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王道: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运用!【一点资讯】

本 期 导 读

何为王道?《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是指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天下的方法。霸道则反之,是以威势,刑罚治理天下的方法。治国、治病有曲径相通之处。

为什么说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中医的王道之法呢?下面试着从中医两个较具代表性的学派——扶阳学派和温病学派简单地说一说。

扶阳治疗的重点放在中下焦

扶阳学说的兴起从时间上来看在温病学之后。扶阳学派的鼻祖郑钦安生于l824年,卒于1911年,而标志温病学派成熟的二位医家之一的叶天士生于l667年卒于1746年,其所著《温热论》一书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另一位医家吴又可所著的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成书于l642年。

可见从明确提出扶阳理论(郑氏30岁以后)与温病学派的成熟相距200年左右,此200年基本是温病学派一统天下,这一余波至今未平。治病开手即「清热」,使人体阳气受伐,体质转向虚寒体质,200余年的时间使这种体质代代相传,愈演愈烈,这一现象客观上为扶阳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另外,个人认为广义的阳气,即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随着人的道德水准日益下滑、生活习惯的变异,阳虚体质的大量出现抑或是一种必然。故力倡扶阳之法本是纠正时弊之法,当属霸道而非王道,而彭子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乃是中医王道之法。下面就从圆运动的角度来谈谈这两个貌似矛盾的学派。

大家都知道一个完整的圆运动有轴有轮,缺一不可。正如彭子所说:「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医之法,运轴以行轮之法,运轮以复轴之法,轴轮并运之法而已。」

不同的治疗方法,或在圆运动的轴(中气)上用力,或在四维的轮上用力,或轴轮同时用力,虽着力点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不圆的运动复圆,否则就是误治!扶阳着重于圆运动的左升和中气的运转,可以看成是加强生命的原动力。

通过运转中气(包括生下焦水中之火以生中气之法)和重视圆运动的左升(注意是侧重于「升」,并非完全用「升」而不用降),来达到养生和治疗的目的。治疗的重点放在中下焦。

温病学派治疗重心放在上焦

温病学派的治疗着重点在圆运动的右降部分,治疗重心放在上焦。

从这样一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这两个学派的用药特点和治疗疾病的范畴。扶阳由于加强生命的原动力,故能起急危重症,用药量大力宏,常挽命于顷刻。

温病学派主要通过圆运动的右降使生命的圆运动复圆。故用药只宜轻灵活泼,否则极易损伤及人体中下焦阳气,中下焦阳气一伤,生命根基就会动摇。

所以我们可以把圆运动学说当做中医学的一个坐标尺,所有中医学流派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中的都可以在此「圆」中找到位置。不论是扶阳还是清热,都是为了使生命的圆运动复圆。

或是运四维之轮以复圆,或转中气之轴以复圆,或两者并用。但医者唯胸中有「圆」的整体,把圆运动贯穿于疾病诊断、治法、用药的整个过程中才是最高境界。

具体到临床每一个疾病,我们常会发现一种情况,就是同一疾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时甚至是貌似「相反」的治疗思路都能使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好转或治愈。

这是一个长期困扰许多临床医生的问题,也是中医治疗被人误解或攻击的一个软肋。暂且不讨论这些不同治法的远期疗效如何,至少它们都能使生命的圆运动在某个层面、一定程度上、一定的时间内复圆,所以都会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或消失。

但如何使不圆的运动较快的复圆并且长期稳定的运转下来,这正是我们要思考和要做的,而不是短暂的复圆之后旋即又不圆了。

临床案例分享

下面从几个病案,来看一看圆运动在临床的具体运用,有误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1)郭某某,男,42岁。初诊时间:2007年11月12 日。

现病史:心下灼热不适半年,饥时闷痛,常呃酸,自觉病起于去年夏天嗜饮冰饮之后,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两脉滑,左关偏滑大,右关弱,左尺不足。(2007-7-9胃镜检查示:胃体多发溃疡,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辨为:中阳弱,肾水偏枯不能柔木。

方用:党参23g,生白术23g,干姜23g,炙甘草30g,桂枝23g,白芍23g,生姜25g(切),红枣10枚,巴戟天23g。

连服9剂,后5剂加入砂仁l0g,各症不减,且服药后每每出现凌晨4时许腰酸不堪,白天乏力。后更方如下:

桂枝23g,白芍30g,饴糖50g(烊化),党参15g,生白术15g,干姜15g,炙草23g,生姜25g(切),红枣l0枚,巴戟天23g。3剂。

再诊,患者诉仅服l剂,腰酸及胃脘不适等各症若失,诊脉左关滑大之象亦减,再予5剂善后。2008年2月I3日追访,上药服尽后未再见胃脘不适,但未再行胃镜检查。

分析:个人认为,此腰酸应与理中各药过于辛燥耗伤肾水有关(即土能克水),肾水被伤,则厥阴风木失养,疏泄失常,能更进一步耗伤肾水。

圆运动不圆,故见腰酸。后将理中各药量减,加重饴糖、白芍之量,使上焦甲木相火下降,肾水之源在上,津润而通,上水下布,肾水得济,则风木自平,圆运动复圆,腰酸痛等症当除矣。

疲倦乏力亦甲木相火不降所致。此腰酸的出现和消失,用一般内科之理难以解释,但用圆运动之理则很好理解。

(2)苏某某,男,2周2个月,早产儿,体弱易感冒。初诊时间:2007年11月27日。

现病史:口唇舌体溃烂肿痛3天,口气臭秽,大便不通,哭闹不宁,饮食难进,山根部位青筋明显。因是电话求诊故舌脉未诊。

辨为:中气虚弱,心火、相火上炎,不能下降。

方用:黄豆、黑豆、绿豆各30g,浓煎取50ml,入冰糖少许。

连服2剂,不效。后予黄连0.5g,黄芩1g,生大黄l.5g,三药布包,将三豆饮煎成后趁热冲泡上布包三黄1分钟后,即去渣取汁入冰糖少许服用。

上药服1剂,口舌溃烂肿痛大减,饮食能进。上药服后约半小时许解下臭秽大便1次,之后出现水样腹泻3次。

再予下方:生扁豆log,黄豆l0g,炙草6g,生白术6g,茯苓6g,党参8g,阿胶4g(烊化)。加水150ml,文火煎取25~50ml。1剂泻止,各症均除。

分析:此小儿中气虚弱,旋运无力,也难以濡养肝木,致使心相二火不降,火气偏见,运动不圆。本想使用三豆饮,黄豆养中气,黑豆濡养风木,绿豆清降心相二火。

不效后,加用三黄小量快速冲泡去渣,以取其泻心火而不伤中气之意。不想小儿体弱,如此小量寒凉药,仍使其中气受伤,风木疏泄太过,出现泄泻。

后亡羊补牢,用四君子一剂收功。值得一提的是,倘若不读彭子书,是不可能在止泻的方中加入阿胶的。个人认为,能1剂泻止,与方中加入阿胶有很大关系,这里阿胶起到养木息风的作用,风木得养,疏泄正常,不克脾土,圆运动复圆,腹泻则止。曾在多例辨证土虚木旺的儿科病案中使用阿胶息风柔肝,均获佳效。

彭子认为:「阿胶润木气,助收敛,止疏泄,功效无匹。」此言不虚。

不论任何一个中医流派学说,在治疗中过分强调某一种治疗方法和手段,即是彭子所谓「五行偏见」。如过用温动之药,易使木火二气偏见,开手即清热则易使金水二气偏见。

五行一偏见则圆运动不圆,人即病矣!许多中医学家只是善于用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彭于是真正能祛病于无形的中医内家高手。

(0)

相关推荐

  • 排病反应与神气形理论是中医入门的两个关键点

    2019年7月11日 李辛改变了我对中医温病学派的看法,看来温病学派的里面也有非常优秀的医生.其实不论是伤寒学派的六经辨证,还是温病学派的三焦辨证,只要学透了,都能够治好人的病.问题是现在的中西医结合 ...

  • 中医的王道: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运用!

    本  期  导  读 何为王道?<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是指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天下的方法.霸道则反之,是以威势,刑罚治理天下的方法.治国.治病有曲径相通之处. 为什么说圆 ...

  • 中医的王道之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来源:至简文化 作者:李建西[师从李可老先生] 何为王道?<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是指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天下的方法.霸道则反之,是以威势,刑罚治理天下 ...

  • 中医的王道之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何为王道?<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是指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天下的方法.霸道则反之,是以威势,刑罚治理天下的方法.治国.治病有曲径相通之处,为什么说圆运动 ...

  • 李可老中医弟子–李洪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前世今生

    李可老中医弟子–李洪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前世今生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主编:李洪渊老师 网络辅导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一.彭子益简介 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脉的原理 腕上动脉,能诊全身,此扁鹊脉法,非内经脉法,脉者,血中之气也,脉分寸关尺三部,正对腕后高骨为关脉,关上为寸脉,关下为尺脉,寸脉以诊胸上,尺脉以诊脐下,关脉以诊胸脐之间,左以诊左,右以诊右,尺 ...

  •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学习笔记1-2)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以明荣卫病.脏腑病与少阳经病之本体.中篇以尽其蕴.下篇以通其变.所谓本体者,荣卫主表,用汗法治病,脏腑主里,脏用温法,腑用下法治病,少阳经主半表半里,用和法治病是也.凡原文之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药性总结

    中气类 炙草:温补中宫,运输四家,功可回生,性极壅滞. 干姜:温中燥土,降胃升脾,里寒最宜,津亏忌用. 大枣:补中养津,调和营卫,性极横滞,胀满不宜. 生姜:温降肺胃,卫闭最宜,大枣同用,补散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