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魏杨博文丨多元文化视野下看广西雕塑的发展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艺术给广西的本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广西由“边陲”成为“中枢”,由偏远之地成为发展的热土。目前,广西正不断完善对接东盟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交通运输便利,铁路、公路、海路、航空通往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等等国。现在大量西方文化艺术与东盟文化在广西本土不断的交融和撞击,面对机遇与挑在战,我们须以自信平静的心态将我们思路理顺,同时积极展开继承和创新,以将与我们这个时代相符的雕塑艺术发展道路给探索出来。本文就多元化化视野下广西雕塑的发展展开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多元文化;广西雕塑;区域化

左图1 作品《山魂》,作者:黄月新
右图2 作品《动力》,作者:石向东

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外来文化极大的冲击和同化了广西的民族文化与本土文化,之所以在国际艺术大潮中本土文化慢慢失去了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就是引起其所导致的对当代民族文化自身创新性的缺失。从图3和图6可以看出广西当代艺术不断与西方及东盟相互交流融合,如今,广西当代艺术家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中国艺术所面临的一个当代性问题便是怎样能够坚定自身的立场,以一个完整的姿态平等的对话西方艺术。

图3 2019年首届中国广西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

图4 2019年首届中国广西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作品《永无止境》(作者:拉尔方索 

图5 广西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

图6 广西中国-东盟艺术双年展

一、重建本土区域文化

就文化传统来说,此处所说的“重建”并非仅仅只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艺术现代化转型得以成功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对少数民主本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掘的方式来推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1]。在广西当代雕塑的发展进程中,怎样有效合理地对广西本土的特色低于文化予以利用,使之在当代雕塑发展中把最大效能发挥出来,进而将时代精神风貌与当代人的精神诉求等体现出来是我们迫切需要去做的一件事,而其中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究与探讨的一个问题便是其所涉及的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关的地域性问题。

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到现在其独特的地域民俗民风依然保留着,有力的保障了当代广西雕塑艺术的发展。如今,随着对艺术原创性的大力提倡,艺术发展的中心落在了区域化和本土化上,我们要根植传播,并非简单的回归,也不是直接复制和挪用少数民族元素,而是将新意赋予它们,将新的地域文化特色给构建起来。因此,我们在对广西当代雕塑创作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进行探讨时,更应以现代化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创作方法为基础对其继续进行传承和保护,并把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所以,对丰富的民族资源予以合理利用,才能更好的继承与延续民族文化,并将与新时代相符的价值创造出来,从而使社会需要得到满足,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将时代的新活力给焕发出来。

图7 广西三江县侗族三月三活动

图8 广西三江县侗族妇女

图9 广西隆林德峨镇苗族

图10 广西南丹瑶族

二、与时俱进的发展

现当代的雕塑艺术拥有丰富的创作手法和各种不同的形式,但因为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强劲的外来文化极大的冲击了本就处于弱势的广西本土雕塑艺术[2]。如果还是对外来的文化艺术进行抄袭,又或是一味地模仿,势必就会让广西壮文化迷失在当代发展中,民族向心力最终也不复存在,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陷入“失语”的窘境中。但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就将学习外来的文化艺术的需要否认,而应在对外来文化艺术进行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进一步传承与延续本民族文化传统。如今,广西当代雕塑发展的首要课题就是怎样在当代文化中把民族性体现出来,同时让时代感得到彰显。

多元文化视野下,不断涌入的各种艺术同时将挑战与机遇带给了广西民族文化。各国之间的密切交流,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均提供了新的机会给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世界性的整合趋势,让广西当代雕塑一方面需要应对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诉求,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回避不了的挑战。

图11 广西艺术学院数字雕塑工作室

图12 作品《记忆·memory》 作者:覃继刚 创作年代:2004年

图13 作品《象山印象》 作者:周祥 材料:光敏树脂打印 创作年代:2018年

图14 作品《春暖花开》 作者:魏杨博文 创作年代:2019年

广西少数民族和各国在文化上的交流和对话,均存在相互渗透与吸收的情况,这是不可避免的。艺术的公共性让民族认同并非只是固守传统,当然更不是决裂,而是用联系的眼光对过往展开反思与辨别,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基于此,我们就不能拒绝那些将新鲜活力与血液注入到本民族文化中的外来文化,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与接受它们,进而对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认同进行重构。

图15 作品《山那边》 作者:黄善武 创作年代:2014年

图16 作品《苗山遗风》 作者:战丙强 创作年代:2018年

现阶段,是广西当代雕塑在艺术的公共层面上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本土雕塑艺术的外来化”以及“外来雕塑艺术的本土化”,其除了是广西雕塑艺术发展的时代问题,同时也是雕塑彰显时代特色的时代诉求[3]。

结语;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广西雕塑如果想获得更好发展,则必经之路就是面向世界,同世界文化展开有效的对话与交流。如果只是一味地采取封闭式发展和故步自封的态度,那么被时代抛弃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广西当代雕塑艺术怎样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民间,甚至是世界,把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给牢牢抓住,对自身的本土区域化特点进行发展,就一定要站在时代的主流和诉求上思考这个问题。如此,广西雕塑的发展方可立足于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并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其他优秀的艺术文化传统给吸收进来,同时将其在城市雕塑建设中运用,进而将与广西地方特色相符的当代城市雕塑艺术作品给创作出来。

参考文献

[1]刘静. 中国当代雕塑发展演变[J]. 大观周刊, 2012(1):77-77.

[2]刘峻岩, 王莅霞, 郭海霞. 张家口城市雕塑发展对策研究%Study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ity sculpture Zhangjiakou[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4, 000(002):6-9.

[3]雷志福. 试论中国传统雕塑发展[J]. 艺术品鉴, 2015(6).

图17 作品《福寿门》 作者:何镇海
 
 图18 《花竹帽》 毛南族 作者:石向东

图19 《妈勒访天边》 壮族 作者:韦扬锋

图20 作品《壮乡烟云》 壮族 作者:刘宇航
 
 图21 作品《守望》 作者:廖佳宁

图22 作品《曙光》 作者:杨山青

作者简介

魏杨博文

1986年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

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4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2014年毕业后在雕塑系留校任教至今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全国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特约信息员

广西雕塑艺委会副秘书长

广西艺术学院雕塑第一工作室主任

投稿/推广/出版/收藏:133-8118-7142(微信)

 雕 塑 名 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