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杀死那个信使

不要杀死那个信使
文丨 唐纳德·布德罗
>>Donald J.Boudreaux<<
翻译:禅心云起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有些古代的国王(比如花剌子模的国王),当被告知军队失败的消息时,会愤怒地下令将信使处死。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对这种残忍和毫无意义的杀戮感到恐惧。我们问自己,无论如何,怎么会有人蠢到把报告中的不幸归咎于信使呢?毕竟,信使不过是携带信件和传递信息。如果他不来报告,他所要报告的事实,也一样已经发生过了。这些事实不会因为他的死亡而有任何改变。

虽然还没有听说哪位现代政治领袖,会去枪杀一位传递了一封不受欢迎信件的邮差,或者下令处死报告了一场不幸灾难的助理,可我们现代人,也不要急着为自己的长进——摆脱了那种导致古代统治者将不幸消息归咎于信使的愚昧——而欢呼喝彩。

我们真的有长进吗?

今天的我们,仍然在不屈不挠地责怪信使。

当我们批评市场中的竞争性商家或企业涨价时,我们就是在责怪信使。每一次价格变化,无论是向下、还是向上,都是由于市场的基本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改变价格的卖家,向世界其他地方传递的信息是,一些重要的市场条件已经改变了——我们最好意识到这一变化,这样就可以相应地迅速调整我们的计划和行动。

例如,每年春夏之交,一加仑汽油价格通常会上涨个几美分。原因是我们中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长途旅行钻进车里。对汽油的需求增加了。汽油需求的增长是市场的基本事实。这一事实,可不是由石油公司创造或变戏法般变出来的。这只是一个我们必须加以面对和处理的事实。

石油是稀缺的;如果它的价格为零,它就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石油(以及每种石油制成品)的价格告诉生产者,他们应该生产多少;也告诉消费者,他们应该使用多少。通过调节石油供应和需求的数量,价格确保生产者提供足够的石油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又不会产生过剩的供应。

汽油的价格是一条条简捷的、易于读懂的摘要——它是关于石油市场大量相关事实的报告:目前驾车者对汽油的需求量;房屋所有者眼下取暖所需的汽油量;可资利用的炼油能力;已知石油储量的规模;专家们对未来石油储量的最佳估计;法规和侵权责任的预期成本,等等。石油市场的这些基本事实,和其他许多基本事实相互作用,在每时每刻形成市场价格。

市场的这些基本事实,不管哪个发生了变化,汽油的价格也会随之变化。当消费者开始更多地驾驶汽车时,由此导致的汽油价格上涨,反映了消费者对汽油的需求增加。这是向所有有关方面发出的信息,即相对于需求而言,汽油变得更加稀缺了。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并没有完全杀死信使(例如,通过摧毁石油公司或使之国有化),但它做了一件几乎同样糟糕的事情:它将信息定为非法。通过对石油实施价格控制,政府实际上宣称:“我们不喜欢油价上涨的信息;因此,我们拒绝让它被人们听到。闭上嘴吧!”

当然,对于接收信息的人来说,信息的主要好处在于,他们可以根据信息所描述的事实调整计划和行动。即使信息是令人不悦的,但要让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尽可能得到顺利的解决,获得这些信息并加以处理,就是必须的。

无法随意抹煞的事实

将油价上涨的信息非法化,丝毫无损于事实本身;如果采取了价格限制,反而会制造更高的代价。实际上,通过给信息消音,政府鼓励每个人在采取行动时,表现得好像市场的基本事实和实际情况不同,从而使实际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价格控制,通过人为压制价格——也就是说,让有关石油市场事实的市场信息,维持着一种虚幻的乐观——这就等于告诉消费者,要尽可能多地购买汽油;与此同时,人为压低的价格,亦告诉生产商不必扩大生产。这一切最终导致了一连串严重的短缺现象。

正如我们这些对上世纪70年代还有印象的人所回忆的那样,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各家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龙;无法给汽车提供燃料的真实威胁,让人们感到了极度焦虑。

这里令人哭笑不得的讽刺是,欺骗性地让汽油维持低价,反而提高了汽油的成本。排队等候、焦虑万分和油箱空空如也,都是真实存在的,在汽油短缺的市场中,这些都是消费者必须承受的高昂代价。

1981年,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总统停止了这种捂住信息、使之销声的愚蠢做法。由市场确定的价格,通过向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诚实的信息,现在可以防止出现70年代那种非常显著的问题。

所有的价格控制,都让真实而有用的信息销声。租金管制让租房需求比管制者希望的要高(租房供给则要低)的信息销声了。最低工资规定让许多低技能工人宁愿以低于法定最低工资的工资水平工作也不愿失业的信息销声了。限制综合股价指数(如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每个交易日变化幅度的规定,让有关公司股权市场真实状况的信息销声了。

只有那些相信现实是一本(可以胡编乱改的)故事书的人——他们只是通过改变用来描述现实的词语和符号来企图改变现实——才会相信价格控制会改善现状。这些人就像那些古代国王一样,出于某种原始蒙昧的观念杀死了信使,以为这样做可以消除不受欢迎的事实。

当然,也许没有哪个国王真得会相信这种蠢行。也许送信人被杀,只是因为怄气的统治者,将他们的挫败感发泄在了近便的靶子上。或许正是同一种毫无意义的怄气行为,促使现代政府实施了价格管制。

不管政府实施价格控制的原因(或理由)是什么,支持价格控制无异于扼杀信使。不可思议的是,今天的人们竟然还相信,捂住信息会以某种方式让现实变得更好。

合作公众号

为什么我们必须寻求正确的经济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