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考古一座唐朝皇陵,发现了一件特别的文物,至今没找到答案!
在关中十八唐帝陵中,除了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没有被盗墓之外,其他陵墓均遭到盗墓贼的光顾。然而,真正被考古挖掘的陵墓,却只有唐僖宗李儇(xuān)的靖陵。所以,靖陵是唐朝唯一被考古挖掘的皇陵。
在过去历史上,和唐朝其他皇陵一样,靖陵遭遇了多次盗墓,1994年的一次更为丧心病狂,当时一群盗墓贼用炸药将靖陵炸出一个大洞。鉴于靖陵遭到严重破坏,所以1995年就对靖陵进行保护性挖掘。
考古专家打开靖陵之后,可谓是感慨万千,因为整个靖陵的建造粗糙,规模较小,陪葬品较少(不排除丰富的陪葬品被盗墓贼盗取),总得来说还不如盛唐时期的公主坟墓。
更让人奇怪的是,放置唐僖宗棺材的棺床,竟然不是正常制作,而是用了两个人的墓碑改造而成。也就是说,棺床上甚至还有清清楚楚的文字,以至于考古专家轻易就知道了墓碑的主人,即:杨再思和豆卢钦望。
史料上记载,这两人都是武则天时期的重臣,均死于公元709年,而且都获准陪葬乾陵。
为何两个名人的墓碑,会被制作成唐僖宗棺材的棺床?难道唐僖宗痛恨这两人,所以要用棺材压制这两人,或用这两人墓碑陪葬?显然不太说得通,因为唐僖宗死于公元888年,相差了180余年。
更为重要的是,在讲究人死为大入土为安的古代社会,这一种行为非常的不吉利,非常的不可思议。其实,即便一个末代皇帝的陵墓,再怎么匆忙建造,也不至于用别人的墓碑来做棺床,随便在山上开一块粗糙的石头做棺床,也几乎没有一点难度,也比这一举动合乎基本道德。
既然如此,为何唐僖宗的棺床,却要这么做呢?原因可能很简单,结合唐僖宗墓葬情况,综合考虑就能看到四个字,即:人心散了!
唐僖宗时期,唐朝本就逐渐衰弱,国内政局混乱,各地军阀割据,又遇上黄巢起义,导致政局进一步混乱。而且,唐朝后期皇帝,经常由宦官废立,几乎没什么权威性,大家也不把皇帝当一回事。正因如此,唐僖宗死后,大家也无所谓,只是“礼貌性”的安葬一下。
因此,可以想象这么一副图景,27岁的唐僖宗死后,权力中枢压根就不重视,随便指派一些人处理,甚至都忘了制作重要的棺床。结果,等到快要安葬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棺床,于是懒得再去制作,就随手从乾陵那边借了两块墓碑。
试想一下,如果是稍微重视一点,皇帝陵墓重要部分的棺床,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情?说到底,人心散了,大家不把唐朝皇帝看在眼里,可能连工匠们都无所谓,随便糊弄着。
有专家学者看了之后感慨,如果确认这一种猜想,那么就难怪唐朝必亡了,当一个王朝人心散到这种程度,基本上无可救药了。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猜测,具体为何用两个大臣的墓碑做棺床,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所以至今也没能找到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自唐穆宗(795―824)之后的八代唐朝皇帝中,“为宦官所立者七君”,只有一个皇帝不是宦官所立。同样悲剧的是,唐僖宗死后的两个皇帝,虽然不是宦官所立,但废立却由大军阀朱温掌控。可以说,从唐穆宗之后,唐朝皇帝就不再掌握自己命运,人心早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