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周的分封制(2):是周的不幸,却是华夏的大幸|子彧说
周王朝建立了多位一体的中原体系来维护它的分封制度,然而周的分封制并没有万世长存。而当周衰落之后,诸侯们四处征服,周王形同虚设,这看似是周分封制的巨大失败,然而同时,中原文化却显示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1 周的衰弱和诸侯权力的扩大
周王室对于分封制的建立和维护颇是花费了一些心思和策略的。从东周洛邑的营建、成周八师等军事力量的设立、《周礼》对于诸侯行为的规范,一套完整的诸侯分封制度在西周被确立起来。然而,没有过了几代人,周王室的威权就开始衰弱。
周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天子,然而伐楚之役最终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是丧失了周王室的部分军事力量。这一行动的结果是,以前周王室可以单独发起对周边蛮夷的大规模征服战争,而在这之后,周王室的征伐往往需要诸侯的共同参与。
经过周穆王和周共王两代天子的努力,也没能挽回这一颓势。到了周懿王之时,周王室的军事力量已经不能保证对蛮夷的压制,因而屡屡受到入侵。这种现象已经反映到了《诗经》之中,可见,情况已经比较严重(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做刺)。周王室的威权进一步丧失了。
周厉王时,不仅军事力量得不到恢复,经济状况也开始恶化了。为了重振王室,周厉王实行了严厉的改革,然而这遭到了王室公民的普遍反对。周厉王遭到流放,改革也流产了。
周宣王时是周王朝的回光返照时期。然而,当宣王想要进一步扩大王室威权的时候,却再一次重演了昭王的故事。丧失了周王室最后一支军事支柱南国之师,宣王不得不在太原地区统计人口田亩,想要做最后的努力(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
当周幽王被入侵的犬戎杀死之后,周平王东迁和繻葛之战为代表,周王的权威彻底落地,已经难以对华夏大地上的诸侯们发号施令。
即使建立了中原体系,周王室也逃不过实力的对比。随着周的实力和威权一步步丧失,分封制下的诸侯们正在逐渐扩大他们的自主权。
在周昭王损失了王室军队的时候,诸侯们得到了参与王室军事行动的机会,这是诸侯们被约束之后的第一次权力扩大。随后,在周夷王时,较大的诸侯们已经参与到王室的废立之中,从而出现了周夷王“不敢自尊于诸侯”的现象。
周幽王丧失了周王室的最后一点军事实力,东迁后的周王室反而要仰仗诸侯们的力量,而诸侯们也开始展现了他们全部的实力。
2 诸侯对蛮夷的征服
分封之初,大多数诸侯的封地不过是蛮夷地区的一个城堡或者与蛮夷接壤的边境。姜尚得封齐国之后,到达齐都营丘,马上就遭到了东夷莱人的讨伐。而战争的地点,正是齐都营丘。这说明了诸侯封地的生存状况。
然而,当诸侯们的力量被从周的统治秩序解放出来之后,逐渐开启了他们的扩张之旅。
一开始,诸侯们还不敢明目张胆。齐国国君桓公“行文道,隐武事”,在结盟称霸的幌子下进行了扩张,征服之前还要先找好讨伐的理由(择天下之甚淫乱者先征之)。即使如此,齐桓公还是征服了莱、莒、夷等东夷的土地,兼并了谭、纪等诸侯之地。即位数年之后,齐桓公就在东南方向有效的扩张了领地和影响力(即位数年,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
晋国虽然是周王室近亲之国,然而扩张起来却毫不讲理。晋献公开启了频繁的对外征服,无论是中原诸侯虞国、虢国、霍国,还是蛮夷翟、骊、赤狄,晋国周边的小国几乎都没有逃过晋献公的军事行动。史载,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秦国虽然是周平王才正式册封的诸侯,然而凭借着地利优势,很快也加入了扩张的队列。在东进受阻之后,秦穆公任用熟悉西戎的由余,攻灭了十多个西戎国家(部落),扩张了近千里的土地,成功在西戎地区扩张了领地,建立了霸权(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以齐、秦、晋为代表,不仅大的诸侯国强势起来,东征西讨,成倍的扩大了自己的领地;诸侯们还常常联合进攻周边的蛮夷,比如齐桓公和燕国共同讨伐山戎、联合诸侯存邢救卫等。
而这种扩张并不是无差别的,对于弱小的中原诸侯来说,大国往往会采取臣服或附庸的策略以避免其他诸侯的讨伐,比如宋、郑、卫等;而对于蛮夷来说,大多是吞并的策略,比如晋国对赤狄,秦国对西戎,齐国对长狄和莱。
因此,整个东周前半截(春秋时期),诸侯们的扩张都带有征服蛮夷为主、兼并诸侯为辅的性质。而到了春秋末年,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几乎都在中原诸侯们的统治之下了。
3 中原文化的扩张
诸侯们对蛮夷的征服,引入了蛮夷的文化,但更多的是带着中原文化的印记。
关于诸侯征服蛮夷之后,蛮夷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取舍,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後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我们往往从政治的角度去审视姜尚(齐太公)和伯禽做法的优劣,而忽略了这段记载中对于蛮夷文化和中原文化冲突时的处理。周公伯禽的处理方式是“变其俗,革其礼”,也就是说,强制性完全按照中原文化去改造治下的蛮夷之民;而姜尚的处理方式是“因其俗,简其礼”,也就是说,在保留蛮夷风俗的基础之上,大体上遵从中原文化的礼仪。
“简其礼”说明,诸侯在对待蛮夷的方式是蛮夷中原化,而不是军事征服之后蛮夷化。只不过,为了维持稳定,这个过程显得缓慢而有序,并不是快速改造。齐国的强大证明了后者的有效性。
也就是说,诸侯们征服蛮夷的同时,也将诸侯们所信仰的中原文化带给了被征服地区。
因此,诸侯们的扩张不仅仅是武力征服,更是中原文化的扩张。而《周礼》建立的中原秩序将华夏和中原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春秋时期,不管政治上是否统一,中原(华夏)的领地是在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的。
另外一个诸侯-楚国立场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
建立分封体系之后,周王朝花费了数百年的努力,也没能将南蛮楚国融入中原文化之中。楚国国君熊通甚至发出了“我蛮夷也”的口号,自立为楚武王。楚国成为第一个称王的诸侯。
然而,当晋公子重耳逃往到楚时,楚成王“以诸侯礼待之”。楚庄王时,以“诸侯之义”复立陈国之后,在聘太子傅时,也强调“中国之礼”。
这说明,在与霸主齐国和晋国的争霸过程中,楚国从楚成王开始、到楚庄王时,楚国除了没有去除王号,也已经融入中原,以中原自居。
周王朝运行了200多年,中原文化始终局限于关中河南,还有诸侯们的城堡之中。但是,在周衰落之后,诸侯们的扩张却使得中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黄河流域广大的蛮夷之地开始“简其礼”,长江流域也因为楚国的加入而渐渐“以夏化夷”。
4 子彧说:周之不幸,华夏之大幸
对于周来说,分封制的不幸在于,这套分封体系运行几代人之后,就使得周王室的权力被不断的分散和侵蚀,200多年后周王室的威权就已经不足以震慑诸侯,很快便随着诸侯野心的扩大而形同虚设。
因此,分封制加速了周王室权力的崩塌,加速了王朝的分裂,使得周王室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时间缩短了很多。对于周王室来说,这的确算是不幸的。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权力和地位往往是唇齿相依的。而分封制使得周王室在权威尽失的情况下,还作为华夏共主的身份存在了500多年。因此,对比于后世的皇室来说,周王室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总的来说,分封制对于周来说,或许可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华夏来说,分封制却是实实在在的使得华夏(中原)的领地扩大了数倍。
周立国之初,周王室能真正控制的地区不过是关中和河东一带,而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集中在黄河下游、河北地区、山西北部、以及长江流域,处在周王朝的势力边缘,甚至于在周王朝势力远远不及的蛮夷势力之间。
这些诸侯国分封之初,仅仅是数城而已,是周王室抵御蛮夷的据点,而到了春秋末年,长江黄河流域、河北、关中、山西、东夷地区的蛮夷几乎被消灭殆尽,中原文化传播到每一个地区。
而这一发展,分封制是有很大功劳的。因为如果不是多核运转(诸侯们分别扩张),单凭周王室的努力,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中原(华夏)才能将领地扩大到这么大的范围。
所以,实际上,周的分封制,是周的不幸,却是华夏的大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