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体现故事背景的三个倒证
文:龍乡
2021-09-01 01:57
一.贾府就是包衣曹府或江宁织造府吗?
《红楼梦》里的贾府分为宁国府和荣国府,作为国公府邸,是荣宁二公在世时建造起来的。
主流红学专家认为,贾府即是曹府,或江宁织造府。
真的是这样吗?
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写柳湘莲把呆霸王薛蟠骗出“北门”后,在一个叫“苇子坑”的地方,将其痛打了一顿。然后贾蓉找来,在“关厢”雇了一顶轿子把薛呆子抬了回去。那么这个“北门”会是什么门呢?
在全国所有能如京都或金陵一般的城市中,只北京的德胜门外,才有“苇子坑”和“关厢”这两个相邻不远的地方,由此可证明“北门”即是北京的德胜门,此处的京都也北京莫属。
第六十四回,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故事中这样写道:
“不过几日,早将诸事办妥。已于宁荣街后二里远近小花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
据曹学泰斗周汝昌考证,小花枝巷即是在德胜门内,紧挨德胜门大街西边的花枝胡同。
小花枝巷在宁荣街后二里远近,也就是说宁荣街在小花枝巷南边二里远近。那么,在花枝胡同南边的街是什么街呢?
事实是,从花枝胡同东边,顺着德胜门大街往南,除去两边几个胡同外,二里多远处,只有一条街是为地安门大街,也就是现今故宫北墙外的平安大街。而书中称这条街为宁荣街,那么,所谓的宁荣府,除了紫禁城(故宫),真的就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替代了。
由此可见,宁荣二府其实是“假府”真紫禁城。
可是,作为汉军正白旗包衣奴才的曹家,在北京只有十七间半房子,就敢自称“国公府”吗?并且出于什么目的,什么逻辑,或者谁借给他的胆子,竟敢把包衣之家称作“国公府”,还以宁荣二府的“国公府”暗隐紫禁城呢?
即便是江宁织造,不但地处南京,而且也仅仅是五品衙门,与在北京的皇宫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也许专家们会说,书中写的贾府常常是很模糊的,一忽儿似乎是在京都,一忽儿似乎是在金陵,而且贾雨村还曾对冷子兴说,曾经在金陵(石头城)地界从宁荣二府的老宅路过呢,这里的宁荣府就应该是指曹家掌管的江宁织造府。
那么老宅是江宁织造衙门,新宅却是北京的紫禁城,逻辑上能说得通吗?老宅只有暗指南京的紫禁城,才不会显得那么矛盾荒唐。
同时,既然将南京的紫禁城称为“老宅”,那就与明朝脱不了干系了,因为,只有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初把都城设在了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把都城搬到了北京,这样,北京就成了顺天府,南京则变成了应天府。
二.书中用十五回的篇幅隐写的那个日子
从第十六回写贾元春从宫中女史“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便为起建大观园,迎接元春归省开始酝酿造势。
只因王熙凤说的“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和赵嬤嬤讲的“独他家接驾四次”,曹学专家便认为这是指康熙南巡中,与曹家掌管的江宁织造参与了四次接驾。
专家们全然不顾皇帝的庙号是绝对不能胡乱来的,把努尔哈赤你清太祖,送给清圣祖玄烨,作包衣寅孙,哪里有这个权力地位?另外,康熙六次南巡,五次去到南京,江宁织造也参与了五次接驾,与书中讲的“接驾四次”也是不相符的。
那么,这个“太祖皇帝仿舜巡”,和“独他家接驾四次”,到底在暗隐什么呢?
这就需要去看第十六回,至第三十回这十五个章回里,在暗隐一个什么日子。
因第十六回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被恩准省亲,第十七回贾府建成了归省别墅大观园,十八回元宵节之夜元春归省。
第二十二回经元春恩准,第二十三回宝玉和众姐妹于二月二十二日入住大观园。随之,就出现了《红楼梦》的重头戏:宝黛“共读西厢”和“黛玉葬花”。
书中写这一天“正当三月中浣”,自这天算起,从第二十四回,至二十五回,一天接一天地连续写了九天,在《红楼梦》中这种现象是绝无仅有的。
也就是在第九天,贾宝玉中了马道婆施的五鬼魇魔法而昏死,胸前佩戴的通灵宝玉也遭污失去了灵性。
《红楼梦》开卷即这样写道:“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撰此《石头记》一书也。”可见此书就是“通灵宝玉”的自传,而“通灵宝玉”受污失去灵性,与“通灵宝玉”合体的贾宝玉被加害昏死,在书中位置是多么地重要。
那么,这天是哪一天呢?
三天后,跛脚道人和癞头和尚来为宝玉治病,又过了三十三天宝玉病情大愈,次日就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此时,离宝玉中魇魔法已经过去了三十七天,反推一下,四月二十六日的三十七天前恰好是三月十九日。
历史上,1644年三月十九日,正是李自成带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之日。
因而在这十五个章回里:
以那个“三月中浣”,从黛玉葬花开始,一天接一天地连写了九天,来重点烘托暗隐这一天;
以离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三十七天,来为读者能夠确认这一天提供出一个线索;
以用魇魔法暗害贾宝玉之人为马道婆,来暗隐李自成这一天攻进北京,而“马”字正是来自闖王之“闖”;
以黛玉的生日在二月十二花朝节,来暗隐这一天,因为花朝节离明亡也是三十七天;
以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这个朱姓得姓始祖炎帝朱襄氏的生日里,黛玉埋香冢、写《葬花吟》来祭奠这一天;
以二十二回里元春出的爆竹灯谜,来隐喻这一天明朝烟消云散;
以宝玉和众姊妹二月二十二日搬进大观园,与元宵节元春归省相隔也是三十七天的刻意设计,来暗隐明朝灭亡的这一天之后不久,朱由崧又回到太祖最初建都之地的南京称帝,建立了南明政权;
以“太祖皇帝仿舜巡”连系元春的归省,是在隐指福王朱由崧就是因为“这一天”,才称帝于南京,这个太祖最初的建都之地;
以“独他家接驾四次“,来暗隐“这一天”后的五月十五日,在江南建立的南明,共经历了“三帝一监国”四个政权;
以二十九回的五月初二,黛玉剪断玉穗,宝玉摔玉,暗隐随着明朝在这一天灭亡,1644年五月初二多尔衮带领清军进入北京;
以第三十回,通过对五月初三薛蟠过生日的记述,来暗隐满清取代明朝,在北京建立了满清政权;
以第十九回,宝玉给黛玉讲“耗子窃香玉”的故事,对满清窃取明朝江山进行隐喻和讽刺……
总之,在第十六回至第三十回这十五个章回里,所写的一切内容,都与三月十九日有着紧密的连系。
三.1646年衡王被杀的“新闻”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中,贾政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
说的是恒王出镇青州期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为众贼所戮。”随之,恒王的姬妾被称为“姽婳将军”的林四娘,带领一干宫女去为恒王报仇,最后皆战死于乱军之中。
关于林四娘的故事,在康熙年间统传很广,曾出现在众多明朝遗民文人的文集之中。而其首创者是福建晋江人陈宝钥。
陈宝钥是南明隆武二年丙(1646年)举人,永历九年(1655年)郑成功设六部官,陈宝钥被委任为协理礼官。次年因与郑成功有矛盾,惧得罪,自泉州降清。清迁陈宝钥以监司用,顺康之际在青州海防道任。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弑永历帝于云南,明统绝祀,郑成功、李定国以忧愤卒。陈宝钥降清并非心甘情愿,因此,在他赴贵州为官时,参加了吴三桂起兵反清。吴周失败后,陈宝钥再次降清,不久,辞官回归晋江。他曾有《陈绿崖诗集》传世,但因为他的诗文中有不少缅怀前朝,表彰遗民之作,从而被清廷禁毁。
就在陈宝钥任青州海防道期间,听到了永历帝和郑成功先后离世的消息,于是在1663年,永历帝、郑成功去世一周年之际,创作了林四娘的故事,以表达对前朝的缅怀之情。随后,林云铭、王士祯、陈维崧、李澄中、蒲松龄、安致远、王士碌、邱宗玉、卢见曾等明朝遗民们,争相对林四娘的故事进行了各种各样、大同小异的改编,暗中表达他们的故国之思。
《红楼梦》里在引用这个故事时,同样也进行了改动,其中明显的是把“衡王”写成了“恒王”。
衡王作为明朝被分封到青州的藩王,共经历了七世,前六世衡王皆为自然死亡,唯独第七世末代衡王朱由棷于1644年投降了满清。但满清并没有放过他,于顺治三年(1646年)借口朱由棷家人造反,先是软禁,随后将其杀害。
可见,书中写的“黄巾”“赤眉”只是一种模糊障眼之法,“意为犬羊之恶”表达的才是真意,因为“犬羊”在历史习惯中,是对入侵之敌的蔑称。而衡王朱由棷为顺治帝所杀,当然是在骂顺治满清为“犬羊”了。
书中又写道:
“大家听见这新闻,所以都要做一首《姽婳词》,以志其(林四娘)忠义。”
这里既然说,1646年顺治杀害衡王的事件为“新闻”,那不就足以证明了《红楼梦》中被“真事隐去”的故事背景是在明末清初吗?
小结
从上边三个例证可以看出,《红楼梦》表面写的是“家”,隐藏在背后的是“国”,即“以家喻国”。
从多章回、大篇幅地暗隐“三月十九日”,从暗写发生在1646年的故事的故事为新闻,以及骂顺治和满清为“犬羊众贼”,可以看出“真事隐去”的故事背景,是在明末清初的王朝更迭之际。也证明了书中充满着排斥满清、凭吊朱明的思想情绪。
只因为在开卷的楔子中有“曹雪芹”,在第十六回有“独他家接驾四次”这十个字,曹学专家就认为,全书七十多万文字中,其它皆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唯独“曹雪芹”和“独他家接驾四次”这十个字,是“假事隐去、真语存焉”?
不应该被忽略的是,《红楼梦》出现在有史以来,最严酷的文字狱时期,作者敢在书中留下自己的真实信息,勇气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难道说,子虚乌有的寅孙“曹雪芹”在写《红楼梦》,和披阅十则,增删五次的过程中,当写到“曹雪芹”和“独他家接驾四次”之时,耳边就会出现一个声嘶力竭的声音在高声喊他:
曹雪芹、曹雪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几百年后的那群伟大的曹学专家的灵魂,已经附在了你的身上,冲破“真隐假存”的桎梏,把自己真名“曹雪芹”,和“独他家接驾四次”这十个字,都实话实说地写在那七十三万字的“假语存焉”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