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本草》起源,唐代名医孟诜的历史地位
社会的主流风气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上行下效。公元618年,唐朝在长安建立。唐高祖李渊视道教始祖老子李耳为祖先,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由此,道教开始得到蓬勃发展,全国上下多以道教为正统。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孟诜(shen)在身为学官的父亲的熏陶下,自小就见识广博,钟爱岐黄之术,精通有关炼丹制药的各种方法。
后来,孟诜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被任命为长乐县尉等,到了唐武后垂拱初年,升迁为专门负责起草诏令的凤阁舍人。一次在凤阁侍郎刘祎之家做客时的玩笑,被武则天随便找了个由头,贬谪到台州担任司马。尽管后来孟诜又被先后升迁为春官侍郎、同州刺史,甚至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但是从长安到台州的任职经历,让孟诜开始冷静地思考长寿与药疗的关系,摒弃炼丹的旧路,重新重视起年轻时老师孙思邈所推崇的食疗养生思想,在食疗方面开辟出一条崭新的路途来。
心若不在了,官衔地位也就成了摆设和形式。唐中宗神龙(公元705-707年)初年,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而且早已厌倦官场是非的孟诜下定决心辞官,受到皇帝恩准后,回到伊阳(今河南汝州)山中居住,继续深入研究食疗方法。
孟诜生平尤其重视各类食药禁忌,提倡稳中求效,晚年因治愈唐睿宗李旦旧疾,睿宗以“孟氏岐黄、余泽百世”之意,赐孟诜中医膳食养生药号“孟余堂”,虽经数次断代,但仍由孟氏后人传承至今,已经入选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余堂的招牌方剂“三宝”和“回春五方”成为中医食治经典,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
在伊阳山居期间,孟诜融会贯通孙思邈所传授的医术,并在侍童的陪伴下,经常深入山中采集中药。回到家里,借助山泉清洗后,按方炮制,悬壶济世。由于医术不俗,医治病人,疗效显著,孟诜和孟余堂的食疗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人们看到孟诜年纪那么大了,还有着壮年人的容貌和力气,就向他请教养生的秘诀。每每至此,孟诜都会笑着说:“要想保养身体,调养性情,必须做到善言不离口,良药不离口。”
随着研究的深入,孟诜发现,在前人所撰的已知文献中,有很多都在强调食疗的重要性。但除此之外,他还没有找到有关指导人们食疗方法的书籍。
于是,孟诜决定系统整理自己所能找到的唐代及以前的食疗经验,同时结合自己此生的实践心得,撰写一部有关食疗的著作,来启迪同道,施惠后人。决心既定,立即实施。就这样,伴着山中的阵阵松涛,淙淙清泉以及婉转的鸟鸣,在耗费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之后,一部辨析食性,论述功能,明确主治,详记用法,鉴别异同,标示禁忌,取名为《补养方》的食疗专著问世。后来,孟诜的弟子张鼎在《补养方》的基础上,补充食物89种,改名为《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在问世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受到当时医家的重视。陈藏器在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所著的《本草拾遗》,就最早引用了《食疗本草》的内容。后来北宋时期,日本人丹波康赖所著《医心方》;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都多处引用《食疗本草的原文》。可以说,《食疗本草》是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孟诜也因此被世人誉为食疗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