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日:对糖尿病、成瘾疾病及抑郁症的落后认知的标签,都该被摘掉了!
今年11月14号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我虽不是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不是我的诊疗范围,但在临床中,我治疗过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中也不少患有2型糖尿病,或已接近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这些患者的糖尿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其实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帮助他们控制好血糖,对其精神心理障碍的康复也很有帮助。
而且,我个人也曾罹患2型糖尿病,当初疾病发展非常迅速,后来坚持健康的饮食结构,血糖终于恢复了正常。
所以,借着这个节日,我想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并结合自身战胜2型糖尿病的经验,谈一谈个人对这个疾病的看法。希望能帮助有高血糖症状的患者加快康复,帮助大家提高健康饮食、适度锻炼的意识。
部分2型糖尿病可以康复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长期的高血糖症状,可导致失明、感染、心脏病、神经损害等疾病。
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多数学者认为1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相关性更大,发病年龄较早,需使用胰岛素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相对来说,2型糖尿病受到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更多,也就是往往取决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患者发病年龄较晚,也不一定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而可通过先服药、健康饮食和运动等进行调节。
据2015至2017年间的大规模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居民的糖尿病总标准化患病率为11.2%,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35.2%。也就是说,我国有将近一半的成年人血糖异常。
而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达10.4%,占了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的绝大部分。而且,我国还存在大量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血糖异常已经影响了身体健康,但他们缺乏觉察。
另外,从2005年以来,还有学者们发现,胰岛素水平低与脑部疾病息息相关。比如,西方有学者将阿尔茨海默症描述为“3型糖尿病”。
研究发现,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有共同的根源。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而它也会触发大脑中斑块的形成。糖尿病患者得阿尔茨海默症的可能性比非糖尿病患者至少高出2倍。
所以,总的来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非常巨大,而且增长率不断攀升。
2006年,我开始从事青少年滥用药物成瘾的诊疗工作。临床发现,不少滥用止咳水成瘾的患者体型肥胖,血糖值异常,患有2型糖尿病。有极少数患者的血糖值长期高达20mmol/L。
遇到这类高血糖的患者时,我们不能直接采取UROD技术(全麻下超快速脱毒)为其进行排毒及脱瘾治疗,而要先请内分泌科医生为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帮助他们将血糖值先降下来。
临床中对糖尿病的主流认知是“无法根治”“慢性的终身疾病”。所以当时我们设想,这部分患者只是暂时实现了降糖,等到他们的脱瘾治疗结束后,如果还想控制血糖,他们仍必须接受相关治疗。
但我们帮助患者成功戒掉止咳水后,很多患者却反馈:“何医生,我现在不喝止咳药水,也没吃降糖药,糖尿病好了。”
我非常震惊!一开始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糖尿病会不治而愈呢?
我当时猜测,他们本来天天喝大量的止咳药水,有的还混着可乐一起喝,长期以来摄入高糖分,超出了人体的糖分代谢范围,所以引发了2型糖尿病。可以说,他们的糖尿病属于滥用止咳水的并发症。
当他们戒掉止咳药水后,再加上饮食结构的调整,适量运动,体重很快就能瘦下来,血糖值也恢复了正常。
而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曹林及我后来的个人经历也都印证了这个猜测。
曹林教授通过跑步,逆转了重症糖尿病和抑郁症,并撰写了《奥森日记》一书,被盛赞为“中国版的《跑步圣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我在2017年的时候,出于作为医者的“自信”,而且我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工作上又面临繁重的心理干预,我曾每天大量服用“养生”红糖姜茶,长达3个月。
结果,这红糖姜茶不但没起到“养生”效果,反而把我“养胖”了。我显得身材臃肿,总是容易感到疲倦,工作效率下降。我一测血糖,空腹血糖达20mmol/L!即使立刻停止服用红糖姜茶,随后几天的监测,我的血糖值都是严重超标。
按照诊断标准,我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2型糖尿病患者了。
一开始我挺发愁的,难道我要终身服药了?我问了内分泌科的医生朋友,他们也建议一旦达到了诊断标准,就最好坚持长期服用降糖药,必要时打胰岛素。
我不甘心,又继续问了很多相关人士,还翻阅了不少治疗。终于,有一位朋友建议我可以严格控制饮食,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在极低水平,这有可能可逆转2型糖尿病。朋友还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谷物大脑》。
按照朋友的建议,还有《谷物大脑》中的指导,我下定决心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我是山东人,非常喜欢吃面食,但我硬是强迫自己要戒掉。那段时间,我的工作午餐从大份变成了小份,从有米饭变成了只吃菜和肉,每天进行血糖监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期间,我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14天的“辟谷疗法”,体验轻断食给身体带来的积极变化。经过了大约3个月的努力,我的血糖值慢慢降了下来。
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我的血糖值一直稳定,没有达到2型糖尿病诊断值,而是属于糖耐量异常。这是介于糖尿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中间状态。
后来,为了进一步稳定血糖,我开始服用二甲双胍,并每周保持健身。二甲双胍不但可以预防、减轻胰岛素抵抗、还有抗癌及抗衰老等作用。
经过调整之后,我成功“瘦身”,而且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我的同事、朋友说我越活越年轻,“简直是逆生长!”
(关于我的这段经历,可点击回看:孩子罹患双相/抑郁障碍后出现食欲大增、迅速变胖,到底是不是药物的错?)
所以,我也算是因祸得福。2型糖尿病迫使我改变了生活方式,不但逆转了疾病,还活得更加健康、有活力,还能利用亲身经历去引导我接诊的患者及父母。
很多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患者,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出现了代谢综合征的副作用,体重飙升,就像吹气球一样涨了起来。
他们本来就不自信,变胖以后,更加自卑了,情绪症状加重。而且有的患者喜欢通过暴食行为来释放负性情绪,更加陷入恶性循环中。有的孩子已经达到了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界点。
这时,父母一定不要过于焦虑,要看到这主要是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是可以实现逆转的。目前最重要的是先解决孩子的精神心理障碍。
等到孩子的精神心理障碍逐渐康复,便可以逐步减药。期间再引导孩子改善饮食结构、加强运动等等,孩子的体重及血糖异常等问题都可以改善。当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健康饮食、保持锻炼,为孩子做好榜样。
对疾病的认知要与时俱进
一直以来,糖尿病都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这几乎是国内外医学界的共识,还经常被专家拿来类比其它疾病。
比如,前不久我们曾分享过国内精神医学带头人陆林院士的专访文章。他说:“抑郁症是一种病,和癌症、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慢性疾病,可防可治”。
(点击回看陆林院士的专访:陆林院士称“抑郁症是终身慢性疾病”,这个观点立得住吗?)
还有另一种在医疗科普和临床中非常常见的比喻是:“成瘾疾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像糖尿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
但根据以上的分享,随着临床诊疗手段的提高和研究人员对糖尿病的深入理解,这些类比似乎不再成立。
很多2型糖尿病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引起的。如果能持续坚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尤其是保持碳水化合物的低摄入,再加上规律的运动,患者可以从此摆脱2型糖尿病。
现在,临床上还出现了糖尿病的手术治疗(胃转流手术),还有胰岛移植、基因疗法等新疗法处于试验阶段。在未来,很可能大部分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能彻底治愈。
而且,随着临床心理干预技术的发展,以上那些类比中的成瘾疾病和抑郁症,也将逐渐摆脱“慢性疾病”“终身服药”的标签。
2012年,陆林教授课题组发现了基于记忆再巩固理论的“条件性线索唤起—消退”心理学方式,可以有效消除病理性成瘾记忆的再现。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该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轰动,颠覆了国内外学者们成瘾疾病的传统认知。病理性成瘾记忆主要就是指我们俗称的“心瘾”。成瘾疾病之所以难治,往往就在于患者的“心瘾”难以消除。而如果“心瘾”被消除了,疾病也就自然被攻克了。
在临床中,毒品、药物成瘾患者经过系统化治疗后彻底康复的成功例子并不少,只不过占总患者的比例并不高。但这起码可以从技术上证实,成瘾疾病并未不可康复的。
而抑郁症,其本身也并非不可治愈的。每年,有大量抑郁症患者在系统化的综合干预手段(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等等)下实现撤药,生活回归正轨。
有的轻症到中症患者,甚至没有接受专业化的药物和心理治疗,通过有益的运动、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摆脱病魔。
农民夫妇自创曳步舞蹈,将丈夫的抑郁症治好了
所以,“抑郁症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这个表述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只在“传统精神病学”理论下才可能成立。
在“传统精神病学”逐渐向“精神医学”转变的当下,抑郁症早已被证实是可以被治愈的。
换言之,我个人认为这句话已经落伍了,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极不利于他们了解疾病的本质,积极寻求治疗,这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每个人都是有认知边界的,我们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是有限的。
尤其是部分青少年患者的家长,他们过于推崇传统精神病学里的陈旧理论,甚至对精神心理障碍的理解还不如孩子,却又一直固执己见。
他们带孩子求医的过程中不愿尊重孩子意见,也缺乏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的意识,不断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往往这才是导致孩子的病情反反复复,难以康复的主要因素。
因此,无论是2型糖尿病,还是成瘾疾病、抑郁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他们都是可防、可治的疾病。
预防2型糖尿病最好的方法是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加强锻炼;而预防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的最好方法是塑造良好而亲密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希望广大父母能有意识地朝这两个方向努力,和孩子一起收获健康、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