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文馆‖张宏泽《读《傻瓜维特》后感》评析
读《傻瓜维特》后感 4.6班 张宏泽
今天我读了《傻瓜维特》这本书,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①
其中有一部分使我感触很深②,维特他们班的班主任给他们发了一张IQ测试题。维特的同学说:“哈哈,维特又要破全校最低分的记录了”。因为维特的智商是全校最低的③,所以其他同学的(们)嘲笑维特,还给他起外号叫低能儿(“低能儿”)。我在这知道了(开始反思:)不(尽)管别的同学比你笨比你傻,但也不要嘲笑他,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④
还有一部分使我感悟很深⑤。同学们在舞蹈房练,⑥有一些同学回教室了,还有一些同学在整理乐器。老师给回来的同学说⑦:“你们是A组,没回来的是B组。”老师给他们看了4条线,然后问大家:“第一条线的长度和其他三条线的长度一样的是A线、B线还是C线,(?)” (其他三条线中A线、B线还是C线,的长度是一样的?)”A组的同学都回答是B线,老师说对了。B组的同学回来了,老师也让他们选,B组同学也都选了B线,但是A组的同学(根据老师的安排故意)妨碍(误导)B组,最后B组又选择了A线。从这件事上我知道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自信。
(还有一部分使我感悟很深,并禁不住联想到我们在学校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次同学们在舞蹈房做练习,有一些同学回教室了,还有一些同学在整理乐器。教室里,老师给回来的同学说:“你们是A组,没回来的是B组。我们随机分组做个小测验。”老师给他们看了4条线,然后问大家:“其他三条线中和第一条线的长度一样的是:A线、B线还是C线?”A组的同学都回答是B线,老师说对了。B组的同学回来了,老师也让他们选,B组同学也都选了B线,但是A组的同学根据老师的安排故意误导B组,最后B组又选择了A线。从这件事上我知道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自信。)
想成为一个高智商的人,⑧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的成绩都非常好还不够,还要有自信,没有自信必将干不了大事⑨
评析:先介绍一个背景,本文小作者的母亲给我留言:“这本书他没看完,就看了40页,书就被收回了”——原来是参加一次阅读活动的“试用课”,舔了舔鱼饵罢了,呵呵。我们说“好诗不厌百回读”,要写读后感的话,好书也要通读、精读两回才成呢。而现在他这种情况恰恰是考场给材料作文的节奏,所以我们正好当做给材料作文的一个案例来评析。
一、学生作文一般分“开头、中间、结尾”三大段落,本文文体风格倒是明确的,首尾各一个小自然段,中间主体两个大自然段,比较均衡、合理。
二、开头,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好。但是,联系全文,会发现一个问题,句①“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实际上不是学到知识,而是触发两个感慨。要知道,开头的作用是点题,开头指点到哪里下面展开的方向就要在哪里,否则就是“跑题”了(当然,如果开头没有照应题目则更是跑题)。
三、主体,两个自然段并列写了两个感想。句②“其中有一部分使我感触很深”和句⑤“还有一部分使我感悟很深”分别是这两个自然段的首句,也很好,句式统一,同样是开门见山,清晰明白。但是,袁老师的性格是要对孩子有实质的帮助,所以要具体做批评。
1、句③“维特他们班的班主任给他们发了一张IQ测试题。维特的同学说:“哈哈,维特又要破全校最低分的记录了”。因为维特的智商是全校最低的。”这里有逻辑错误:没有做IQ测试之前凭什么说“维特的智商是全校最低的”?这是读书不细致所致。
2、句④“我在这知道了(开始反思:)不管别的同学比你笨比你傻,但也不要嘲笑他,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你“知道了”?知道是阅读书籍的直接结果,但是那本书上恰恰没有这个说法,所以只能是你的一个反思。
3、句⑥“舞蹈房练,”练什么?句子成分不全。
4、句⑦“老师给回来的同学说”时间、地点、人物,最好交代清楚一点,给人感觉上一个接受的空间。
5、整个第三自然段的叙述都有不太清晰的细节,我在尽量不改变原文的情况下,重新写了一遍。请参考。
四、结尾,不好。我们说结尾要“合题”,或者说要照应开头,尽管本文开头跑题,但是中间主体部分还是清晰的,明明是写了两个感触、感悟,可是为什么句⑨“没有自信必将干不了大事。”只有这一个感悟?另外一个感触到哪里去了?这又是一种“跑题”。
最后,还有一个常识性的小失误,句⑧“想成为一个高智商的人”这个问题有些“小复杂”,因为根据智商的定义,它的七项能力不是“想有就有”的,跟你自己的努力有关系,跟你爸妈的努力也有关系——有点乱,不讨论了。换个说法:“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