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中的常识
爱心。教育是影响人、改造人、唤醒人的事业,是特殊的群体(未成年人)为对象的活动,因此,受到该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影响,我们教育者要充满爱心,只有真的热爱学生、热爱行业才能做到更好。
专业能力。只有爱心还不能把教育做好,还需要专业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人有父母对学生有爱心,但是父母也不一定能教育好小孩,因此,我们还需要具备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包括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等等,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技能,才能有效的展开教学。
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思想的提高、行为习惯的改变、价值观的确立等都是一项长期努力的结果。如果我们对学生的坏习惯和消极的思维,教育了一两次收效甚微后就泄气或者暴怒,这也是做不好教育的,因为教育是一项慢事业,只有怀着爱心、耐心,并且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反弹有了充足的预期和准备,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耕耘才有收获。对于教师,想要取得教学成就,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而不是一本教案用很多年,一个事例用好多年,一个方法用好多年,必须要不断地精进。在带班的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爱心、洒下汗水,才能带出成效。对于学生,也是需要培养他们刻苦努力的品格,做事、做人,都是如此,不懂付出、只知道索取的人,不可能是被人欢迎的人。有人把教育比作种田,种田来不得半点马虎,犁地、翻地、播种、施肥、除草、农药等所有的工序不能省,不能打折扣,不然到了收获的时候就要歉收了。可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教育者看结果,而不知道在过程上下足功夫,最后只能承受“歉收”的结果。
矛盾特殊性。每一位学生、不同的班级,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无论是教学、还是沟通的过程中,都不能指望一套方案就能搞定,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然后激发学生特有的潜能,才能唤醒其内心的认知。这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爱心,还有不断学习的积累沉淀,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兴趣。一件事只有我们充满了兴趣去做,才能变成自觉主动的行为,学习也是如此。你的课堂只有有趣,才有可能有效,如果很乏味,激发不了学生的任何兴趣,那么你的课就会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就很重要。李镇西老师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们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
如何才能达到“有趣”?方式可以有很多:语言的诙谐风趣,让课堂妙趣横生;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
如何才能达到“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而所谓“学生'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彼此互相讲解知识的过程。因为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多年来我们把这个常识给忘记了,不停地给学生讲,却不让学生讲。于是,知识在我们教师头脑里记得越来越深刻,学生却什么都没记住。而近年来不少学校的老师遵循了这个常识,并利用了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当然就提升了。“有效”当然不只是指成绩提升,但这是一个最重要也最直观的指标。
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多开展教育活动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班级里平时应该多开展。
教育常识还有很多,只要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可和接受的都属于常识范围之内的。教育就需要遵守这样的常识,这样才能返璞归真,荡涤覆盖着教育身上的喧闹,回归教育中的宁静,老师认真上好课,就是教育最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