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世界各地古珠大赏
腓尼基的蜻蜓眼珠珠项链,项链坠子除了有人面珠珠外,也有其他动物造型都是辟邪用,希望带来好运。
图1 狗头珠珠:公元前650-前450年(佳士得拍品)
图2 鸟珠珠: 公元前400-前200年
图3-4 羊头珠珠:公元前400-前200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Waters 博物馆藏)
蜻蜓眼不但在地中海沿岸各国流传,也延伸到欧洲,非洲,亚洲内陆。首先看看中欧铁器时代的哈尔斯塔特文化(Hallstatt Culture)时期的蜻蜓眼,很可能是由希腊人或伊特鲁里亚人(意大利中西部古国)经通商带过去的。
图5 法国出土的蜻蜓眼 (公元前400-前300年)大英博物馆藏
图6 法国出土的青铜器项圈 仔细看看在项圈上铸造成型的蜻蜓眼
下面是在俄罗斯南部 (也许是现在的乌克兰)出土的迦太基时期人面珠珠。大英博物馆藏。公元前4-3世纪
前提及到琉璃蜻蜓眼不但由地中海沿岸国家延伸到中欧,非洲,亚洲大陆内陆。可是值得一提的是以伊朗为主的波斯王朝(公元前550-前330)(或称阿契美尼德帝国),虽然占领的地域跨越三洲, 可是琉璃蜻蜓眼并没有取代波斯人传统的玛瑙羊眼珠珠(或两河流域传统的玛瑙羊眼珠珠), 伊朗波斯人仍以'玛瑙羊眼珠珠'为主。
在伊朗的古城“苏萨”(Susa) 出土的“玛瑙眼珠珠”,约公元前550,大英博物馆藏。
图7 波斯王朝首都 帕萨尔加德 (Pasargadae) 出土的玛瑙眼珠珠,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大英博物馆藏。
波斯帝国时期(公元前550-前330),腓尼基人被并入波斯帝国, 之后腓尼基商人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内陆贸易区,同时,在地中海上腓尼基人在与其对手希腊人的商业竞争斗争中,也争取到了波斯的支援。不过很奇怪的是已在地中海一带盛行的“琉璃蜻蜓眼”并没有延伸到伊朗高原取代波斯人传统的“玛瑙羊眼珠珠”。
那“琉璃蜻蜓眼”何时开始在伊朗高原流行呢?
下面这几颗玛瑙羊眼珠珠是波斯帝国时期的珠珠。在伊朗境内波斯帝国时期的古都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临近的Parsa古城出土。
波斯帝国称霸时, 希腊人从不屈服。20岁的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继承父位成希腊国王,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率领希腊大军开始东征, 希腊人终于在公元前330年在亚历山大大帝领导下攻入波斯帝国当时首都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阿契美尼德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部下所杀,波斯帝国正式灭亡。
下面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
值得一提的是琉璃蜻蜓眼在伊朗境内的出现是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这时波斯帝国早已被亚历山大大帝击垮。亚历山大大帝也在公元323年过世后, 也进入希腊化时期(Hellenistic Period)。希腊化时期是从公元前323年顶峰至约公元前146年(或说是迟至公元前30年)。难道亚历山大东征之后的希腊文明也促使在地中海一带流行的腓尼基琉璃蜻蜓眼往更远的东方传播。
下面是伊朗境内(gilan 和 persepolis)出土的琉璃蜻蜓眼 公元前约300-前250年
左:伊朗,Gilan 出土 (位于 伊朗西北)右:伊朗古首都 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出土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它的来历,然后再讲咱中国出土的蜻蜓眼
1. 公元前4000年“眼神像” 辟邪祈福已在两河流域开始 布拉克遗址
2. 公元前3500年左右“玛瑙羊眼珠珠”在两河流域出现
3. 公元前3000年左右“玛瑙蝕花石眼珠珠”在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
4. 公元前3000年左右“荷鲁斯之眼”护身符在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开始流行
5. 公元前1570-前1307年“琉璃蜻蜓眼”在古埃及新王国,18王朝时开始出现
6. 公元前1000年左右“琉璃蜻蜓眼”由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开始发扬光大
7. 公元前550 -前330年“琉璃蜻蜓眼”在波斯帝国时期逐渐从地中海沿岸国家向外发展,尤其在北非,西欧一带
8. 公元前330年 “琉璃蜻蜓眼”在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希腊大军击垮波斯帝国后,更远播到欧洲,亚洲
那下面咱中国的琉璃蜻蜓眼是这么来滴?
要知道咱中国琉璃蜻蜓眼的来历,先看看咱中国与中西亚的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其实早在汉朝时期闻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之前, 中西文化贸易早就已流通。
1. 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 青金石是在早期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商品之一,如今也是一种重要的宝石。产自今阿富汗巴达克山的青金石早在公元前31世纪就开始出现在中国、印度、埃及——这意味著中亚地区的商旅贸易开始的时间要比这一地区部分国家的诞生还要早些。
2. 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同中亚地区进行玉石,贝壳,马,骆驼等贸易往来。
3. 公元前1070年左右丝绸残骸的碎片在埃及被发现,这意味著至少在公元前1070年埃及可能已经与中国有了间接的贸易往来。
4. 依照晋人郭璞在《穆天子传》中的记载,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的贵重品西行至里海沿岸(里海位于伊朗北部),并将和田玉带回中国。
5. 希腊人在亚历山大建立了希腊帝国后在中亚乃至更东方的扩张来打通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陆上丝绸之路,帝国东部边境也许已经到达了大宛国(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 如今中国新疆省的西部。
人们在这一带的考古发现了亚历山大大帝在前329年建立的城市——苦盏(希腊人命其为“极东亚历山大城”,即亚历山大东征的最远处)。
1981年新疆新源县七十一团渔场墓葬出土了一件约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战士青铜器。战士头戴遮沿高顶帽, 顶端向前卷曲。高鼻,阔嘴,上身裸,腰结短裙。
高40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1981年,新疆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墓葬出土文物
先熟悉一下古丝绸之路的路线
尽管中西亚与中国文化贸易交流早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存在,不过咱中国琉璃的发展比米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时期要晚, 国内最早出土的琉璃是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而且是和古埃及的“费昂斯”釉砂琉璃类似。而琉璃蜻蜓眼也要到 东周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约公元5世纪初期间)才出现。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下面是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生于公元前约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是战国时期南方小国曾的国君。1978年,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区西约一公里处的擂鼓墩,考古工作者对其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从曾侯乙(生于公元前475 - 卒于前433年)墓出土的蜻蜓眼, 可推测琉璃蜻蜓眼可能是在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前330年)早期或更早时由中西亚传到中国的,然后在中国就一直延续到汉。
下面是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的战国蜻蜓眼,公元前481-前221元。
琉璃蜻蜓眼传到中国后。琉璃蜻蜓眼在战国时期可说是一个高峰。变成国王诸侯贵族们显示身份的必要装饰物。为了满足这些诸侯爷们的需求。咱前辈在设计及工艺上也花了不少功夫。使琉璃蜻蜓眼更上一城楼。
看这颗工艺复杂精美的战国时期蜻蜓眼(公元前475 -前 221)这是当时前所未有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位于多伦多)藏
战国时期在诸侯贵族里流行的琉璃蜻蜓眼,不止被用于珠珠挂在身上, 当时人们也将琉璃蜻蜓眼镶嵌在其他器物上当装饰用。
图1:镶嵌白玉琉璃蜻蜓眼铜镜
图2:铜镜另一面
镶嵌琉璃蜻蜓眼铜鎏金饰物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前 221)河南洛阳金村出土。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位于多伦多)藏
非常精致美丽的战国时期蜻蜓眼 角型眼具有蓝白色五层, 突出的七小眼坐落于鼓起的圆底座。美国康宁公司,康宁玻璃博物馆藏 (位于纽约州康宁城)
大英博物馆藏的琉璃蜻蜓眼
图1:战国时期 (公元前5-前4世纪)
图2,3:战汉时期 (公元前4-前2世纪)
琉璃蜻蜓眼在战国时期倍受诸侯爷们喜爱,也被镶嵌在其他饰物上,除了辟邪外也增加美观。看看此见当时用于马车上的杆子尾端盖,镶嵌了蓝白色的琉璃蜻蜓眼。战国时期,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仔细看看上面镶嵌的琉璃蜻蜓眼
战国时期 镶嵌玉与琉璃蜻蜓眼的金带扣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琉璃蜻蜓眼镶嵌在带勾上, 汉代也延续着。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下面图片摘自“吴韵汉风”以前的贴(雅昌玉器版,2007年4月6日)晶莹璀璨的中国古琉璃---日本美秀美术馆古代玻璃展之战汉古玻璃”如此精致美丽的战国琉璃蜻蜓眼,看了令人叹为观止,确实是“晶莹璀璨”。
战国鎏金嵌玉、琉璃青铜带钩
蜻蜓眼镶嵌件
战国镶嵌蜻蜓眼纹琉璃杯
战汉时期陶胎蜻蜓眼珠珠的工艺也用在陶罐上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当时中西亚琉璃蜻蜓眼珠珠的形状除了以圆形,人头面或动物头为主外,其他形状很少见。不过咱战国时期的琉璃蜻蜓眼珠珠则沿着中国玉珠珠文化衍生,除了圆形珠珠外, 还有圆形管,方形管状,此乃沿袭中国古玉勒文化来也。
看看下面几个国内出土的琉璃蜻蜓眼珠珠,圆形,方形,管形,与 扁珠形。
图1:战国(前403年—前221年),1975年湖南湘乡市牛形山一号墓出土, 湖南博物馆藏
图2 - 6:战国时期,台湾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首先回顾一下琉璃的发展历史:
1. 公元前3000年左右:米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已有 费昂斯(釉砂原始玻璃)技术。
2. 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埃及新王国初期18王朝征服了叙利亚,版图扩充到米索不达米亚地带。真正玻璃技术成型。
3. 中国在费昂斯(釉砂原始玻璃)和玻璃技术发展要比西亚来得晚。
4. 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相信中国从西亚引进 费昂斯(釉砂原始玻璃)技术。
5. 春秋末期(公元前6世纪左右)琉璃蜻蜓眼由西亚传入新疆并深入中原一带。相信琉璃蜻蜓眼的工艺技术也在这时期引进。
6.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 (公元前5世纪初)相信中国的玻璃技术在这时候才诞生。“国产”琉璃蜻蜓眼也在中原出现。
如果看看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版图和新疆的位置,不难理解新疆在中原和西亚之间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琉璃蜻蜓眼的传入相信也是由西亚先到新疆再流入中原。在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出土的春秋末期琉璃蜻蜓眼,可能是目前国内出土最早的琉璃蜻蜓眼。
春秋版图
战国版图
琉璃蜻蜓眼在春秋末期由西亚进入中原后不久,国产琉璃蜻蜓眼也随之而出,早期国产琉璃蜻蜓眼在外表图案设计及颜色和西亚的并无差异。所以要辨别进口或国产的琉璃光从外表有时是很难区分的,幸好制造琉璃时需要助熔剂来降低石英的熔解温度以便生产。
注:石英的熔点是摄氏1700度左右, 使用适当的助熔剂可把熔点降低至摄氏1200度左右。助熔剂不止一种, 所以就地取材很经济,取不到材也就无则了(除非进口,但不经济)。由于石英与助熔剂都是就地取材,西亚地区与国内的砂矿质成分不同, 所以选用的助熔剂也不一样。就其化学成分而言,西方的古代玻璃是钠钙玻璃,而中国国产的古代玻璃属铅钡玻璃或含高铅成分玻璃,或钾基玻璃。简而言之, 西亚地区在制造琉璃时所选用的是含钠钙的助熔剂, 而中国所选的助熔剂则含铅钡或钾基。琉璃的颜色则是添加其他矿物质。
例如下图:蓝色是来自含“钴”(一氧化钴)或“铜”(一氧化铜)的矿物,白色则来自二氧化钛。
藍色玻璃嵌藍白雙色蜻蜓眼紋珠(春秋晚-戰國早期)
春秋时期琉璃蜻蜓眼从西亚进入中国时,虽然路径新疆,但其货品和工艺却直接进入中原经济文化的枢纽地, 即黄河中下游山西,山东,河南各省。琉璃蜻蜓眼最初集中于北方, 南方只有湖北,湖南一带, 后来逐渐从两湖一带往外延伸。为何呢?其实翻翻咱历史,便可理解。
1. 东周时的首都在河南洛阳。
2. 春秋的五个霸主之一...晋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当时辖地山西省南部, 在河北,山东,河南及陕西各省也都占部分。
3. 春秋战国时期第一大国——楚国。首都是郢都,也就是现在湖北省江陵县。
春秋时期,楚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下面看看几个春秋晚期的琉璃蜻蜓眼。均是“纳钙玻璃”。典型的西亚琉璃蜻蜓眼。舶来品也
1. 1972年山西长治分水嶺战国墓出土,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藏。春秋末期,晋国。
1972年长治分水嶺战国墓出土 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藏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分水岭乡
2. 1988年山西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共13枚。也是“纳钙玻璃”,来至西亚。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大者直径1.2厘米,长2.21厘米;小者直径0.6厘米,长0.9厘米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共13枚,依其形制大小可分为三种,纹饰及质地相同,浅绿色底,球形,两端略平,中一圆孔。器表镶嵌白边深蓝圆点,酷似蜻蜓眼。制作精致,色彩绚丽,图案鲜明,光彩夺目。
墓主人:赵鞅(古本《竹书纪年》载简子卒于晋定公十七年,为公元前458年,《春秋左传》载简子卒于晋定公三十七年,为公元前475年),世称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奠基人。
1988年山西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共13枚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春秋晚期)出土于太原金胜村,为同批出土13颗中形体最大者
3. 山西长子县牛家坡M7墓出土的西亚琉璃蜻蜓眼(纳钙玻璃),春秋晚期,晋国。可惜无图,如您有图片请上载共享!
山西长子县牛家坡
看完在 山西 出土的春秋末期 晋国 琉璃蜻蜓眼,咱现在往南到河南看看。注:春秋末期, 河南南部已是楚国疆域的一部分
1) 1991年10月 河南淅川徐家岭出土 蜻蜓眼玻璃珠11颗。春秋晚期 (约公元前5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是“纳钙玻璃”,属西亚琉璃蜻蜓眼。可见当时西亚传入中原时不但为晋国诸侯喜爱,连楚国诸侯也不例外。
下面文章有此11颗琉璃蜻蜓眼详细的化学分析报告,值得一读。“河南淅川徐家岭出土中国最早的蜻蜓眼玻璃珠的研究”干福熹, 承焕生, 胡永庆, 马波, 顾冬红。中国科学 E 辑: 技术科学 2009 年 第 39 卷 第 4 期: 787 ~ 792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处秦岭山系东南余脉延伸地段,境内丘陵起伏,山峦叠嶂,,丹江从其西北向东南流去,丹江是汉水的主要支流。自西周以来,楚族建都丹阳,雄踞江淮,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泱泱大国。丹江流域是古代楚国活动的主要区域。徐家岭墓地位于丹江冲积平原——顺阳川的西部,现属于河南淅川县仓房乡沿江行政村。又称“凤凰头”,西南部为龙山,东邻丹江,地势由东向西渐高。根据青铜器、玉器等随葬品分析,墓主的身份应相当于大夫级。
河南淅川县徐家岭
2) 1979年5月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出土。春秋晚期(约公元前504 - 前496年)此件在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出土的春秋末期琉璃蜻蜓眼,虽然也是“纳钙玻璃”,典型的西亚舶来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墓主人的来历。
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乃属吴国大墓级,墓主人系一位三十岁左右女性,但当时为何会葬在属楚国境地的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注:固始县侯古堆位于河南东南临安微。根据墓中出土铜器的铭文。“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辔乍(作)其妹勾郚夫人季子媵簧”。注:宋公辔,即宋景公(公元前516年—451年)。宋景公为其妹“勾郚夫人季子”铸造了这件陪嫁的铜簠。“勾郚”即“勾吴”,郚为吴的借用字。宋国君之妹嫁到吴国作勾郚夫人, 吴、宋两国修好, 结为国戚, 是结盟友好的象征。可知该墓主人为春秋末战国初宋国国君宋景公的妹妹, 但嫁到吴国的宋景公之妹怎么葬在楚国境内?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那当时宋景公的妹妹是嫁给吴国的那位重要人物?首先看看一段历史。
《吴越春秋》载:吴王闻闾立夫差为太子后,曾“使太子屯兵守楚,留止,自治宫室”。由此可知,夫差“守楚”时期约在公元前515年(阖间即位之年,亦即楚昭王即位之年)至公元前495年(阖闾死后夫差即位)之间。这期间正是吴、楚严峻对峙,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左传》日:“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其原因就是伍子胥人吴之后,为报父兄之仇,向阖闾献“疲楚”之计,以三师轮番攻楚,“楚于是乎始病”。吴太子夫差大概为此而被派往前线督战。估计夫差于公元前504年“取番”之后,即“留止”于此,并且“自治宫室”。“治宫室”,既有修建太子行宫的意思,也有册娶夫人的含义。
当时,吴国国势强盛,阖闾挥师曾五战人郢,几亡楚国。宋景公此时为了联络吴国,将其妹季子嫁给吴太子夫差是很有可能的。《春秋》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鲁公曾会合宋公、晋侯等近二十四,共谋“侵楚”。当年正是宋景公十一年、吴王阖闾九年,吴太子夫差正驻扎在固始一带“屯兵守楚”。共谋侵楚的政治利盉,促使宋景公嫁妹于夫差,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侯古堆铜铭与文献记载的历史背景正相吻合。
遗憾的是佳人命短,30岁左右就夭折了。夫差悲痛之余就地将她埋葬于鄱邑,并且为之营造了大型墓室,还越制陪葬大量宝器。看来在固始这个小地方,于春秋晚期能够营造如此宏大规模的墓室与陪葬坑的,唯有吴太子夫差;敢于用“九鼎”这种“天子之礼”为夫人陪葬的,也只有夫差。而接连做了吴国俘虏的楚大夫潘子和潘子臣等人,是不敢有此奢望的。当然,吴国这种劳民伤财、杀人以殉的厚葬之礼并非夫差独创。《吴越春秋》即有吴王阖闻葬妇的先例。
夫差在固始“屯兵守楚”前后九年,至公元前496年阖间死,夫差继位为吴王。因此,固始侯古堆一号墓非常可能是“勾吴夫人季子”之墓,其人葬时间应在公元前504年(夫差取番)至公元前496年之间。
下面是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情况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陪葬坑中出土的九件铜鼎
鼎盖局部装饰和纹饰
铜罍
铜罍盖上的纹饰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继位之后,发誓要为父亲报仇。结果,在公元前494年打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在会稽之困中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便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耻,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这俩王势不两立,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使用的剑在剑格上都有镶嵌玻璃,不但打架比武,看来用当时稀有的琉璃来装饰剑,谁也不落后 。
看看下面这两把剑的镶嵌玻璃, 此琉璃都不含铅钡, 所以不排除是西亚进口的琉璃。难道当时除了从西亚进口琉璃蜻蜓眼, 连琉璃料也随着而入?
图1 吴王夫差剑:1976河南辉县出土
图2-3 越王勾践剑: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
图4 春秋列国图
吴王夫差剑,春秋.吴(公元前770-前476年),1976河南辉县出土
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镶嵌蓝玻璃越王勾践剑 (公元前496 - 前464年)
从前面介绍的春秋晚期琉璃蜻蜓眼, 都是“纳钙”玻璃, 属西亚玻璃, 与咱中国战国时期的“铅钡”玻璃不同, 可见春秋时期的琉璃蜻蜓眼是先由西亚传入咱中国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西亚的古“纳钙”玻璃经化学分析,有时会含有微量的氧化铅氧化或钡,(或其一,或二者都有)。不过含量都在约0%-0.15%,这并非故意加入的成分而是来至杂质所致。咱中国的铅钡玻璃里氧化钡的含量大部分在5-15%, 而氧化铅的含量一般要比氧化钡高。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初期琉璃蜻蜓眼倒是值得研究哦,是西亚舶来品还是国产?
曾侯乙料珠(蜻蜓眼)
湖北随州市擂鼓墩 曾侯乙墓 位置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173颗琉璃蜻蜓眼,这数量非任何一个春秋战国墓所能比拟,可见曾侯乙对琉璃蜻蜓眼的喜爱。曾侯乙为中国战国初期南方小国曾(随)国国君(生于公元前约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注:出土的镈(bó,音博)钟上的铭文,记载了楚惠王熊章在位五十六年时赠送镈钟给曾侯乙作为宗庙祭器一事。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
如果仔细比较曾侯乙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和中西亚的琉璃蜻蜓眼, 曾侯乙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外观和中西的亚完全一样。请看下图:
图1-2:曾侯乙墓出土
图3-5:地中海一带出土的腓尼基蜻蜓眼
图3-4:美国麻州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图5:大英博物馆藏
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_湖北省博物馆
Near Eastern, Levantine, Phoenician
就连同如下在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曾侯乙妻子的琉璃蜻蜓眼也和中西亚蜻蜓眼一样。可见当时曾侯乙一家人带的都是同一货源。
图1:曾乙侯妻子墓里的琉璃蜻蜓眼
从曾侯乙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外观看,很可能曾侯乙收藏了中西亚进口的蜻蜓眼。有几篇文章也报道了对曾侯乙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化学成分所作的分析报告。可惜拿出来做化学实验分析的琉璃蜻蜓眼是残片几个,寥寥无几,无法对出土的173颗琉璃蜻蜓眼做全面的分析。
不过光从2个蜻蜓眼玻璃珠残片(一为蜻蜓眼眼部残片,中心为深蓝色;二为蓝色嵌褐白双色眼纹珠残片)化学分析结果,其玻璃成分不含氧化钡,且氧化铅含量在0.02-0.08%,属西亚“纳钙”玻璃。由此可见曾侯乙墓出土的173颗琉璃蜻蜓眼里有来至西亚的。
详细分析报告请看:
1) 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 - 中国最早的古代玻璃研究。干福熹,承焕生,李青会。中国科学 E 辑: 技术科学, 2007 年第 37 卷第 3 期: 382~391
2) 中国出土的一批战国古玻璃样品化学成分的检测。李青会 黄教珍 李飞 干福熹
随便看一下,曾侯乙墓挖掘时的盛大场面,有如电影“夺宝奇兵”。墓里有173颗琉璃蜻蜓眼,上面看来也有173双眼 :)
再继续之前,咱来回顾一下:春秋晚期战国初期
1. 西亚琉璃蜻蜓眼在春秋晚期时传入中国
2. 最初集中在山西(晋国),河南 和湖北 (楚国)
3. “纳钙”玻璃为主
4. 曾侯乙夫妻二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共两百多颗,目前所知乃最多者。
再值得一提的是,仔细看看下面。
图1: 河南省淅川徐家岭墓
图2: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两者不但都是属西亚纳钙玻璃, 连外观也都一样。
图3:两地当时都属楚国管辖,相隔315公里, 马车一天的功夫便可到,不难想象这两家当时可能有交往。
曾侯乙 蜻蜓眼2 _湖北省博物馆藏
A 河南省淅川徐家岭_B 湖北随州市擂鼓墩
也将前面讲的琉璃蜻蜓眼在春秋晚期从西亚传入中原的路线(按本人的想法)总结一下从地中海一带往东经新疆,山西,河南,到湖北。
A: 新疆轮台县群巴克
B: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分水岭乡
C: 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村
D: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E: 湖北随州市擂鼓墩
西亚琉璃蜻蜓眼_西亚-新疆-中原
新疆-山西-河南-湖北
此墓是魏国墓,可能是国君和王后墓 (约公元前400年-前370年)从图2,图3,这些琉璃蜻蜓眼仍可看出,它还是带有西亚味,可能是过度期。
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出土琉璃珠
在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除了在1号墓出土了琉璃蜻蜓眼珠珠,在5号墓也出土了一个精致优美的鎏金嵌玉镶琉璃蜻蜓眼银带钩,相信此带钩的主人地位不凡!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战国.魏(公元前475~前225年),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在河南魏国游了一下,咱现在到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去看看。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公元前1042年),建都于曲阜。孔子老家,儒学发源地。鲁悼公以后(公元前467年), 也就是从战国初期开始,鲁国渐渐衰落(看看鲁国在春秋时和战国时的版图便可知)。到第33位国君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亡。历时900余年,是 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鲁国在战国时虽不是七雄之一,不过曲阜鲁国古城还出土了很不错的战国时期琉璃蜻蜓眼,也许是托了周王室的福。
山东曲阜
下面是1978年出土于山东曲阜鲁国墓的战国玻璃蜻蜓眼珠。蜻蜓眼的纹饰也较多变化,来至西亚纹饰的复眼(多层同心或离心眼)在早期已多见。但大眼圆圈内出现多只小眼在战国中期才大量出现。(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战国玻璃珠,1978年出土于山东曲阜鲁国墓
战国玻璃珠_1978年出土于山东曲阜鲁国墓 (曲阜鲁国故城,图版112)M58
值得一看的是在52号墓出土的一种纹饰特别的琉璃蜻蜓眼,带有十字纹饰的一颗。下面图1,2 摘自《曲阜鲁国故城》,第178页。图3:摘自《璀璨琉璃 战国古珠》(张宏实,王林生)第109页。图4:摘自《璀璨琉璃 战国古珠》(张宏实,王林生)第108页
这种华丽复杂几何纹饰的琉璃蜻蜓眼可能来自河南洛阳,以后会介绍河南洛阳金村东周王室墓出土的蜻蜓眼我们便可比较看看。
战国玻璃珠_1978年出土于山东曲阜鲁国墓.(曲阜鲁国故城,178页)M52
类似前面介绍的山东曲阜鲁国墓出土的华丽十字眼纹蜻蜓眼极少见。此种纹饰与传统的蜻蜓眼纹饰要复杂多了,主要是到战国时已不再受夏商周传统的礼教约束, 纹饰与造型设计也加强了美观的需求,这在玉器、青铜器与陶瓷器的变化也可看到这趋势。
目前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东京博物馆也藏有此种琉璃蜻蜓眼,不过都是在1930年代来自河南洛阳金村。
图1:摘自《璀璨琉璃 战国古珠》(张宏实,王林生),第109页
图2: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图3:日本东京博物馆藏
中国河南省,洛陽金村_战国,B.C.5-3c_東京国立博物館
看完山东曲阜鲁国的琉璃蜻蜓眼,现在咱再回到河南, 这次要看的是“洛阳”东北角的金村。
“洛阳”历史:是【华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之一,是【丝绸之路】起始点(长安、洛阳)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注:在历史上,只有洛阳被统治者法定名称为“神都”,其它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此名字。从上元元年(674),武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
1928年夏,一夜滂沱大雨过后,洛阳金村村东500米处的田野上塌陷出一个大坑。村民发现此乃古墓——东周王陵也。此东周王陵墓群主要年代为周武烈王二十二年 (公元前404) 至周赧王四十八年 (公元前267),战国时期。
1928~1930年间被盗,出土的铜器、银器、漆器、玉器及精美的琉璃蜻蜓眼等大都流散海外,藏于欧美的一些博物馆中。
河南洛阳金村
河南洛阳金村
1928年,洛阳东周大墓遭到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和美国人华尔纳等人的疯狂盗掘。怀履光以传教士的身份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集中国文物,前后历时6年,共发掘8座大型木椁墓,出土文物多达数千件,一大批东周王室珍宝从此流散海外。
据史料记载,怀履光在1909年至1934年间被委派到中国河南传教,在开封、商丘、洛阳等地建教堂、办学校、开医院,还开展了一些慈善和社会救济工作。1934年回到加拿大后,怀履光成为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远东部主任,并担任多伦多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
下面是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的部分东周琉璃蜻蜓眼,俺看大部分是来自河南洛阳金村。这些琉璃蜻蜓眼可是精品呀!东周王室在战国时期虽已有名无实,地盘势力已被各诸侯瓜分,但天子享有的生活看来仍不减。
Glass Bead 3_Warring States_ROM_WC White
Glass Bead 6_Warring States_ROM_WC White
Glass Bead 4 _Warring States_ROM_WC White
Glass Bead 5_Warring States_ROM_WC White
Glass Bead 2_Warring States_ROM_WC White
Glass Bead 10_Warring States_ROM
下面几颗琉璃蜻蜓眼也是现藏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图1:这几颗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和曾侯乙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是同一类的。看来是河南洛阳也进西亚舶来品。
图2:里头还有一颗“S”形蛇纹陶胎琉璃蜻蜓眼珠
注:以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图片大多摘自“The History of Beads (珠历史)”一书,157 和160页。
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当时看到河南洛阳金村一带出土的琉璃蜻蜓眼有些纹饰和西亚的有很大差别, 随后他经科学鉴定证实,也在1934年发布从金村大墓出土的玻璃成品有些是从国外进口的,但较沉重与光亮的、含很高氧化铅及钡成分的,则是“中国制造”。这些发现,也让中国玻璃制造向前推进了近千年,算是学术上的一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