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还有副作用,为什么还要坚持服药?”

此前,我撰写了3篇关于精神科药物的文章,分别对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的作用和利弊进行分析,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肯定。

点击回看:

【双相障碍】吃了心境稳定剂后情绪稳定了,就能说明患者一定是双相吗?

【双相障碍】“有抑郁发作,就一定需要服用抗抑郁药吗?

【双相障碍】“我不是精神病,为什么要让我吃抗精神病药?

药物治疗有利有弊,那广大患者、家属到底如何理性科学看待?我还想进一步谈谈我对药物治疗的看法和评价,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家属理清思路,免于恐惧。

药物治疗的意义重大

不谈精神疾病的治疗“黑暗史”,就难以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精神疾病的治疗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自然科学崛起之前,精神异常、行为上疯疯癫癫的人被认为是“中了邪”、“附了体”“被恶魔控制了大脑”,或者进行道德、宗教批判,应对办法也多是作法、驱邪等缺乏科学性的手段,甚至有放血、火烧等残酷野蛮的“治疗”。

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精神疾病患者逐渐被看作为“病人”,但由于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当他们的极端行为无法控制时,只能靠约束进行管理。

那时,欧洲等各地建立了许多看护所、养护所,也有叫做疯人院(mad house or bud house),将精神疾病患者集中管理,主要是为了隔离,难以谈得上医疗;更谈不上有社会意义的生活权利。

直到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随之带来医学的飞跃,精神疾病的各种病理、生理机制才开始被广泛讨论,并派出一些行为疗法和“躯体治疗”,如休克疗法、电休克治疗等。

电休克治疗,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真正的药物治疗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氯丙嗪能够改善幻觉、妄想和异常行为。至此,精神疾病的治疗才迈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道路,奠定了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基础,开创了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先河,并使精神药物学成长为精神病学的一个学科分支。

随后,大量的抗抑郁药物及抗焦虑药物也被成功研发与临床应用,特别是80年代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开发和推出。

经大量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众多新的精神药物能够有效的缓解精神症状,防止疾病复发,改变了慢性精神疾病患者长期、甚至终身住院的局面,改善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精神疾病治疗迈上了新台阶。

以上是权威医学巨著里对精神药物治疗的历史梳理和评价,我认为这非常中肯、客观。从总体上看,再对比过往落后的治疗手段,精神科药物的意义非凡,在精神科临床诊疗中的作用利大于弊。

服用药物的合理化建议

对于绝大部分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首选,也是最经济的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很多患者、家属确实因一些客观、主观因素,对精神科药物过分排斥。比如,在绝大部分精神科诊疗时,由于时间紧张,医生未能详细说明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可能导致哪些副作用,不良反应的几率有多大,导致家长和患者对这些信息没有预期。

结果,他们回家一看说明书,或者上网一查,很多人就吓坏了。现在的精神科药品说明书比较详实,尤其是进口药品,对各种不良反应列举得很详细,有的还提及会增高自杀的风险性,部分家属吓得不敢让孩子服药。

尤其是患者出现了较明显的副作用时,如代谢紊乱综合征(表现为发胖),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等,患者学习障碍加重、情绪波动加剧,家长也着急,对药物失去信心,很多人就此擅自停药。

有的则对相关药物的种类和适应症产生误会,尤其是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的说明书中,一般都会注明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很多家长和患者一看就误会了,甚至对医生质疑:孩子不是精神病,为什么开抗精神病药!?

其实,在临床中,抗精神病药用途广泛,不但能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还可治疗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还经常作为广义上的心境稳定剂,改善情绪症状;还可作为抗抑郁药增效剂,治疗抑郁症;有的还可改善睡眠等等。

另外,一些不专业、不规范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对精神科的系统化药物治疗缺乏理解,甚至不排除出于自身的利益,以偏概全,故意片面夸大药物的副作用,贬低药物治疗,甚至进一步诋毁精神科诊疗,这是非常不妥的,影响了患者、家属的理性判断。

所以,患者家属应该积极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的精神心理和精神科药物知识,做到心里有底,才能积极应对相关状况,避免人云亦云,走弯路,加快患者的康复。

基于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临床实践经验,我针对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提供一些要点知识,比如精神科医生普遍的用药思路,以及患者、家属的应对方法,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对于双相障碍患者,临床中最常见的是药物四联方案: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静安眠药。

绝大部分医生都会以这四大类药物为纲要,只不过,因患者的发病期和症状差异,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用药习惯,具体开药时会有所调整。比如,有的医生担心抗抑郁药诱发躁狂发作,使用抗抑郁药时就格外谨慎。

除了这四类药品,其余的一般都是辅助性的药物。

第二,精神科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多数躯体疾病的药物应用有所不同。比如,现代医学已经能做到对引起炎症的细菌进行培养,测试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找到最敏感的抗生素,在临床上达到精准医疗。

但精神科药物难以做到这一点,只能针对症状作靶向治疗。而同一类精神药物在作用谱上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如抗抑郁药中有些有较强的镇静作用,有些振奋作用突出等等。医生在选择用药时,先分析患者的症状特点,再优先选择针对性强的药物。

可是,不同个体对精神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虽然医生会有所侧重和选择,但仍必须有试药的过程,个体的反应、有效性、副作用如何,这些因素都在药物使用前很难确定。

而且,精神科药品的起效不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抗抑郁药,一般起效需连续服用10到14天,一些个体甚至会出现药效未到,副作用先显现的情况。

所以,在治疗初期,反复调药、副作用早现都是很常见的情况,家属、患者要具备耐心,更加不要自行撤药。

对于患者出现的副作用,一来要认真记录,积极地与主管医生反馈,有利于医生调整药物,有疑问也可及时提出;二来也要相应做好日常应对措施,比如出现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可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出现嗜睡,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的,必要时可办理休学,避免学习障碍形成新的创伤导致病情恶化。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康复路线要有比较理性清晰了解,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和局限性,不同的阶段侧重点要了然于心。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家长们要知道什么治标,什么治本,如何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康复。

对于轻、中度抑郁症或者学习障碍的患者而言,的确可以通过相对高效的心理干预获得康复,不必使用药物。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而言,能够接受到高效心理干预的机会很少,更多情况需要借助于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优势是经济、便捷,改善情绪症状较快,尤其是病情较紧急的时候。如果没有办法接受高效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说是最合适的。

但是,家属们也要心里明白,根据我们机构的临床实践发现,青少年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病根在于心理,是以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为辅的病理性记忆导致的。具体而言,往往与来自于原生家庭教育、学校、网络世界和社会等环境因素所致。

所以,在积极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家长必须自我反省,快速提升,改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其作用毫不亚于药物治疗,对孩子的康复有更重大持久的意义。

而且,家庭关系稳定,患者情绪波动的次数少一些,自我觉察能力强一些,服药剂量也就少一些,相应的副作用风险也更低,康复也就更加顺利,这都是随之而来的益处。

在此基础上,可再结合适当的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营养治疗,运动疗法等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父母能做得足够到位,比如认真地阅读了我们的文章后,对于病理性记忆和记忆再巩固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又加强自我反省和学习,或能较准确地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应对办法。

比如在孩子的创伤被激活时,不宜与其争论,而是通过积极的方式平复其情绪,后续再平和地与孩子沟通,寻找创伤激活点,与孩子一起加强觉察能力,后续避免类似的刺激;只要有一点进步,及时肯定自己和孩子。

这种持之以恒的良性互动,其实可以逐步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逐渐塑造出良好的抗压能力,引导整个家庭的觉悟和提升,加快实现真正的心身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