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善于用人,最终败在接班人上。
1
曹操是一个很喜欢捧杀别人的家伙。
跟刘备喝酒撸串,他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远远看到孙权的战队秩序井然,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总是蓄意抬高对手,这是咋回事?
感觉曹操总是在彰显自己的“大境界”“大气度”。
不知不觉,他把自己当成了全天下的主宰。
窃以为,这是曹操的套路——“你们都是厉害的主……可是碰到我曹阿瞒……呵呵。”
典型的欲扬先抑。
曹老师确实少有的出色,不仅能打仗,还能写诗。
他的作品很少,但都是刷屏之作。
虽然《三国演义》贬曹尊刘,但挡不住铺天盖地的操粉,其中不少人就是被曹操的文采和情怀征服的。
但不得不说,曹枭雄对孙权的称赞,还是挺中肯,看不出有多少虚伪的成份。
在三国的所有大咖里,孙权很有可能是被低估得最厉害的那个。
2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江苏徐州市邳州)。
东吴的创始人是其父孙坚和兄长孙策,他们的武装力量,脱胎于袁术的旧式军队。
所以孙权不是亲自创业的老革命,而是权二代,从小看惯了打打杀杀。
客观来说,孙家的创业,只能说很勉强。上天的垂青,远大于其自身实力。
东吴的主要根据地,在江东一带。
从地图上看,是最肥的那一块版图,简而言之:不差钱。
要控制这么大的疆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外有强敌虎视耽耽,随时要撕碎生活的平静。
内有看不见的敌人,阴谋颠覆政权。
建安五年(200年),强人孙策遇刺,抢救无效身亡,年仅26岁。
因事发突然,18岁的孙权临时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虽然孙权“异于常人”“长相清奇”,但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他。
从惯例来说,接班人应该是孙策的儿子,而不是他这个不合法的叔叔。
以至于,当时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
但孙策很显然是预先造了舆论的,当着大臣们的面,他曾对弟弟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策说的没错,看得也很准。
孙策的战斗值一般,打陆康“受敌二年”,与祖郎交战“几至危殆”,打王朗“数不能克”,真是尴尬。
只能说,当时的江东,没有出现一个特别强的对手,否则就没孙家什么事儿了。
但客观上,孙策与陆康、王朗、黄祖等人交战,同时极大扫荡地方豪强、山贼势力,为孙权的上台作了准备。
孙策在战场上不能打,孙权在这方面更是弱鸡。
那靠什么?靠头脑冷静,谋略过人。
孙权的掌控力是一流的,而且这种能力,大多来自他在深宫的思考。
在经历父兄的野蛮暴力积累后,江东获得喘息时间,各种社会矛盾开始缓和。
虽然有庐江太守李术的反叛,庐陵太守孙辅倒向曹操,会稽等地数万山贼闹事,但孙权很快就稳定了局势。
因此,这个时候的孙权给人的主要印象,是文质彬彬,而不是喊打喊杀。
这与江东一带的文化传统,是相当吻合的。
或者说,他这个人身上的血腥味,没有那么重。
一方面,孙权抓紧时间苦练内功,另一方面,他通过平定匪乱来练手。
因为他知道,风暴迟早会来。
3
在魏蜀吴的君主中,孙权寿命最长,但存在感最低。
他甚至不如部将周瑜的名气大,是一个典型的宅男,不喜欢走到前台。
但他的谋略,尽显稳准狠,不在诸葛亮之下。
能够佐证这一点的,最典型莫过赤壁之战。
在这场人类最著名的战役中,很多人遍阅史料,看到的是诸葛亮和周瑜,就是没有孙权。
这样是不对的。
日本作家吉川英治说,赤壁之战前,“曹操的势力席卷了大陆的十分之八,荆山楚水的每一个角落都飘扬着曹字大旗。”
他又说,“但此时曹军势不可当的滚滚车轮却被三分战略紧急制动,曹操至死再未能踏入江汉一步。”
在背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拼命与曹操抗衡的,首当其冲就是孙权。
他希望窝在自己家里,不侵犯别人,也不希望别人侵犯自己。
在中学语文课上我们都学过《赤壁之战》,其实那篇文章的中心人物,既不是鲁肃、周瑜和诸葛亮,也不是刘备和曹操,而是着墨不多的孙权。
从文章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素有大志、精明干练、行动审慎的主帅。
作品开头写鲁肃请求出使联刘,以“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孙权为了“天下可定”立即派遣鲁肃出发。这说明孙权不甘人下,夙有割据称雄、图谋大业的壮志。
从“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可以看出鲁肃的外事活动,正是沿着孙权既定的主张行事的。
“聪明仁惠”是说孙权的性格特征,“敬贤礼士”是说孙权善于用人,“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反映了孙权深得人心,而“据有六郡、兵精粮多”正是孙权创建大业的雄厚的物质条件。
在刘备、诸葛亮的辅助下,在周瑜强有力的执行下,再加上曹操的轻敌,天气、疾病,一切都有利于孙权的施展。
这一战,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
孙权决意抗曹,可能是因为年轻气盛,但更因为个人魄力。
最经典的一幕是,面对众多投降派,一向宽厚的孙权,挥剑怒砍桌角,斩钉截铁地说,“再有言降曹者,有如此案!”
赤壁之战过后,孙权地位稳固,朝野内外,再无反对声音。
更重要的是,其江湖地位急升。
彼时才26岁的孙权,与大他二三十岁的曹操、刘备,成了同一个咖位的风云人物。
4
东吴的崛起,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张昭。
张昭与孙家几代人关系密切。
孙策不仅以张昭为长史,被刺后还命张昭辅佐孙权,东吴得以继续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直至开国。
当然还有赤壁之战中钢铁直男周瑜,极大提升了东吴的国际影响力。
可惜由于建安十五年周瑜的早逝,孙权身边人才告急(张昭处于半隐居状态,鲁肃疏于战阵,吕蒙尚显稚嫩)。
事无巨细,他不得不从一线冲到火线,亲自运筹决策。
赤壁战后,江东再未有规模性大胜。孙权几次领兵亲征合肥,反而被弱敌战胜。
有很精妙的谋略,却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能力来匹配,一切都是白瞎。
孙权一生最大的军功,莫过于213年对阵曹操,凭借地形优势,打败了曹操亲率的主力,还俘虏了数千人。
那一仗,打出了东吴的精气神,也为刘备提供了苟延残喘的时间。
但刘备根本不买账,经常派人骚扰东吴,玩政治跷跷板。
说孙权,早期要提周瑜和张昭,中晚期要说陆逊。
如果不是陆逊,东吴早就陷入覆亡的命运。
即使陆逊不是那么听话,孙权也只能忍耐。
陆老师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较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轻徭薄税,施德于民。可是孙权为了实现帝王梦,反其道而行之,大力推行专制,长期致力于征战。
一定程度上,陆逊对皇权也造成了威胁。孙权晚年,身体健康很不理想,他很担心未来东吴的命运。
儿子继位之后,能力超强的陆逊会听话吗?
正因为这个顾虑,他为太子选择的辅政大臣名单里,没有陆逊,令人大跌眼镜。
在孙权眼里,内乱的严重程度,要远超外敌。
可是这一次他失策了,因为不按常规出牌,东吴的政治生态被严重破坏。
除了陆逊这个因素,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也极大造成了东吴的震荡。
可供孙权选择的继承人,其实不少。
公元241年,最被看好的大儿子孙登(同时也是太子)病逝,对孙权的打击极大。
想当初,为了让孙登顺利接班,他付出了大量心血,不仅请张昭做老师和引路人,还有意让陆逊和孙登搭班子,熟悉基层工作。
二三四子是塑料兄弟,为了抢夺皇位,怎么狠怎么来,令孙权很失望,结果一个都没给机会。
老五老六,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在继承人之争里,同样落选。
到最后,形势更加混乱,几个公主也开始介入。
第一家族的政治斗争,都怪孙权自己没想清楚,结果整个朝野都被牵扯进皇子党争。
孙权选择让最小的七儿子孙亮接班,那是他61岁时与宠爱的潘淑生的孩子。
孙亮虽不傻,却无法驾驭各派,18岁就被毒死。(陈寿:“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
曾出尽风头的东吴,不久即溃亡。
一生善于用人的孙权,最终败在接班人问题上。
5
如果抠除孙权最后的岁月,他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堪称“三国笑到最后的人”。
18岁掌权后,他始终在为东吴寻找生存的夹缝。
为此,他也是挺没节操的。
比如袭取荆州,就是他精心策划的阴谋。
荆州是他的心头痛,父亲孙坚就是在那里战死的,后来他又将荆州借给刘备……
关键他觉得,增加国防军费,与曹军无休止地互殴,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他决定,拿更容易啃的荆州下手。
毕竟当时关羽已经老了,兵力也只有3万。
接下来就是杀掉关羽、倒向曹魏。
夷陵之战后,曹丕三路大军伐吴,孙权不得不再次联蜀抗曹。
这种捏柿子一样的搞法,历来为人诟病。
以“客观公正”著称的晋朝史官陈寿,在《三国志》中将曹操和刘备的去世冠之以天子专用的「崩」、「殂」,对孙权的死亡,则仅仅称之为诸侯使用的「薨」。
这是有多嫌弃?
到了1000多年后的元朝,文艺作品里就大量充斥着骂孙权的桥段,连他爹孙坚都跟着一起,备受侮辱。
其实不必对孙老师求全责备,政治的本质,不就是一种交易吗?
为了国家,为了孙家基业,再肮脏的东西也要咽下去。
遗憾的是,他亲手将东吴带上巅峰,又反手将其打下尘埃。
……
251年冬天,南郊祭祀天地后,孙权中风了。
次年,他在内忧外患中病逝,享年71岁。
临终前,这位曾经的雄主,已经变得很昏聩。
——重用王表、纺绩等术士,事事求神问道。
——贸然接受辽东公孙渊的诈降,损失惨重。
——指派卫温和诸葛直乘船出海,表面攻打台湾和海南,其实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他的一生,应该是“少年坚强,中年隐忍,晚年骄矜,昏庸落幕。”
一代白衣帅哥,曾经燃烧他的卡路里,最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