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国登顶,还是珠峰生死恋——《攀登者》
《攀登者》是由李仁港执导,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龙友情出演的剧情冒险电影 。
影片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局长看完电影《攀登者》,出影院后心里最大的感受,用一个词形容是——震撼。
震撼于自然力量的无穷,震撼于人在自然之前的渺小,震撼于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气、征服自然的决心,也为国人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和荣誉的精神所感动。
如果说战争片是人和人之间的对抗,那么攀登者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对抗。人类本身在自然面前其实是无比渺小的,人类面对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其实说白了就是蚍蜉撼大树;但是人类又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他懂得对抗、奋斗、争取、前进和征服。
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或许现在的人可能会说,不过是一个珠峰登顶罢了,看看现如今,登顶珠峰多容易,一天就能有百余人。况且就是爬个山而已,至于这么感动这么震撼么?对于这样的人无话可说。现如今的珠峰登顶,又怎能和60年前的珠峰登顶相提并论?
当年的珠峰登顶,是我国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又处在边界的位置,外国人一直对此虎视眈眈,企图窃据。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谁最先到达一片无主之地,谁就拥有这领土的主权。英国、印度一直对中国的西藏虎视眈眈。
早在1921年至1938年这17年间,英国人就对珠穆朗玛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曾先后7次尝试攀登珠峰,均以失败告终。英国人为此放弃并且扬言:人类从北坡登顶珠峰是不可能的!从英国人到印度人……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特别是1953年5月29日,尼泊尔人丹增·诺盖和新西兰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第一次从南坡登顶珠峰,完成了人类首次珠峰登顶。
当时的尼泊尔是印度的附属国,印度人为此叫嚣:中国人从来没有登顶珠峰,它凭什么是属于你们中国的?多令人感到尴尬、耻辱。所以登顶珠峰已经不仅仅是人类和自然的对抗,它更多的关系到中国主权和民族尊严。为此,新中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筹备、资源、机械设备、人力,乃至生命……
影片开头以女气象学家徐缨为视角,向我们讲述了1960年中国队员首登珠峰顶的故事。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然而,却因为登顶过程中突如其来的雪崩和意外,老队长牺牲、方五洲临危受命继任队长,带领剩余的人继续登顶,却因为救曲松林,而在摄像机和人之间选择了后者,导致最后他们登顶的时刻没有了360°摄影影像资料的印证,登顶不被国际所接受,而成为他们心中的耻辱和不甘,登山队就此解散,而方五洲和曲松林之间也因此有了隔阂和间隙……
15年之后,国家重组登山队,登山队老队员再聚首,新一代登山队员的加入、更新的机器设备、更多的技术支持,他们开始了再一次的登顶冲锋……
电影故事的脉络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清晰的:历经艰难初登峰顶——荣誉归来——因摄像机丢落缺少影像资料的印证,导致不被国际认可的转折——老登山队解散,一夕打入尘埃——15年后再聚首,带领又一代的登山队员登顶冲刺……
人物之间的冲突处理的也是比较好的:曲松林当年因为摄影机被丢弃而耿耿于怀,愧疚和过失导致他对方五洲一直心有隔阂,哪怕是多年以后登山队重组,他也是对着担任摄影师的李国梁一再强调,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摄影机。
就这一句话,也为后来李国梁生死之际,选择放弃生命,保住摄影机留下了引子。然而当李国梁牺牲之后,曲松林才恍然醒悟,他错了,错的彻底。他记得了过失记得了愧疚,却忘记了责任忘记了担当。一朝醒悟,尽释前嫌。
方五洲(吴京)和曲松林(张译)之间的戏份,人物立体感、情节冲突感展现十足,或者是开始初登峰顶时候的合作无间、一人甘做人梯一人脱鞋赤脚上阵的毅然;
或者是三人荣誉而归之后,却得知缺少影像而不被国际认可时候那一刻的心痛、后悔、愧疚、自责;
多年以后登山队再聚首,和兄弟的拥抱,对“领导”的客套式握手;
三人喝酒时候一句一句的我敬你,却是“不敬”;
新登山队训练的分歧、冲锋登顶的意见冲突;乃至最后恍然醒悟后的流泪拥抱,悔痛,到最后的再次合作无间……
举手投足都是戏,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将人物之间的感情、冲突展现的淋漓尽致。
说完故事脉络,我们来说说场景和演员。
话说在电影预告片正式出来之前,我就已经将它纳入必看影片的行列。
无他,这样一个题材,这样的投资,这样一班好演员,但凡只要心里有一点敬畏,都应该是封神之作。
何况,还有吴京。
有句俏皮话是这样说的:吴京出品,必属精品。事实上荧屏上的吴京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几次的登峰,各种突发的状况,雪崩、暴风雪、滚落的巨石、雪缝深渊裂隙……哪怕是置身大屏幕之前,你也能很好地感受到那个场景下那个环境给人带来的压迫感、震惊、害怕、恐惧。我甚至暗自庆幸幸好这部电影不是3D,否则可能就当场吓出尖叫了。
身临其境的压迫感,影中人物的果决和矫健敏捷的身手,展现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动作戏有些偏武侠了,不过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谁让我先爱阿飞,后爱战狼呢。力挽狂澜也算是可以接受的设定。珠峰战狼就珠峰战狼吧,至少不是珠峰阿飞……
剩下的就是几对人物之间的感情线可能是这部电影让人…不知道该如何说好的原因之一。
这片上映后,口碑……很复杂。
复杂就复杂在这感情线上了。
方五洲和徐缨、李国梁和黑玫瑰,还有杨光和赵医生(这两个人我是真的不知道是不是一对CP),影中的男女感情线,处理的就不是很恰当。
并不是说在这样一部回顾人类壮举、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题材电影里出现男女之间的感情线不好,而是说,你得看一部电影里什么是主次、什么是轻重、什么是缓急。
感情线处理的好,就是锦上添花;处理的不好,那便是瑕疵了。方五洲和徐缨,前期的感情线OK,但是到了后面,尤其是最后冲锋登顶的时候,所有人在等待指示冲锋,然而这两人在互相告白……
说实话当时看得我心头一梗。
“卧槽”差点脱口而出——这个时刻来这么一出场面,导演你是认真的么认真的么认真的么??!
明明是为了祖国荣誉为了领土权利而战而冲锋登顶,好嘛!关键时刻你来这么一出,不知道前情的还以为人家是攀越峰顶深情告白,演的是珠峰生死恋呢……
导演编剧您就不能缓缓,让他们登顶成功回营地了见面再来一出深情告白不好么?!这时候来这么一出,您这不是让男女感情强抢了爱国情怀的目光么?还是导演您心里压根就不信家国情怀、民族大义?
李国梁和黑玫瑰,大概有点那么类似于一见钟情吧。
我后来翻过电影剧照,好像这两个人有的镜头被删减了吧,所以可能大家看起来觉得有些不大流畅,特别是李国梁牺牲后,黑玫瑰带着李国梁的遗愿最后和队伍一起成功登顶。
这个我真的觉得非常尴尬。非常非常尴尬。
黑牡丹(曲尼次仁)的原型则是中国首位登上珠峰的女队员潘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在1963年春节与无锡籍队友邓嘉善喜结良缘。
片中黑玫瑰和李国梁(井柏然)的爱情故事,就算是为了艺术虚构,这虚构也够够的了。
导演能别这么黑女性么?
人家是女英雄,不是掐表帮男人作弊的恋爱脑。
杨光和赵医生,这俩的感情线我就不说了,因为我也是真的没咋看懂他们俩之间到底能不能算一对儿CP。
杨光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夏伯渝。
1975年,夏伯渝第一次攀登珠峰时,把睡袋让给一位丢失睡袋的藏族同胞,导致自己冻伤,双小腿被截肢。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夏伯渝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依靠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老人家今年还参加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就算历经磨难,也精神矍铄。
但是导演你告诉我,故事开头是以徐缨的视角来讲述开始的,到最后你给我来这么一个老年杨光一边回忆往事感慨,一边和其他人一起轻轻松松攀顶……
导演我想再次问你你告诉我你是认真的么??!
还是导演你觉得是成龙大哥演的老年杨光,所以就算是珠穆朗玛峰也如履平地了?
你开头一个人视角讲述结尾给我换了一个人视角讲述扯歪了基本思路线也就算了,但你整部电影不是为了讲述那一代人国人为了攀登珠峰而付出无数代价、历经艰辛终于成功的故事么??
你结尾来这么一出,狗尾续貂我都不好意思说,就是莫名其妙吧??强行转折、强行回忆感慨、扭开视角,最后,理所当然的尴尬了。以至于我最后看到结尾彩蛋的时候,差点恍神以为是影院放错了片……
一部好好的宣扬爱国情怀和拼搏奋斗精神的题材电影,在最后,给神奇的转折了成了尾上添尴尬,我只想说,能做到这样,导演和编剧您二位其实也挺牛的不是么?然后本着好奇宝宝的心态去某度了一下导儿,好了,我绝对不是鄙夷,真的不是,我明明是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所以总结一句话,嗯,真的,这部电影,题材拯救、演员演技加持,至于其他的,那什么,各位看官,为了减少心塞塞,咱忽视吧。
希望这个题材能有导演重拍。
宝贝们想让局长评论什么片子,可以留言哦。
【原创声明:本文为微信公众号“今天娱乐调查局”(ID:We_Today) 独家原创,欢迎转发到朋友圈,但严禁任何形式无授权转载到其他平台,发现必追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