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企业的信息化平台
前几篇博文谈到,管理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控制与效率一直是一对矛盾体,就像信号灯基于汽车,两难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所以我们提出了BPR是在管理不失控的前提下的效率最大化。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
可以鱼与熊掌兼得?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解决在管理不失控的前提下的效率最大化问题,如图:在相同效率下,提高了控制力度(见A点坐标);在控制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实现了效率的提升(见B点坐标)。
信息化管理系统多如汗牛充栋:企业资源计划(ERP)、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客户关系管理(CRM)、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SCM)、销售和客户服务管理(SSM)、产品及产品工艺管理(P/PE)、分销管理系统(EMO) 。在这让人眼花缭乱的系统中、在中国ERP体系导入频频失败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和搭建企业的信息化平台?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企业要的是信息化管理还是管理的信息化?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很多企业花十几个亿上ERP系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领会这一问题的本质。我们很多企业一味地迷信SAP和Oracle的先进性,当系统与流程产生冲突时,没有自信于自己的流程,反到去适应软件的流程,不敢向洋顾问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一味地迁就,后果当然是只有失败一条路。
要知道,ERP也好,MRPII也罢,都是将我们的管理进行信息化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在相同效率下,提高了控制力度或在控制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实现了效率的提升;当然我们不反对借鉴SAP或Oracle的先进来改善我们的流程,但是一定是在我们的框架内的改善而决不是放弃与适应。在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由于行业不同、企业运行模式不同,ERP系统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行业的企业,上的ERP系统也不可能是一样的功能,都是软件商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量身定制的,也就是我们说到的管理的信息化。
而到了中国,SAP或Oracle从系统集成商变成了软件销售商,提供的咨询服务也大打了折扣,只有价格超越了欧美地区。形成了我们的企业为了上系统而大幅度的变更自己的流程,使业务运行或是一团糟或是线上线下两套系统,不但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增加了管理成本、牺牲了原有的效率,成了典型的信息化管理的牺牲品,几十亿的代价交了学费。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但企业们还在前赴后继,各中原因深奥昏暗,不可言说。
那么,如何选择和搭建企业的信息化平台?
首先,企业在信息化平台选型上要尽量摆脱行政和行业的干预,根据自己企业的需要选择适合的系统集成商。
其次,成立由业务部门主导、信息部门支持、外脑公司介入的项目实施机构,负责从选型到上线直至维护的整个过程。
其三,根据自己企业的战略要求和业务特点,结合有实力管理咨询公司的经验,系统梳理企业的流程,在流程写实的基础上进行BPR。
其四,以BPR结果,定制化配置信息系统,在配置的同时预留SCM、MES、EMO等其他系统的接口,以便后期的系统整合。
其五,严格控制数据输入的规范性,因为信息系统就像一个信息处理站,你输入的是垃圾信息,系统输出的也会是垃圾结果。
其六,双系统运行测试,为系统安全考虑,初期双系统运行是必要的,测试调整正式运行之后,斩断手工系统完整运行信息化系统。
其七,持续整合改进是必要的。当系统运行稳定后,控制和效率的成果就会显现出来,为了放大这种成果,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系统集成功能,如与SCM、MES、EMO等其他系统整合。
至此,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已经搭就。就有如基础设施的高速公路,企业可以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借助信息化平台这一高速公路,向着目标方向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