩的意思。宗庙是祭祀祖宗的地方,朝庭是国君听治的地方,孔子在宗庙里和朝庭上,能言善辩,能说会道,长袖善舞,舌战群臣。会讲,能讲,但也不能滔滔不绝,口无遮拦,没个把门的,就显得你能,而要谨慎,要注意分寸。

有些孩子在家里跟父母、长辈讲话好像不善言辞,不喜欢说话,那是孩子跟大人没话说,没共同语言,谈不到一块。孔子和乡党大概也是这样。你把孩子放到同龄人堆了,那或许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就像孔子到了宗庙和朝廷上

朝,指上朝。下大夫,地位较低的官员;上大夫,地位较高的官员。侃侃,轻松愉快的意思。双方地位差不多,或者我的地位还稍高些,没有压力嘛,说话自然可以放得开些。闇闇,yin yin 都是2声,中正之貌,和气中透着严肃。官当得越大,心机就越深,大家都端着,偶尔开个玩笑,也是皮笑肉不笑。

踧踖,cu,4声,ji,2声,集中精力、打起精神、如履薄冰的样子。伴君如伴虎,他的一言可以让你兴,一言也可以让你亡,所以一点儿也不能随便,更不能开什么玩笑。“与与”,威仪中适之貌。在国君面前,虽然紧张,但也要适度,过犹不及。

10.2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摈,bin,4声,迎客之礼。君召使摈,是受国君之命招待客人。

色,脸色。勃如,指脸色由松弛状态突然振作起来。

躩,jue,2声,形容脚步很快。心里有事,足底生风。

“揖所与立,左右手”,是对站在身边的每一个人打躬作揖,左边拱一下手,右边拱一下手,不冷落每一个人。就好像现代的人去参加酒会,跟每一个人都碰一下杯,抿一口酒,意思意思。

“衣前后,襜如也”,是形容打躬作揖,身体一俯一仰,衣服前后摆动。襜,chan,1声,本指围裙。襜如,作形容词,衣服摆动的样子。

“趋进,翼如也”,翼如,敬慎之貌。往客人跟前走,要小心翼翼。不能自己摔个跟头,还把客人也给撞一下子,那就出洋相了。

最后几句是说客人走了,一定要回复国君:“客人不回头了。”

10.3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 ju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 cù jí 」如也。

群臣上朝,要经过一道道门,才能到达国君听政的地方,叫入公门。

鞠躬如也,就是低头哈腰。想想日本人的样子,大概就是了。如不容,好像门很窄很低,容不下自己,从身体和气势上要收缩自己。

立不中门,就是不要站在门的中间,挡住别人通过。

阈,yu,4声,门槛。行不履阈,即过门槛时不要踩门槛,而要举足迈过去。

群臣在堂下分立左右,中间留有通道。过位,就是从别人的位子上经过。脸色要振作,步伐要加快,打招呼也尽量简短,“回聊”。跟上一段“君召使摈”是同样的要求。

齐,zi,1声,衣裳的下摆。提着衣裳的下摆,循阶登堂,朝见国君。

屏,bing,3声。屏气就是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好像不出气的样子。

往外走,每下一层台阶,脸色就自然一些,作和颜悦色状。下完台阶,赶紧走,小心翼翼,不能自己把自己绊倒。

回到自己的位置,扭转身,重新对着国君,仍是一副如履薄冰、局促不安的样子。

10.4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圭,gui,1声。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手拿的一种玉器。

《先师孔子行教像》是标准的“鞠躬如也”,身体微向前倾,双手捧着,好像有点拿不动的样子,举轻若重。手势分两种,一种是上执,手的位置相当作揖「yi,1声」,在心口之上;一种是下执,手的位置相当递东西给别人(“男女授受不亲”的“授”),位置在心口之下。

勃如,振作的样子。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

蹜蹜,su su,都是4声,小碎步。类似京剧走台步,脚趾离地,脚跟不离地,脚趾拖脚跟,蹭蹭倒脚。

享礼,外国使节来访,行聘礼之后,客人把礼品摆在堂下的仪式。有容色,是露出非常欣赏的表情。接受别人的礼物,一定要当场打开,作惊喜状。

觌,di,2声,见面。私觌就是私下见面。愉愉如也,显得轻松愉快。

外国有使来,除了正式接见,还有私下会见。这都正常。

 10.5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

绀緅,gan,4声,zou,1声,是两种接近紫色的颜色。君子不要用绀、緅二色作领子和袖子的颜色(饰)。

亵服,平常在家穿的便服。不要用红、紫二色作家居服的颜色。

袗,zhen,3声,单衣叫袗。絺,chi,1声,是细葛布。绤,xi,4声,是粗葛布。夏天,以葛布做的单衣,不能直接见人,外出一定要罩上一层外衣。

缁,zi,1声,黑色。裘,翻毛的皮袄。麑,ni,2声,小鹿。

(冬天穿皮袄,外面也要有罩衣)罩衣的颜色要和皮袄的颜色相称:缁衣(黑色)配羔裘,素衣(白色)配麑裘,黄衣(黄色)配狐裘。

袂,mei,4声,衣袖。在家里穿的皮袄比较长,但右边的袖子比左边短,便于做事。

寝衣,睡觉时搭在身上的衣服,跟被子的功用差不多。长度要达到人的脖子以下身高的一倍半。

褥子,要用皮毛厚的狐貉之皮为之。貉,hao,2声,类似犬科。居,居卧的意思。

丧服既满之后,百无禁忌,什么饰物都可以重新佩戴上。

杀,shai,4声,递减之义。上朝和祭祀的礼服最宽大,叫“帷裳”。除此之外,尺寸要递减。

吊丧要穿白,不能一身黑。“羔裘玄冠”是黑皮袄、黑帽子,古代去贺喜才穿。

“吉月”,就是好日子。朝见国君要挑好日子,黄历上说的好日子要去见一见国君。朝见国君,要穿朝服。

齐,同“斋”,指斋戒。明衣,同浴衣。古代斋戒,一定要洗澡,洗完澡一定要穿浴衣。浴衣是布做的。古无棉布,所谓布,是麻布或葛布。

10.6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齐,同“斋”,指斋戒。变食,改食。居,居卧的意思。迁,变换之义。斋戒期间,一定要把平常吃的某些食物和饮料换掉,比如葱、蒜、韭和酒。居卧也要从内室搬到外室,不能跟妻妾做羞羞之事。

食,稻粱类的谷物,主要指小米。精,舂【chong,1声】得很细的米。脍【kuai,4声】,生鱼片或生肉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强调食物加工要非常讲究,越精细越好。

然后是讲“七不食”:饐,yi,4声,形容米饭受潮;餲,ai,4声,形容米饭馊臭;馁,nei,3声,形容鱼肉腐败;败,形容牛、羊或猪肉腐败。色恶,颜色难看。臭恶,xiu,4声,气味难闻。饪,ren,4声,煮熟叫饪,不熟叫“失饪”。不时,不到正常饭点?还是指不是应季的食物,没有成熟的食物?

割不正,古人吃肉主要是大块吃,分解牲肉,方法很讲究,方法不对,不能吃。酱,有肉酱、芥酱等。吃鱼吃肉配什么酱很讲究,搭配不当不能吃。酱的作用不仅是提味,还有养生治病之功效,特别是防止生鱼生肉中的寄生虫。

最后四条,也是禁忌。一是尽管美味的肉类再多,也不要超过主食的分量;二是喝酒不限量,但不能醉得一塌糊涂,胡言乱语,撒酒疯。三是从外面买来的酒肉不能直接用;四是姜食留而不撤,也不要因为摆得离自己近就不停地吃。

沽,同“酤”,买东西叫贾,买酒叫酤;市,也是买。脯,pu,2声,干肉。讲究的人自己酿酒,现盛;自家有猪牛羊,现宰。

不撤姜食,姜是别的食物撤去后留下来的食物,常备案前的零嘴,但不宜多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