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琴记,25
2021年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与五个小朋友,还有三位家长,骑行亭林。
上午8:30在颛桥集合,沪闵路与老沪闵路有二个交叉点,颛桥是南端那个,在剪纸公园边上有一个老颛桥汽车站纪念牌,以纪念近百年前的沪闵公路。
3公里后到北桥,有一段时间上海县政府设置在北桥,后来移至莘庄。
从北桥转向西,1.5公里后到马桥文化遗址,就在北松公路边上。马桥文化展示馆前年开始开放,今天是我见到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讲解员很辛苦,平常周末是讲解三场,五一期间要讲解五场,但看得出她很开心。小陶同学和乐乐都报名暑假期间的志愿小讲解员,希望他们到时候能有时间来此一展风采。
从展示馆出来,继续沿北松公路向西,7公里后到车墩。有几位小朋友去影视基地参观过,我们从基地的后面绕过去,这儿有盐铁塘。
二千多年前,在汉昭帝时期,西汉政府曾经召开过“盐铁会议”,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用现代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国家垄断与自由经济的选择。会后由著作郎桓宽将辩论过程和内容编为《盐铁论》,桓宽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豪族桓氏家族的前辈。
上海所在的江东地区,有盐但没有铁,当时最便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水运,因此相当于交通主干道的主水道,一般都取名为盐铁塘,这类水道大部分是人工挖掘的。当近代公路、铁路成为主要得运输方式,盐铁塘失去昔日的繁华,成为众多普通河道之一。
拐到车亭公路往南,向前3公里,是松浦大桥,这是从吴淞口过来第一座可以骑行的黄浦江大桥。松浦大桥的单边引桥约700米,坡度3%,按照国际标准:
0°~0.5°,为平原;
0.5°~2°,为微斜坡;
2°~5°,为缓斜坡;
5°~15°,为斜坡;
15°~35°,为陡坡;
35°~55°,为峭坡;
55°~90°,为垂直壁。
我们骑的算是缓坡,大家都坚持骑了上来,很累,但家长孩子都很开心。
在桥上稍事休息,就放坡下桥,很多骑友对此有深刻体会,你骑上来有多累,冲下去就有多爽,基本都没人愿意捏刹车,因此我得不断提醒小朋友减速、再减速。
下桥后不远是叶榭老街,另外几位家长已经到达亭林镇,我们没有停留,直接过去,再翻过G15跨线桥,来到金山与松江交界处,最后休息一次。
最后4~5公里到亭林镇的一家农家乐,已经点好一桌丰盛的午餐,以及水果,补充水分和能量。
饭后,到亭林镇的古松园简单看一下,有元代杨维桢手植的罗汉松,树龄650年,被称为江南第一松,《上海市古树名木清单》编号0598,一级保护;园内另有一株厚壳树,树龄150年,编号1223,二级保护;以及一口八角井。
杨维桢是浙江诸暨人,出仕后长期生活在松江地区,最后葬在天马山。元末明初,松江地区的经济从盐业为主,转变为农业和商业为主,人口增多,收入增多,文教的需求随之增多,是杨维桢这样的文人,引领了这个转变。到明代中期,松江府的进士、举人数量大增,几乎可与苏州府分庭抗礼。
沿着亭林市河来到顾公广场,这儿是顾野王读书堆的所在。顾野王是南朝时期的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家、文字学家,据说他的《舆地志》就是在这个读书堆写就的。
顾野王的时代,上海地区的一半还在海中,另一小半在湖中,确实出现了陆机陆云顾野王这样的文学大家,但整体来说,还是边远地区,没什么影响力。
然后,骑行队伍分开,二位年纪最小的小朋友和小陶母女,跟我回头骑到叶榭,其他人分头回家。
叶榭从元代开始一直是盐廒所在,就是松江府存储盐的仓库,直到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延续了七百年。
问小陶同学关于谢道韫的故事,她非常熟练地吟诵出:“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女孩子肯定喜欢后一句。
很显然,雪、盐和柳絮有共通之处。之后世上有“吴盐胜雪”的美誉,而洁白、细腻的吴盐就被储存在这个盐廒里。到如今,此地空余盐廒路。
离开叶榭老街,沿着大叶公路向东骑十公里,到萧塘地铁站,小陶母女在这儿坐地铁回去。她们是共享单车骑了50公里,而且速度还不慢,非常了不起!
萧塘站向北4公里到西渡轮渡站,我们三个上了轮渡,二位小朋友依然精神抖擞,看不出多么疲劳的样子。
从闵行渡口上岸,最后15公里骑回家,小李同学开始遭受屁股痛的折磨,看来下次长途骑行应该穿上骑行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