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未熟
要不是这几天接连感冒,朋友从上海寄来的一箱白酒,早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可能是抽烟的缘故,嗓子也不太好,咳嗽的厉害,连续几天戒酒戒烟,食欲也不太好,昨天在菜场买了半只西瓜,放在冰箱里,还没来得及吃上几口。
这周刚从郑州出差回来,第三天郑州就爆发了千年不遇的大雨灾害,就在庆幸之余,南京的疫情又不偏不倚的爆发了,正是多灾多难的七月,又是酷暑,吹空调热感冒很容易发生的。暑假,老婆带着孩子回了老家,晚上回到家中,简单收拾了一下,小区群里各种信息,发现一个最近的地方,可以做核酸检测。
昨天晚上,从书架上拿了一本美国人写在中国寻路的《空谷幽兰》,老早之前就已经买了的书,竟然忘记读了。这样的情况,在书架上的例子,还有许多。我第一次读到终南山,还是初中的时候看金庸的《神雕侠侣》,还有几年前读过的《终南山密码》。
记得在以前的文章里,我有研究过关于隐士与宅男。比如以隐士著称的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比如王维,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隐居生活,把隐居当成艺术,又把艺术当成隐居。
事实上,在我们无数次遇到生命里未知的东西,就像西藏有一句谚语: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来世哪一个先到来。
尤其是疫情爆发这两年不到的时间,很多人心理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开始变得焦虑,事业的不顺心,生意的平平淡淡,家庭生活的杂乱无章。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隐士。譬如,我的理解,在遇到国家灾难的日子里,好比疫情也好比天灾,做不了别的事情的人,可以好好的隐匿下来,认真的修行。
我们这个时代,是找不到隐士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真正的隐士,是那种心存慧根,得道修仙的人。置身滚滚红尘,似乎离道很远,事实上,有谁能真正懂?多数人会一笑了之,当成笑话而已。
这个月上旬,连续去了河南两次,一次和两位兄弟去旅游,一次算是出差。一直听黎明说“只有河南”景区,倒没觉得什么,备不住一次次给宣传,实际上,他们也一次没去过。
除了现场的包装让人震撼之外,当天户外气温高达38度左右,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追剧,最后一场《李家村》,真是强烈推荐,王朝歌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的话剧代入感极强,而且沉浸式的走拍,每个人身边都是舞台。
原谅我泪点低到极致,当天回到酒店,写了一堆的文字,也没有勇气发出来。倒不说感悟到了什么,或者学习到了什么,在这样的场景里,我们有着更多的是对生活爱与珍惜,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家,晚上给妻子说关于“只有河南”景区里听到的各种故事,阿佑和阿瑆要是再大一些,可以带兄妹俩一起去看一看。我们对于岁月的理解,源自于认知,他们对于岁月的理解,不希望变成口耳相传。事实上我也无法理解,饥荒真正的样子,周末回到丈人家,请教老丈人。他说,没有经历过,是没办法理解的。
其实,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这是一个不能不说的地方。几年前在这里待过一年多的时间,阿佑也跟着生活过一段时间。要知道,我们并不了解我们身处的岁月和时代,回望也不仅仅是为了追忆或守旧,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想起“只有河南”中的一句台词:就是这里吧。
我也记下了,《李家村》剧结尾的台词:恁走吧,忘了我们吧,过你们的好日子去吧。
往年暑假,妻子和孩子们都回家的时候,我总会去楼下的东北水饺店,点一瓶二锅头,两斤饺子,点盘凉菜。饭店老板见到我,每年都会说:老婆孩子回老家了?
今年暑假还没有去,出了几趟差,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会班,再加上这几天轻微感冒,身体不太利索,酒沾的少了。刚在排队做核酸的时候,和阿瑆视频,几天没见,感觉长大了许多。爷爷自从退休之后,每天除了打乒乓球,暑假便会给阿佑补习功课。看到两个孩子开心的成长,心里越发感到坦然和欣慰。
人总是要把心沉下来,过一段宁静的日子。但凡有意义的事情,都不会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