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是好汉,戴天履地人为贵,浅谈地支藏干及其快速记忆
我们经常说:顶天立地是好汉。《滴天髓》中说:戴天履地人为贵。
这儿“戴天”只是形象说法,把天比作帽子戴;“履地”就是脚踏大地。这和顶天立地表达意思差不多,理解这两句话就涉及到了三才的概念。
一、天干象天,地支象地,人在哪?
三才做为一个概念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因孔子倡导积极入世,所以把人的地位定的很高,高到了和天、地相并列,所以三才就是天、地、人,上为天、下为地,人在中间。天地之间唯人最灵,所以我们说人顶天立地,戴天履地。那么我们说天干象天,地支象地,人在哪体现呢?
我们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干性纯象天。天道的力量作用于地,地承接天道力量,再表现出来就是地法天。这时候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就出现了,因为只有人可以察天观地,只有人能发现并利用奥妙的天地法则,所以我们也说人能弘道。人法地,人弘道的体现就是发现并利用地支能量释放的规律。这就好比地支把接受到的“天”的能量“储藏”了起来,然后通过“天干”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地支藏干。地支藏干是被人发现和利用的,也直接影响着人,所以我们把地支藏干叫人元。
二、为什么要藏干,地支藏干表示什么?
我们说地法天,地支承接天道然后再释放能量是个渐变过程。也就是说地支藏干实际表现的是地球对天,对宇宙能量吸收和释放的过程,简单举例来说好比早上太阳出来地球开始接受热量,温度升高,同时把一部分储藏起来。下午太阳西落后地球释放能量,温度降低,这是个渐变的过程(我们要注意和理解渐变这个词),所以四季变换是逐渐变化的。因为地球承接的是“天”的能量,其释放仍可以通过“天”的形式表达,因为我们用天干象天,所以我们就通过地支藏干的形式来表示地球的这种能量收放规律,这就是地支藏干的表达。
人法地,人弘道,人们发现利用了地球能量场的这种规律,所以就把地支藏干叫人元。我们不能理解为人怎么藏在地中,或人怎么从地中出来(实际上我们叫地球母亲,说人出于地好像也不错)。
三、地支藏干的规律及快速理解记忆
上边我们说天地变化的规律是渐变,地支藏干体现出了这种逐渐过渡的规律,下边我们说说如何快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地支藏干。
地支藏干体现了地球能量场逐渐变化的规律,从前一个月份到下一个月份气息是逐渐过渡的,所以在下一个月份到来时仍会继续受上个月份影响,所以会携带着上个月的能量气息,表现为地支藏有上个月的五行天干。如寅月,上月是丑月,丑五行为土,所以寅月首先会受上月能量影响先藏一个土(戊土)。寅是春季开始,也叫孟月。四孟月是每季的开始,也叫四长生。他们会接受能量后发生变化生出一个新的天干,如寅中藏有丙火,丙火就是寅所生出的天干,这个天干在藏干在顺序上是处于中间位置。
到最后才能过渡到自己所主导的节气,所以凡是有多个藏干的时候我们一定记住:最后一个藏干才是本地支的本气天干,所以寅中藏的最后一个天干是甲木。这样寅中所藏三个天干依次为:戊、丙、甲(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记忆,否则记住了也用不准确)。四孟月(每季第一个月)地支藏干规律一样,其它如寅月依次类推。
四季月是每季的结束,本气都是土,首先藏上一月份的本气干,最后藏自己本气土天干(阴支藏阴干,阳支藏阳干),中间会藏一个上一季代表的五行阴干。之所以藏个代表上一季的天干这表示季节与季节的轮换也是逐渐过渡的。比如春季最后一个月是辰月,因上一季节为冬季,冬季五行为水,所以辰中会藏有癸水,代表上一季的影响。
说完每季开头和结尾的月,我们说说四季中间的月份,每一季中间的一个月又叫四仲月(子、午、卯、酉),因其为于每季中间,其只受当季影响,其气纯而专,都只藏一个天干。如卯月只藏一个乙木,其它依次类推。
我们按藏干的顺序记忆藏干就会发现每个月都和上一月和下一月的藏干首尾相连,最后形成一个循环,这就体现了宇宙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
对于地支藏干我们不要去硬记,硬记的东西会忘掉,但理解的东西不会,而且只有理解了应用起来才能做到灵活应变。我们多想几遍藏干原理,道理明白了就容易记了。
四孟月寅申巳亥:先是受上个月影响,最后是自己主气,中间夹一个自己生出的五行。
四季月辰戌丑未:同样先受上个月影响,最后是自己的主气,中间加个上季节的五行天干。(两头+中间比较好记,我这样理解。)
四正月(仲月)子午卯酉:因是每季中间月份,只受本气影响,只藏一个本气干(午火除外)。因为火土同宫,所以午火中会多藏个己土。
大家按上边所说的理解记忆,多想几遍就记住了,注意:一定要按藏干先后顺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