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花架子,也不要空屋子
程文忠
我认为教育科研的本质是促进思考。因为教育科研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所以研究也好,探索也好,解决也好,都是伴随或者说是依赖思考的。也可以说,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科研。
我了解到一些学校有很多课题,很多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做得深入,或者说工作状态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大家还是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美其名曰在从事教育科研,实际对学校、对老师一点提高也没有。这样的教育科研就完全没有意义,要么是花架子,要么是空屋子。
所以从思考的角度讲,我赞同中小学老师从事一些课题研究,也可以学习一些研究的方法,讲究一些格式和步骤,但如果为了课题而课题,自己没有认真思考,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做一些格式化而毫无见地和新意的东西,那就完全没有从事课题研究的必要。
毛泽东同志讲过:“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作为教师尤其应该如此。中小学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既有一般的规律和原理,同时更具有很强的生成性,教师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时刻处于紧张的思考状态,即思考我们教育工作如何做更科学,如何做更合理,如何做更有效。
如果一个教育者进入了思考的层面,也就无所谓课题不课题了,如果一个教师承担了课题而没有进入思考层面,那么课题报告是官样的,过程也是格式化的,那是盲目跟风赶时髦,而这种现象在实际中又是很多的。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最为重要的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因为思考,你就必须读书和学习;因为思考,你就必然要记录和写作;因为思考,你就会实践和探索;而因为思考,你其实就在做研究性的工作。因此,我最提倡中小学教师写教育日记。
因为在我们身边每天甚至每时都在发生教育事件,从教科研的角度讲就是一些值得研究的现象和课题,这些事件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值得我们琢磨。老师把它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就是很好的“实践教育学”成果。至于有没有一个格式化的课题表格或是其他形式,是并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