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找肥和肥找根,两种施肥方式其实殊途同归

近期连续写了多篇葡萄春季施肥的文章,还是觉得有很多梗讲得不透彻,大家希望的是有一套流程化施肥方案,自己参照执行就可以,可实际生产中施肥方案总要受到土壤条件、栽培模式、生产习惯、还有气候变化的影响。昨天有朋友问到根找肥还是肥找根的问题,很经典,这篇文章咱们讲讲。

根找肥是传统的施肥方式,根系追着肥料生长,在根系够得着的范围内,哪里水肥充足根系就生长到哪里。

随着连续高产,施肥量越来越大,哪里都是肥沃的土壤,所以根系生长是扇形的,慢慢往外扩,直到脚踩实的位置,扩不动了。

后来喂肥多了,土壤质量越来越差,根系也不知道该到哪里找肥了,反正找不到好地方,各种烂根,缺素,奇葩病害层出不穷。

我们每年施底肥,如果都用高质量的有机肥成本太高。如果用实惠的土杂肥就不敢离根系太近,怕发酵不彻底烧根。没办法只能让底肥位置远离根系,而根部周围的土壤环境确实不乐观,根系经常到坐住果依然长不到施底肥的位置。各种改良土壤的手段层出不穷,可是,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肥找根是滴灌普遍使用后才被提到的,沿着根系的外沿集中施肥。

这对施肥质量要求较高,很多朋友理解的施肥质量就是肥料质量,这不准确,连续的高质量的化学肥料集中供应必然会引起局部土壤环境恶化,这让施肥很难被有效吸收。有机质养活微生物,微生物分解化学元素,这不是理论,是吃亏多了才知道的痛

土壤改良在肥找根的前提下,可以先改局部,我们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护根肥让新根周围的有机质大幅度提升,就会养活更多的微生物菌群,后期连续冲施化肥时,微生物就招呼亲戚朋友加班加点把化肥分解加工成有机营养。当新根长到底肥位置的时候,一切迎刃而解。

同时还需要找准施肥位置,扒根看这办法挺准,我们常用的是掌控根系生长,通过护根肥诱导根系生长在同一条直线上。

液体有机质沿着这条线滴灌也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但成本确实高。

肥料在土壤中的移动、加工和存储

葡萄吸收肥料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根找肥或者肥找根,微生物把大分子有机质和化学肥料加工成小分子,然后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扩散和质流两种方式随着水移动。

扩散就是从高营养区域向低营养区域流动,沙土地扩散比较多,所以更容易诱导葡萄生出大白根。

质流就是通过蒸腾从下向上移动,黏土地质流比较多,所以根系只要弯弯扭扭生出豆芽根,方便拦截随蒸腾上升的营养物质就可以了。

短期内吸收不了的营养物质往往会沉积在土壤中,这就需要另一批微生物去分解和加工,把他们加工成方便面,随时可以使用,我们称这些加工好的营养为腐殖质。腐殖质的多少是判断土壤是否肥沃的标准。

殊途同归,其实不难

我们把有机肥,化肥看成是粮食和蔬菜,那么加工好的小分子营养就是饭菜,而短期内吃不了被存起来的饭菜就是方便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在新根生长的路上有所安排总不会错。

1.早春生根需要营养,但没有时间和温度慢慢做饭,所以方便面+简单饭菜是合理而实惠的。

早春的根找肥就是用护根肥,让充分发酵的粮食原料的有机肥菌肥来满足葡萄的营养需求,这是简单饭菜

早春的肥找根就是沿着根系冲施或者滴灌营养物质,如果没有足量微生物做饭,就要更多的使用方便面了

2. 底肥距离根系较远,新根一时半会儿够不着,所以可以存粮食和蔬菜,然后厨师慢慢做饭,当新根长到这里的时候,饭菜就熟了。

此时新根有护根肥的保驾护航,会顺利到达底肥位置,这也算根找肥

滴灌带随着新根的生长慢慢向外挪,这就是肥找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