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在圈子里的人
热,午间雷雨,下午依然潮热
下午坐公交的时候,中途一个中年男人上来,穿着厚厚的外套。
这中年男人我坐公交经常碰到,一年四季都能见到他穿着那件外套。他上车坐在我右侧,隔着走廊。
本来没啥交集。
谁知道他一坐下就开车窗户,开了一大半。
车一动,风啊呼呼地往里吹。
哎呀,我的脖子我的背。虽说天热,但风还是凉的。
我穿着短袖T恤,凉风直往我脖子里钻,右侧背也被吹得发麻。
我左右挪动了一下身子,想引起那个中年男人注意,能主动关上窗户。
没反应。
车过了两站了。我想再坚持坚持,希望他吹一会儿也觉得凉。
还是没反应。
实在没办法,我只好提醒他:麻烦您把窗户关一下吧,好冷的。
我怕我的劲椎病犯了,再成歪脖子。
那人面无表情,不,似乎有些不耐烦地拉了一下玻璃:这会不冷了吧?
我说:谢谢。
我虽然嘴上说谢谢,但是心里觉得他很讨厌。
他为什么穿那么厚?穿得厚说明你冷,你冷你开窗户干嘛。你热你可以脱外脱,干嘛把窗户开那么大,吹别人。
实话说,我其实是反感他的不笑。
哈哈,我是不是小人之心?自己笑,就希望别人也対你笑?
好吧,我错了。
到了办公室,工作中场起来伸懒腰的时候,把这事一说。
尤其描述了那个中年男人的形象,然后报复性地给他定义为:就是个别里科夫。
“哦,哦,哦,我知道,就是那个《套在圈子里的人》”小同事反应很快!
哇咔咔。
反应快归快,但是错大了!
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好不好?
这又是名著的魅力!
我们办公室里从六零后到八零后都读过的名著。
这就是大家都读高中的魅力!聊起来高中时代的课文,都能有共同的话题。
吃个海蛎子,要想起《我的叔叔于勒》里的牡蛎;说起莫泊桑,就会想起羊脂球。
学生时代读过的书,隔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在脑海里还是留下了印记。
我等公交的时候,经常喜欢看对面公交亭里的标语:全民阅读,书香中国。
真喜欢看到全民阅读的情形。
那天,小同事摇着手机兴奋地跟我说:姐,给你提供个素材。
接着就给我微信发了两张照片。原来是她在公交车上拍的两张照片,是两个中学生在公交车上看书。
画面看了真让人欣慰,若我是这俩孩子的妈妈,该有多高兴。
最近看了两部世界名著。勃朗特姐妹的《呼啸山庄》和《简.爱》。
这两部名著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学的时候,每逢假期,老师列的阅读书单里,估计都有。我读没读过都忘了,即使读过,也是基本没有印象了。
至今再读一边,感触颇深。
喜欢里面的人物,更喜欢小说的内容,很纯净,读来像涓涓清流洗涤内心。
我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这两年来读的近代小说,无论中外的,很多内容都太“荤"。我买的那一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里,没有哪部小说不涉及大段情色描写。
记得之前跟一个妈妈聊起来俩人都读过的一部小说,是这两年来很出名的一个日本作家写的,俩人的共同评价是:太黄!.
那个妈妈说,她看了之后,找地方藏了起来,生怕孩子看到拿去看,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跟小同事聊起来学生时代读过的小说,她还能记起来不少,像《钢铁是怎么练成的》《羊皮卷》《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等。
她说当时看这些书的时候,心灵震动很大。带给她的正能量,是现在许许多多鸡汤无法给予的。
现在林林总总的鸡汤,都是碎片化的。
比起整部名著带给人的震动,确实是微不足道。
就像久旱的土地遇到毛毛细雨与倾盆大雨的区别,前者就是轻微的抚皮擦痒,而后者则是彻底饱吸雨水,解决旱情。
日照日报在世界读书日征稿的时候,我写了一篇《陪读的日子,书香为伴》在报上发表,受到朋友们的好评,我开心极了。
在提倡“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年代,闲暇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手捧一本好书,静静地阅读,与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来一次心灵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