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三江风雨桥

  从桂林到三江坐动车只要一个小时,但三江火车站距县城还有20公里,公交车约20分钟一趟。有很多拉客的私家车20元进城,我没坐,在游客中心和接待大叔侃了一会儿大山,了解一下景点和交通。

在2010年左右好像全国市县都在忙活"创世界之最",三江也搞了几个标志性建筑,一是木结构"鸟巢",上演大型侗族爱情故事《坐妹》;二是在县中心广场上建座侗家鼓楼;三是浔江上的仿古风雨桥;四是在江边弄个翘脚楼商业步行街,取名"月亮街"。后来发现很多各地到三江两日游的旅行团就是这几个景点,外加一个新建的"侗家古寨",表演一些民俗和歌舞,而真正的古寨和程阳风雨桥根本就没去。

三江风雨桥

全长360多米,有七个桥亭,中间是机动车道,两边是人行道,是火车站到县城的必经之路。新桥很有古味,夜间的灯火也很漂亮。

三江县城主马路,我住的酒店就在这条街上。

  酒店附近有条老街叫作"油茶街",是新修的"老门脸",老味已经消失殆尽。三江建于宋是老镇,原来有很多特色街景都没有保留下来。

  侗家人喜欢喝油茶已有千年历史,因为居住在高山区,油茶有御寒和生津提神的作用。

查百度: 1、油茶是将阴米(糯米蒸成饭后再阴干)放在油锅里炸成米花。2、放一把黏米在锅里炒焦,加入茶叶炒片刻就加入水煮开,过滤后就是茶水。3、将茶水里加米花,葱花,姜丝,花生,黄豆,芝麻,蔬菜,红薯。另有配菜: 猪肝,粉肠,瘦肉,虾米,酸鱼和酸肉等。

看照片就知道现在的油茶都跑了味,商家为求利,传统也就失传了。

中心广场上有个唯一保留下来的老亭子。

  广场高处的鼓楼是2010年新建,40多米高,有27层瓦檐,呈金子塔形。

  从鼓楼后面下山就是翘脚楼的步行街,当时下山阶梯因维修关闭,很扫兴。我不想再绕道(很远),就钻过黄色示警带顺着陡坡出溜下来了。

  月亮街修建还不到十年就冷冷清清,翘脚楼多为酒店和餐馆,人气不旺。好像中国没什么百年大计工程,都是十年八年的豆腐渣,这样重建比较容易,跟形式也容易,县长市长创功建业容易,大城小镇换新颜也容易。古迹没有,新颜不断也是一种延续方式。

  三江县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三江”得名于榕江、浔江与苗江,只有浔江从三江县城内川流而过。从山顶看浔江静谧蜿蜒,宛如画境。

  我沿着浔江边走了很长一段路,这里曾有过古朴静好的岁月,有过人为打造的繁华,现在一切又回归到最初的起点。但是,十年的劣质建筑都在裂开和坍塌,最初的"美"都成为对"打造景观"的控诉。

  按照网上攻略,在三江搭乘2 路公交车大约40分钟到程阳。我没在古寨大道口下车,一直做到寨子后面的一条土道口,顺着小路下坡,过小桥就进了寨子(省了100元钱门票)。😜

  从程阳八寨的尾部可见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我沿着古亭前的便桥一直走到寨内。

  远处程阳八寨被河水环绕,翘脚楼被袅袅薄雾包围着,与山峦融为一体。

  横跨在林溪河上的程阳桥又叫永济桥,建于1916年,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

  站在风雨桥上可倚栏望景,可指点江山。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可能就在竹楼上看你,说不定就邂逅了一段美丽爱情!

  因为过往行人能够在这里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它还有一个好听的称呼,就是"侗家花轿"!

程阳风雨桥分为下、中、上三部分: 五座巨大的青石墩拖起横竖交错的杉木桥基,使桥身受力更均衡;木结构的桥身犹如长长的游廓,两旁设栏杆和长凳,依栏可见林溪河蜿蜒流过;游廊上建有五个八角形的桥亭,桥檐瓦梁的末端都塑有檐玲,呈丹凤朝阳或鲤鱼跳滩等吉祥图案;棚顶盖有严实的灰白瓦片,一层一层点缀极雅致。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全用卯榫嵌合,外露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的桐油。

  1965年郭沫若曾到些一游,为程阳桥题名,还赋诗盛赞:

艳说林溪风雨桥,

桥长廿丈四寻高。

重瓴联阁怡神巧,

列砥横流入望遥。

竹木一身坚胜铁,

茶林万载茁新苗。

何时得上三江道 ,

学把犁锄事体劳。

  走过风雨桥就是程阳八寨,是头尾相连的八个侗寨,林溪河就从这八个寨子穿流而过。每个寨子都有一个鼓楼,同寨的居民都住在鼓楼周围,形成一个个壮观的侗家建筑群。

  走进老街,在一个侗家小馆吃的竹筒饭,后来又尝了用鸡鸭汤煮的糯米粥,撒些葱花、薄荷,别具风味。用手机拍了很多特色民俗,后来不小心都清掉了,很遗憾。

位于岩寨和平寨交界处的合龙桥

  合龙桥始建于1814年,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曾被洪水冲毁三次,现桥为1941年修复,桥长42.8米,宽3.78米。

  桥廊供行人避雨休息和村民聚会,桥内顶部的木板刻满侗寨建桥以来作出贡献者名单,包括各种活动、修建、庆典、祭祀、升学等。

八寨其一的"寨门"

  这种翘脚楼都有七八十年历史,同族人都住在一座翘脚楼内,能住几十户人家。

  楼下有五六个妇女在编绳子,就是右边背篓用的带子。编织是侗家女人都会的手工,能编织出很多花样,过去用在生活中,现在成为赚取经济来源的一部分。

  现今侗家四十多岁以上的男女仍是穿这种自织土布衣服,多为蓝色、黑色,没有衣领的大襟衣服,在侗家看来黑色代表负重、神秘、勇敢。

  岩寨鼓楼。一般而言,鼓楼周围聚居一个家族或宗支,以前叫做“堂卡”或“堂瓦”。“堂”是场所之意,“卡”或“瓦”是众人的意思。就是“众人说话或议事的地方”。鼓楼是侗族村寨祭祀、议事、迎宾、庆典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传承着侗族的传统文化,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

侗家的"土地庙"

  沿着林溪河有大小几座风雨桥,风雨桥是寨子里最热闹的地方,人们喜欢三三两两相约在风雨桥上扯家常,风雨桥也就成为各宗支的厅堂。

  万寿桥,原建于1920年,是进岩寨的必经之路,因常年被洪水冲击,严重受损,1986年重新修复。桥上设有一座神台,供寨民烧香祈福。

  岩寨三面环山,一面为林溪河,山上有小溪穿寨而过汇入林溪河。寨内都是石板或卵石道通往各家各户,街巷极狭窄。

岩寨鼓楼

鼓楼内是老人的娱乐场所

  大戏台,寨内的歌舞表演和长街宴都在这里进行。

  古寨和造型独特的风雨桥极富民族气质,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它在人们的喧闹声中不动声色的老去,老的隐秘。当我们发现它褪尽铅华,成为古桥时,却不知它已在这条林溪河上经历了多少风雨岁月,也不知它那沉重的色泽里隐藏了多少沧桑、悲悯和苦难。

  三江“侗乡鸟巢”剧场,每晚八点演出《坐妹》。《坐妹》主要介绍了侗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婚恋文化、服饰文化和耶歌文化,结合舞美及现代声光科技,属于大众化的民间艺术表演。

演出共四幕

一更:走姑娘

二更:闹姑娘

三更:坐妹

四更:破晓之喜

  《坐妹》实属一部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之后的景点跟风之作,水准不高。我是因晚上无事,为消磨时间而来,感觉消磨的不值。真是不看《坐妹》会后悔,看了《坐妹》更后悔。

  三天两晚我在三江没停过脚步,我也最喜欢以走路的方式认知世界,我的旅行就是到处游走,遇见不同的事物,看到不同的风景。所有美好的、震惊的、奇遇的、难忘的地方和事物,都想牢牢记住它们。但是,我的记忆力并不可靠,这便是相机的用途。那些从旅途中萃取的瞬间,毫无原创可言,别人喜欢不喜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保留了我的记忆,保留了人生旅途中每一个美好、开心的时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