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之水

时间:2015-05-03 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1512

地球经过46亿年复杂的地质运动和水的冲蚀,鬼斧神工地镌刻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九曲回肠的大江大河缀起血脉般的沟渠池潭湖库,穿行于坦荡如砥的平原、蜿蜒起伏的山地、延绵隆起的高原、形态各异的盆地之间,浩浩汤汤流归辽阔、湛蓝、深邃的海洋。从太空俯瞰,地球恍若一个蔚蓝色的水晶球,球面波光粼粼,汪洋一片,块形点状的陆地仿佛漂悠于上的渚岸沙洲。

水于万物不可或缺,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根、发展之本。

水是生命之母。最早的生命于30亿年前诞生在原始海洋中,进而发展演化为如今有数千万个生物体的大千世界。人类祖先就是从海洋移居陆地,又在淡水的滋养下进化成具有高智能的生物。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最基础要素。江河湖泊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有着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涵养水分等独特功能,是生物特别是智能生物安身立命的生态屏障和无可替代的生存环境。“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始终是中国古今之人选择生活居住环境及身后墓地的要诀,就在于水的存在、方位、流向、清浊及其影响,对人的怡情养性、延年益寿等都密不可分。

纵览人类发展历史,民族莫不逐水而居、城市莫不循水而建、文明莫不因水而兴。

早期人类从缘水而居到掘井止渴,悉为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对于水有着根本的依赖性。据史载,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农氏族的炎帝、轩辕氏族的黄帝分别居于姜水和姬水。代表着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黄河、印度河与恒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尼罗河等,一概被尊崇为“圣河”、“母亲河”,都是地球生命的摇篮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历史上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水源涸竭,绿洲变成沙漠,城市变成废墟乃至民族、国家迁徙消亡的也不乏其例。

我国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曾显赫一时的夏国都城统万城,印度的斯育古城,皆为水源涸竭而被大漠所吞噬。在中国,早在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宋、金时期,中华大地的北方人先后几次大规模南迁于长江、珠江流域,皆因那里具有水草丰美、平畴沃野、雨水充沛等优越的自然条件。

水给予人类的祸福远远超逾其他一切自然物,而成为人类最早顶礼膜拜且延续最为长久的自然物。

古希腊人将每一条河流都视为独立的权威,并奉为神灵虔诚膜拜。希腊神话中的波士顿是一个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水神和海神。他手持三叉戟击碎岩石,裂缝中即能流出清泉浇灌大地,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即便今天,爱琴海附近的海员和渔民依然对其极为崇拜。

我国每一条古老的江河几乎均有神灵的传说。黄河的河伯、淮河的无支祁、洛水的宓妃、湘水的潇湘二妃、济水的济伯、运河的谢绪等,都是人们意念中能作福或可为祸的河神和水神。

循水而生的文化妙不可言,给人带来精神享受和灵性启迪。

人类褪尽原始蒙昧虽有民族、地区、时间等差异,但是从未离开水的影响。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与人类生产生活缔结成天然的联系。人类今天所拥有的许多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都可以溯及水的渊源。

水文化即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是人类以水为载体创造社会文明的能力和成果的总和。这种古老的文化形态在漫长历史演进中,又渐次衍生出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融相通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生态美学和水文地理学、气象学等。异彩纷呈的水文化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其内涵和外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一朵灿然夺目的奇葩。

中国是一个充满浓郁水文化特色的国家,凡历史典籍中都蕴涵着丰富鲜活的水文化内容。有人统计,成书于1900年前的《说文解字》中,水作偏旁部首的文字有469个,占当时全部9353个汉字的5%。

水滋养了人类的心性智慧,在先哲们眼里,水并非自然之水,而是一种具有人性化表征的审美载体,堪为生活的教母,塑造人的心智灵魂。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就是从水的乾坤中获取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甚至是治国安邦等方面的启迪。

先秦诸子常常从无处不在的水里寻求灵感,更擅长以水的性格特征阐释对宇宙天地、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认识。老子“上善若水”的至理名言与管子在《水地篇》盛赞水的仁德、诚实和谦卑等是一脉相承的。孔子将水比拟为君子的道德、勇敢、明察、包容等,几乎囊括了儒家的全部哲学思想。

自古及今,水始终是历代文人骚客笔下永恒的文学题材。以水论事、以水喻理、以水寄情、以水生趣、以水明志、以水为师、以水驱恶,揭示水的美学内涵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解读水的恬淡、秀美、隽永和水的灵气、神韵等万种浪漫风情,在《诗经》、《楚辞》中开卷可见,自魏晋至隋唐臻于鼎盛,延至当今未见其衰,堪称华夏文化的瑰宝。低呤浅唱的溪流、激湍奔泻的江河、水光潋滟的湖泊、潇洒飘逸的瀑布、波涛汹涌的海洋,穿流在墨客才子的心田,游走于书画家的笔端,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底蕴成为生态美学的奠基石。

世界诸国的众多神话、习俗、典故等也发轫于水。《圣经·旧约》中许多故事都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罗马神话中的爱神、美神,掌管生育和航海的女神维纳斯,即诞生于海洋之中。不少国家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也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如泰国的饮水求婚、尼泊尔塔鲁族人捧水相亲、黎巴嫩一些地方灌水择媳、印度朱纳加尔地区以水作嫁妆,土耳其新娘洗澡婚礼,等等,都与水有着绕不开的历史文化渊源。

水之殇,实乃地球之痛、人类之忧、社会之悲、万物之祸。

人类在尊奉自然的原始文明和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饱受水旱水灾之苦。渐渐由被动的尊奉、依附变为能动的改造、利用,并学会了科学管水、合理用水、依法治水,化水害为水利。之后,人类才得以卓立于寰宇,领袖于自然。

世界上各历史王朝向来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设置专门机构和官员管理。古埃及人不仅根据尼罗河的涨落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法,而且从第一王朝起就开始修筑和管理大型水利工程,经常有官员观测和记录水情、水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兴修了芍陂、漳水十二渠、都江堰、郑国渠等防旱防涝水利工程。从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和鲧、舜、禹治水史迹,以及战国《禹贡》、汉魏《水经》和晋代郦道元《水经注》等文献中,都能看到炎黄子孙在充分利用水利、维护江河安澜、消弭干旱水涝所创造的辉煌奇迹。

早在4000多年前,人类就在修典明法,用之治水。古巴比伦六世国王汉谟拉比主政时把兴修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等载入人类史上第一部文字法律——《汉谟拉比法典》。西班牙巴伦西亚地区于公元960年建立的民间水法庭,主要受理争夺水源和浪费用水案件。20世纪90年代初,西班牙出现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巴伦西亚地区却因爱水、惜水贮存了两年的用水而免遭劫难,水法庭由此闻名遐迩。

但是,当人类从浑噩无知的必然王国迈向高度智慧的自然王国,创造了灿若繁星的人间奇迹后,“人类中心主义”开始泛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不经意地向自然释放了某些大于创造力的破坏力。

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多年间,地球上江河湖泊遭到史无前例的践踏。20世纪60年代前后,英国的泰晤士河、跨越欧洲九国的莱茵河、日本的琵琶湖等先后遭受严重污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亿立方米污水直排江河湖海。资料显示,世界上一半以上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亚洲所有城市内河污浊不堪,欧洲50多条河流仅有数条水质差强人意,美国近一半的河流小溪不宜捕捞和游泳。有些地方的水环境因超逾承载能力的极限而彻底崩溃。

令人堪忧的何止上述。在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生活用水奢靡无度,生产用水浪费惊人。拦截江河、围垦湖泊、填埋沼泽的现象愈演愈烈。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载荷人类走过500多万年旅程的水是有灵性的,它像一个大智若愚的长者,善待它,它就能流金淌银,创造人类的辉煌文明;虐待它,它就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和灭顶之灾。

据报载,全球每年至少有400万人死于与饮用水质不良有关的疾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0年第十八届世界水日上警告说,全世界饮用不卫生水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包括战争在内等一切形式暴力死亡的人数。全年得不到足够生活淡水而被迫背井离乡的“水环境难民”的人数也超出因战乱出逃难民的人数。

天灾肆虐,人祸并行,生态失去平衡。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土地龟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现象比比皆是。全球水体污染和水源枯竭殃及地表植被,沙漠正以每年数百万公顷的速度扩大,生物物种正在以数千种的速度灭绝。

距今千秋万古的先贤都知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和师法自然,然而人类在已经能够上天入地下海,甚至能克隆生命的现代科技社会,竟然对水的重要性如此淡漠,这恐怕不能简单地用“无知”两个字来诠释。

守护生命之水,让它常绿、长流,是人类共同的历史责任。

翱翔于天穹、倘徉于地表、深匿于地底的水资源,以其自然性、社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成为现代社会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控制性要素。

有“水球”之誉的地球表面2/3被水覆盖,但是97.5%为不可用的海咸水,2.2%是很难用的极地冰雪、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真正能供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的0.3%。

难以释怀的隐忧是,地球上可用水资源分布也不均匀,约60%的水资源集中在10多个国家,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20世纪全球人口膨胀和工农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淡水用量增加了7倍。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

倘若气候变暖,地表气温升高2~3摄氏度,可用水总量要减少10%;上升4摄氏度,地球上部分陆地将变成干旱的沙漠,或被上升的海平面吞没,大多数高级、低级动物将从地球上销声匿迹。近些年来,流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靠融雪维持的河流水量正在减少,我国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流域降水量和地表水资源都呈较大幅度下降趋势。

水资源危机对人类生存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使得水的功用超出了生产生活资源的范畴而成为稀有的战略资源,也使得简单的资源、环境问题演变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和复杂的政治问题。

古往今来因水生隙、由水生恨、以水燃起战火的事例屡见不鲜。上溯至4500年前,位于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上的两座古城为了争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控制权,爆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源争夺战。

《山西通志》载述,唐贞观元年,洪洞县和赵城县百姓为争抢水源展开肉搏鏖斗。两县县令为了平息纷争,商议将10枚铜钱掷于烧得滚沸的锅底,再命两县各选一人以手捞之,捞得几枚钱,便可分得几份水。赵城一壮汉舍弃一只胳膊,抢先为本县争得了七份水。在过去50年里,由水诱发的国际、地区暴力事件和军事冲突多达500余起。流经数国的印度河、恒河、约旦河、尼罗河,就曾因截流、改道、污染等,使得国与国、城与城、城与乡之间生出龃龉,甚至反目成仇,以血相拼。

全世界现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与邻国共享的大江大河和湖泊水域。在水资源危机当前,经济社会强劲发展和人口数量逐年飙升,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水纷争将会随着供需矛盾的加剧而加剧,久而久之笃定酿成国家乃至区域性战争。届时,“一滴水将与一滴血等价”。

地球上所有沟渠池潭江河湖库等自然性水资源、水环境都具有公共性、公益性乃至世界性,人人都有享用的权利和保护的义务。

而由于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厄尔尼诺等现象的影响,极端水旱灾害将呈突发频发并发重发趋势。

如今,全球经济利益一体化已将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牢牢系缚在一起。任凭水资源危机发展和蔓延,地球上一切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无论国家地区和城市农村,不分人种肤色和男女老少,都应该在点滴的日常行为中感恩水、敬畏水、珍惜水、善待水。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少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 所以水资源应成为人类可持续利用的宝贵资源.地球上水的循环, 可分为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水的自然循环有多种, 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的自然 ...

  • 【广东】黄晓凤《​节约水资源 一起行动》

    节约水资源  一起行动 桥头小学六年级 黄晓凤 水,这哺育人类的生命之源已经向人类亮出了"黄牌".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近年来,我国就是 ...

  • 护士节:关注糖尿病足健康照护,用生命守护生命

    2021年护士节的主题为"护士:引领之声,未来健康照护愿景".趁此机会,我想简单谈谈眼下对糖尿病足护理方面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向在护理岗位上勤恳工作的所有护理人员致以节日问候,祝 ...

  • 生命如水,岁月如诗

    生命如水,岁月如诗 文/秋水如梦 编辑/6909kenv 时光清浅,涉过夏风的彼岸,如莲的心思,总在指尖轻舞间婉约成字,绽放成诗.如烟的昨日,还在走过的时光里,泛起微澜的涟漪,初见时的惊心,烂漫了夏天 ...

  • 守护生命的人

    守护生命的人 21/5/22 文/沉淀 守护生命的人 从来不会强加于人 土地里长出的孩子 饱经忧患的故事 不想把痛苦 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人心散漫的季节 就在风雨中等待 灵魂觉醒的时刻 太早的唤醒 一个 ...

  • 【习作】内蒙古|张艺帆:守护生命的天使

    作者:张艺帆|指导教师:陈 丽 [内蒙古阿左旗逸夫回民小学四年级4班]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守护生命的天使> 鼠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但厄运却降临在湖北武汉这座城市.武汉在十二月上 ...

  • 【安徽诗歌●音画诗文】生命之水 ▎作者:鸣雁 朗诵:李白的李

    生命之水 作者│鸣 雁     朗诵│李白的李 从一滴露珠的通透里 潜心解读水的灵性 寻找,生命的源本 冥古,当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 注入,混沌的海洋 生命由此而生,从此 水,便有了养育的责任 用一点一 ...

  • 「百强诊所风采展示」80后“老中医”巧用中医药 守护生命绝不言弃

    点击阅读报纸 现代保健报讯:腕间三指,搭出病情枝蔓:茎叶花果,熬成去疾药汁:数年积累,成就一方名医.曾经的肿瘤患者,手术.放疗.化疗三元大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 ...

  • 当代诗人咏荷听雨《守护生命》入选《中国宝典金榜诗歌经典》(添加中).

    诗梦撷英文学第1348期 诗歌| 诵读 | 书画 | 摄影 | 新闻 2018震撼诗坛的国家级精品文萃 作者名片:   李凤辉,女,生于1963年现年55岁.1983年毕业于绵阳医科学校,从小热爱文学 ...

  • 爱情如命,生命似水

    [良子有话说:以下文字是关于爱情的只言片语,非文章.] 爱情如命,生命似水.彻夜难眠的思念.缠绕着那些回忆.难以入睡的想念.牵引着那些记忆,似乎都已经过了现在的年龄段,无须多么的浪漫,只想这么淡淡的一 ...

  • 生命之水,让我顿悟写作之道

    图片拍自苏州甪直古镇 前些天,偕朋友一行,慕名前往苏州旅游圣地--古镇甪直,游览了几处名胜古迹.特别是,河港里清澈透底.缓缓流淌.不知归途的小溪水,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这河港里的清清流水,将我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