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稿 | 厦门改地名到底在创三小?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新闻播报员
和各位阔别已久的陈宝龙
据厦门日报的报道,厦门即将启动不规范地名清理,重点整治“大洋怪重”四类地名。厦门市民叫了十几、二十年的“加州商业广场”“东方巴黎广场”,其实是不规范的“洋”地名、“怪”地名。不只是道路,建筑物、住宅区等地名也不能乱取,“加州”“巴黎”“国际”“世界”“中央”等字眼不能随便取用。
为什么要改名呢?我没看到相关的解释性报道。但作为半个厦门人,我感觉此次的地名整改未免也太过于矫枉过正了。
和各位开个玩笑,如果真按照整改的标准贯彻到底,要将“洋、怪、重”的地名矫正过来的话,那恐怕整个厦门市的行政区名都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改:比如思明区,隐喻思念封建王朝;翔安区,“翔”在网络用语中有不恰当的含义…… 而且,有些商场和地标的名字也需要更改:万象城商场并没有大象,应改为无象城。
听惯了宝龙的玩笑,这件事我觉得还是得严肃点来看。
为什么要改名呢?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培养文化自信,不如说是助长文化自卑。第一,像“雅典”“巴黎”“威尼斯”这样的名字,都是中国人根据“信达雅”的准则翻译过来的,这恰恰说明了汉字的包容与底蕴,又何必要贴上“洋、怪”的标签呢?再者,厦门作为闽南最国际化城市,接轨国际的同时严重忽略了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也导致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很难通过闽南语和闽南文化去建立文化认同,反而是被动地接受着“大城市”里所谓多元的文化冲击。最后的结果,就是会催生出改地名这样的举措——一种意识到祖根文化的缺失,通过转移焦点来完成的有心无力之举。这也就是“文化自卑”的点所在。
所以说如若要厦门市真的有心想要培养群众的文化自信,与其搞什么改地名、删地名的手段,不如先从闽南语的继承和闽南文化的发展关注起,这更具意义,也势必更得民心。
文稿:凌波微步
图片:新浪厦门/凌波微步
排版:飞天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