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从事药物工作40多年,积累了一些辨别药性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同志们参考。每种药都有一定的味道,通常分辛、酸、苦、咸、甘、涩、淡等,各有其作用。如白芷、荆芥等,能使风寒外散,可治感冒头痛,风疹皮炎等疾病;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五倍子、诃子、石榴皮均具酸味,常用于治疗盗汗、腹泻、湿疹等。如龙胆草、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等适用于各种热性病和热毒痈疮等。如金樱子、明矾、桃金娘等可治遗精、腹泻、痢疾、烧伤等。如元明粉、玄参、昆布、海藻、浮海石、硼砂等。可治瘰疬、瘤瘿、骨硬喉等疾患。如党参、黄芪、麦冬,甘草等,常作补气健脾解毒之用。如滑石、薏苡仁、淡竹叶、茯苓等,常用于去湿利水、安神。如蜂蜜、饴糖、红枣、熟地等,能治贫血、调补脾胃等。如南星、半夏、蚤休、独脚莲、大麻药等,对寒痰凝结、久咳、蛇伤、痈疮疖肿有效。即颜色与功效的关系。在许多药物中,有红、黄、蓝、白、黑等颜色之分,从这些颜色可以识别其功效和用途。红色的药物:通常入心经,有行血、活血、祛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血症。如红花、苏木破瘀力强,为跌打损伤和产后瘀滞之要药;鸡血藤、红枣有活血补血功能,用于贫血有较好的效果。黄色的药物:一般入脾经,有退热止痛、凉血散毒的功能,通常用于治疗各种热性病。如三颗针、虎杖等,可治胃肠炎、肝炎和热疖痈疮等炎症。黄连泻心火,栀子凉心肾,大黄泻肠胃,黄芩除肺热,黄柏凉膀胱,并能消炎除脓,这是众所周知的。蓝色的药物:通常入肝经,有强筋骨、疗虚损、除虚热等作用。白色的药物:多作肺经药,有除烦祛湿和清补肺气的作用。黑色的药物:一般入肾经,有补血、和血的作用。如熟地、苁蓉、黑豆等。如荆芥炭、地榆炭、蒲黄炭、生地炭、血余炭等,对各种内出血和外出血均有良好功效。即形态与功效的关系。根据中药的形态用于防病治病,前人已有一定的经验。如藤本的中药,根、茎中空或有放射状纹理的常作祛风湿,通经络之用,如海风藤、青风藤等。茎节部膨大的中药材多用于治疗骨折和风湿骨痛,如金粟兰科、爵床科、凤仙花科、买麻藤科、青皮木科等植物。茎枝中空具白色髓心的中药材,多有清热除烦和通乳利尿作用,如通草、灯草等。具刺、毛的中药材,多属温性、常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两面针、搜山虎、山花椒等。属菌类的中药材,多数富含蛋白质,大多数的种类有补益祛风作用,如灵芝、石耳、银耳等。即生长环境与效用的关系。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与效用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找出其规律性,除总结前人的丰富经验外,今后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如水生的中药材,多能清热利尿,性偏寒凉,如芦根、三白草、泽泻等。
本文摘自《中药制用经验录》,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
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