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谈票友

齐如山

戏界人向来看不起票友,讥他们为羊毛,可是也没什么是非。票友刚一下海,无人不讥笑;但赶唱红了之后,又无人不恭维。按技术的学力说,自然不及科班徒弟学得结实,惟科班徒弟不一定有天才。戏剧乃是艺术,凡是一种艺术,都是不能专靠学力可以成功的。所以钱金福、红眼王四、李永泉等人远不及谭鑫培。其实按学力说,他三人比谭深得多;但是他们天才不够,遂不能成名角。然戏界人对之都很佩服,这叫做重后台不重前台。就以人人知道的富连成而论,说是很出来了几个人才,但由光绪二十七年起(原名喜连成),到民国三十几年止,共有四十四五年的时期,前后所收徒弟恐怕不止一二干人,在这么多人中,才出来了几个人才,这原因就是因为不都是天才的关系。而票友则不然,十之七八,都有天才。倘天才不近乎此,他就不会爱好。倘不爱好,他也就不会学习了。不过他们学得较差,多数都是成人以后才学,而先生教的情形,又不像科班那样严厉,自然就不容易学到水准。然靠其天才成名的人,也很多。比方现在之郝寿臣,自他十几岁,我便跟他很熟。一次与钱金福合演《恶虎村》饰濮、武二人,他一举一动,钱金福就学他,闹得台下大乐。到后台,郝问钱:您怎么跟我开玩笑?钱说:好,人家才学呢不是?这当然是瞧不起他。按技术说,则郝与钱相差不止十倍,也可以说望尘莫及。然郝之天才,则优于钱,故郝能成名角。而钱则永是配角的性质,此足见天才之重要。所以百十年来,北京名角中,票友出身者也占相当的数目。

票友下海的人数很多,兹只把极出名的谈几人。

张二奎,与程长庚齐名。系前清工部都水司经丞,腔调袭明末消初皮黄的旧调,在同光年间可算独创一格。

张子久,系张二奎的车夫,学张二奎,也极出名。

灯笼程,只传其挫,系在廊坊头条胡同学做牛角灯出身,故名。专学程长庚,人谓得其神似。

卢胜奎,原系一下人,然颇通文字,唱工话白,都有独到之处。搭三庆班时,为程长庚之硬助手,全本《三国演义》,即其所编,亦其所导演。

汪笑侬,旗人,原名德克津。拔贡知县,学汪桂芬。一次唱使桂芬听之,桂芬笑其嗓音太窄,于是便以汪笑侬自名,唱腔有独到处。

许荫棠,系齐化门外粮店出身。学张二奎,嗓音洪亮,有张二奎复生之号。

张雨庭,系眼镜店掌柜。学谭鑫培。光绪年间曾挑班,与姜妙香合演。

冰王三,唱老生,系卖冰出身,故名。曾隶四喜班。

王仙舟,学王九龄。

程三,唱老生。

王雨田,唱老生,学谭,常与谭合演。

刘鸿声,卖剪刀出身。

庆四,唱花脸。

穆凤山,唱花脸,学张奎官。

金秀山,学何桂山。

郎德山,学金秀山。

黄润甫,唱花脸。

麻穆子,卖私酒出身。

常子和,唱青衣,光绪年间曾红一时。

郭秀华,唱青衣,恒在永胜奎班。

陈子芳,唱青衣,光绪末叶红极一时,以《富贵神仙》一戏出名。彼时堂会,几永有此戏。

梅竹轩及老旦全子,均唱老旦出名。

龚云甫,玉器行出身。

望儿,唱花旦,亦红一时,系饭馆跑座出身。

德珺如,唱小生,与谭鑫培为亲家。

其余如王幼宸、德建堂、郭仲衡、王又荃、金仲仁、朱琴心、傅小山等,均不弱。

票友这个名词,来源可以说是相当远,且很有历史的关系。清朝入关之初,恐怕人民不服,设法造就了一帮说大鼓书之人,所唱的词句,当然都是替清朝说话。其中的意思,一面是说清朝得天下,是得于李自成等反叛之手,并非夺自明朝;一面是说清朝政治怎样奸,怎样仁慈,将来人民一定享福,比明朝好得多等等。北平尚有存着的这种鼓词。这种说唱之人,最初用的都是乐亭、滦州一带往东北的说书人。因为彼时,山海关内外的交通虽不能畅行,但往关外谋生的内陆人却不少。乐亭一带之人尤多,当然也就有这些技术人员前去,与满洲人混得相当熟,所以就利用了他们。但是只是这一帮人,当然不够应用,于是到北京之后,又设法安设机构,造就这种人才。一面命人编制唱本,一面教人学唱,学好之后,经官场考试及格,每月发给薪水,派往京外各地去唱。凡派出去的时候,每人发给一张龙票,说书人到各县中见知县,将该票呈上,必会受到很客气的招待,吃住一切,都由县中供给。县里并即帮助他,设场说唱,任人来听,听者也不用花钱。

但尽管不用花钱。大家仍不爱听。故每遇说书,必须由知县派人到各处去招集。我为这件事情,问过几位长辈,据他们谈,最初大多数只是说,并不唱,所以名曰大鼓书。间有夹唱者,然也是光唱,没有伴奏的音乐。因大家听着乏味,不感兴趣,所以才商量加上了一个三弦的歌唱,比干唱就难了。所以又把教练人才的机关扩大,立了几处专门教练所,这几处最初也是官立的,后来会说书的人都看着这里边有利可图,乃商请官家,归他们包办,他们自己招收徒弟,教好之后,代向官场报名,考验合格,每月支给薪水。在这里边,包办人当然有利,归他扣几成。各承包处,都由官场发给龙票若干张,以备出外说唱时应用。这种包办处,人都呼为票房。处中所有人员,就都呼为票友。到康熙年间,清朝政府已经稳定,这种机关已不需要,于是就渐渐解散。不解散的,也衰微了。然清末民初之刘宝全、金万昌等等,还都是这种票房的徒弟。我有收藏着的这种票房的公事文件,虽不全,也有一个大概,所以知之较详。他们的徒弟,一辈一辈的名字,每辈都有特排之字,与大族及科班一样,一直到金万昌等,算是最末一辈了。不过康熙以后,他们便都改为卖艺吃饭,不是原来的性质了。

前边所谈票友的来源及情形,虽然不必说他怎样的卑鄙,但也不能说怎样的高尚。何以所有的学者,学了戏之后,便自命为票友呢?为这件事情,我也问过许多人,有人说:有两种原因。一是从前承办票房者,大多数都是旗人,他们看着唱大鼓的机关是国家所创,当然提不到所谓卑鄙,所以就沿用了票房这个名词。二是社会中,这些年来,永远看着演戏是一种下贱的行道,他们虽然喜爱戏剧,而终不愿与戏子为伍,乐得的沿用了“票友”这个名词,以便与职业戏剧家有分别,于是就用到了现在也未曾改。目下若想换一个名词,也真不容易。而且票友这个名词,也不只是贵贱的关系,既是票友,则当然没有生意性质,有人找演戏,须有友谊的关系,或请或求,而不能雇,这种界限,是极分明的。自然这个名词,也就不容易再变换了。再者唱戏的人,名曰票友,从前南方没有,他实始自北京,上海人学之,遂传遍全国。他所以始自北京者,当然是从前大鼓票房的机关,设在北京,而当初用大鼓,作为宣传者,当然尽先在北京附近各州县,所谓天子脚底下者是也。把附近人心稳定住,再往四远推广,这也是当然的程序,未等推行多远,清政府已经稳定。遂未再往远推,所以南方之大鼓,永未发达。既无唱大鼓书之人前往,则当然票友二字,知者太少,所以南方初无“票友”二字也。再者大鼓书最发达者,是山海关里边几处州县,因彼时清朝怕倘有失败,则不能不预备退路,退路有二:一是山海关一条路,一是热河一条路。然热河一路,是秘密性质,山海关一路,是公开的。所以他对于此路的人民,特别要设法使其服从,派往唱大鼓之人特别多,故至今彼处大鼓仍很普遍。

【原载《京剧谈往录三编》作者:齐如山】

(0)

相关推荐

  • 最是难忘说书人

    ♣ 袁占才 梨园旧书三千部,负鼓盲翁正作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有谁没有受过鼓书的熏染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豫西农村,精神比物质还贫,农闲季节没有其他娱乐形式,人们窝在家里,最盼的就是听书,听一次书, ...

  • 「東齋戲谈」金派花脸传承表(含学生、私淑者)

    第一代: 金秀山(何桂山弟子) 第二代: 金少山 金少山(金秀山传,德珺如弟子) 郎德山(金秀山传) 讷绍先(金秀山传,一说外学票友,一说内廷太监) 桂荣元(金秀山传) 郭厚斋(金秀山传) 增长胜(金 ...

  • 鼓书《十送恭喜》

    鼓书《十送恭喜》

  • 年轻时代‖家乡的大鼓书

    家乡的大鼓书 老家的大鼓书,曾经是农村最重要也是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之一. 唱大鼓书的艺人,一般在农闲的时候就会到来,但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某一天,你忽然在村口的大道上,或者在 ...

  • 齐如山谈编剧:剧本如讲义,观众听戏像上课,如此戏园非关门不可

    欲论编戏,须先论戏的原理.当初为什么唱戏呢?是为的自己取乐,因为不但唱的取乐,且听的也很欢迎,所以才有人组织班子,排练戏曲,一来供众人取乐,自己又可取财,以后慢慢的越来越发达,就成了专门的行道了.大致 ...

  • 齐如山谈京剧行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齐如山 齐如山(1875-1962),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民国五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间,与李释戡等为梅兰芳编排新剧,齐为梅编创的 ...

  • 谈一谈票友身上的毛病,不必当真,开心一笑!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文章来自网络,作者不详) 自从03年开始接触京剧以来,陆陆续续接触到了一些票友.也听和看过一些票友唱或演.唱京剧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大家也 ...

  • 齐如山谈《游龙戏凤》

    承润女士雅鉴: 日前你们要演<戏凤>,还到我家来排,为的是让我给你们改正改正.你们这种意思是非常之好的.盖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时时刻刻地研讨进步,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是不能改的.古人所谓&qu ...

  • 齐如山谈京剧与皮影戏:“听说皮簧的皮字,就是皮人影的皮字”

    前时在<畅流>写了一篇关于皮人影戏的文字,末尾有一句说他与国剧很有关系,于是就有友人来问,只好再把他接着谈谈. 有人来问这件事情,或者是有点怀疑,其实我说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专靠书 ...

  • 【侃京剧】 谈一谈票友身上的毛病

        自从03年开始接触京剧以来,陆陆续续接触到了一些票友.也听和看过一些票友唱或演.唱京剧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明白,比如锻炼肺活量.有益身体健康了,能使人心情舒畅了,扩大人际交往了,等等不 ...

  • 齐如山谈名角“跟包的”:以后还不知有什么新花样

    "跟包的"这个名词,早就有.不过据戏界老辈人云,现在与从前的情形,大不一样,明清两朝戏班,都是穿公众的行头,用不着跟包人.咸丰以前,还是如此.因为彼时没有自制行头的人,有的人自己带 ...

  • 齐如山谈戏园广告:荀、尚二党相争,真是好玩

    有清一代,北平戏园演戏,永远不出广告,只戏园门口,有两块牌上书,本园某班准演"吉祥新戏".有的加些广告,也就是在前门两边门洞中,贴一张半张梅红纸的戏报:上边所书,与戏园子门口一样, ...

  • 梁燕:齐如山谈“上下场”

    齐如山对"场上之道"的搜求与整理可谓殚精竭虑, 功莫大焉.1935 年, 他前后出版了<上下场>.<国剧身段谱>.<梅兰芳艺术一斑>等, 专门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