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道法自然 ,写意人生 ——乾县籍中书协会员严英先生写意

道法自然,写意人生

——乾县籍中书协会员严英先生写意

2018年腊月二十四五日,时近年关岁末,在乾县原文联主席周海峰老师的推介下,我见到了倾慕已久的严英老先生。先生笔名竹山,号西北老狼,居住在乾县新城小区,这是一处老旧的单元楼。

因为提前约好的,所以一敲门,门便应声而开。进门后,我便被客厅里正对大门的两件制作精湛的木雕工艺品所吸引,一件是如意,一件是“五岳独尊”。

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多呈S形,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如意最早是兵器,后世为了追求攻击力,把如意改做骨朵,因如意最早是兵器,所以如意自带辟邪的效果。如意的材质极为多样,各色玉石、金、银、铜、铁、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等应有尽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如意的样式稍有不同。流传至今的经典样式有三种,天官式如意、灵芝式如意和三镶式如意。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到明清,如意一直是皇宫贵族或者文人墨客的珍藏之物,所不同的是有些人以此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有人以此作为文玩雅器来细细把玩。所以,一直以来如意的收藏,往往同时具有保值增值和祈福纳祥的预期。

五岳独尊是一件以泰山为题材的木雕作品,作品构思巧妙,雕刻精细,“一揽众山小”的意境跃然而出。在先生的博古柜里,还有一件工艺品也是不容忽略的,那就是“一代宗师”——孔圣人的雕像。圣人的那种温文尔雅,端庄大气,足以让我辈文化人顶礼膜拜。在塑像下有一个黑色木盒,这也是让先生爱不释手的一件宝贝。

历史上,一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据说这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开国功臣赵普说的,不管这话真假与否,但足以说明《论语》在我国古代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主办方赠送先生的木盒线装本《论语》足以体现山东人民对先生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木盒子上的题字为孔德成先生。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号达生,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最后一代衍圣公),后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曾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兴大学教授、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等职,是台湾当时少数的世袭官员之一。他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负责参加台北孔庙的祭典。

起初我以为是先生自己购买收藏的,谁知先生告诉我,这些都是他外出参加活动时,主办方赠送的纪念品,如此说来这些工艺品的价值和意义就更显得珍贵了。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首先参观了先生的书法创作室。在书法创作室的西墙上,有先生创作的《心经》条幅。忽然,在堆满笔墨纸砚及书籍的书法桌上,我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奖杯,待我擦拭后仔细一看,吓我一跳,原来是先生2008年参加国际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获奖奖杯(金奖)。看着我有些不解的的目光,先生告诉我这荣誉只属于昨天,不代表今天和明天,更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值得太在意。

但为了客观的评价和认识先生,我还是坚持拍下了部分奖牌证书。并将先生的部分成就摘抄于此:先生创作的《孝道天下》(二十四孝)被中华诗书画报刊社、中华诗书画研究院收编入《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档案》(精编版)一书,并授予先生“百年中国书画艺术名家”资格称号。2018年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一书,并荣获2018年国际书画节百杰奖,由组委会免费宣传至巴黎国际艺术中心等中外文艺机构和媒体。

先生在积极投身书法创作的同时,积极撰写文稿,已发表的作品有《孝道天下》《忍让格言》《正己治家格言》《浅议论书诗四十首》,这些都是先生从生活、工作及书法研习的阅历出发,总结而成的宝贵经验。

除此之外,先生积极参加社会文化事业、公益事业,尽我所能,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累计捐赠作品有:玉树地震南京红十字会捐赠、全国扶贫帮教民政部捐赠、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捐赠(作品在将军岭已入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委员会捐赠(作品“孝道天下”)等。

桌上放着一副砚台,想着像先生这样名望的大家,这砚台必定有些名目。看我盯着他的砚台,先生笑着说道“这个真的不值钱,是个泥的”。我知道砚台,主要是石砚,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

这次,先生不待我发问,就拿出一幅书法作品,录自宋代欧阳修《古瓦砚》“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於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先生笑着对我说,“那日,海峰兄说了你要过来,我就琢磨着送你什么好,今天恰好你问到了,我就送你这副《古瓦砚》与你。”

看着先生桌上古朴典雅的泥砚,看着韵味深长的《古瓦砚》,想想客厅先生手书的“宁静致远”,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心潮澎湃。这《古瓦砚》的创作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二月,时任许州法曹的谢景山赠欧阳修古瓦砚一方,古瓦砚歌一曲,近作诗文三轴。欧阳修接到古瓦砚及诗文后,并作《古瓦砚》,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两人唱和酬答,互相交流思想感情。诗歌由物及人,表现欧阳修人才观。一要有颗惜才的心,不以贵贱论名分,二要有一双识才的眼,不以妍丑嶂目,坚持用其所用的价值标准。

落座以后,在先生的介绍下,我对先生学习书法的历程和他所理解的书法艺术有了更多的理解。先生自幼爱好书法,多年来,虽生活艰辛,但不改初心,临池不辍,先入柳,再学颜、二王、孙过庭,曾受书画大师安鸿翔老师悉心指导,进而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尤为可贵的是,先生在书法创作过程中,能够有所遵从而有所创新,能够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文化人的理解融入书法创作。所以,他的书法创作过程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创新。他的书法创作更多的使用色宣,主要是为了让颜色搭配更趋于和谐,而不是白宣那样虽黑白分明,但略显突兀。关于斗方的落款,他更多的注重中间的留白部分,而不是常规的边角落款,这也是为了追求一种画面的和谐。

那天中午,严英老师请来了周海峰老师,我们三人在乡村面馆共进午餐。吃饭间,我又一次聆听了两位老人关于人生、关于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谆谆教诲。从那天起,我就想着如何刻画记录这一情景,又不想步他人后尘,凝心静思,久久不得其法。与书法,我只是略知皮毛,不能信口开河,拾人牙慧又不是我的喜欢,所以一直就这样搁置着。时至今日,终于在中国写意画的启发,写成这样一般不成体系的文章,聊以自慰的是,个人原创,绝非剽窃,是以回报两位老师的厚爱。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