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王穉登《行书自诗诗卷》
王穉登《行书自诗诗卷》纸本,行书 30.6×498.1cm,隆庆戊辰(公元1568年),作者时年34岁。
全卷欣赏
王穉(Zhì)登,明文学家。字百谷、百谷、伯谷,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广长闇主、松坛道人、松坛道士、长生馆主、解嘲客卿。
王穉登少有才名,长益骏发,名满吴会。嘉靖年间,两度游学京师,客大学士袁炜家。万历二十二年,与陆弼,魏学礼等召修国史。著有《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擅长书法,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名作《黄浦夜泊》存世。
据说他“四岁能属对,六岁便能写擘窠大字,十岁能诗,长益才气骏发”,曾入衡山门,受其熏陶,诗文书法有一定影响,博学多艺,名满吴会。尤其在诗文方面,颇为当世推重。
明代书家在书法创作中往往注重取态,即突出形式结构的种种变化,王稚登也不例外。他十分强调以气势来统辖形式变化的和谐,在作品整体把握上显出一定功力。与此同时,在个别字上竭尽缭绕曲折之姿态,表现了他心中对取态的艺术旨趣。
世传王稚登以隶书著称,明袁中道曾言其“隶书遒古,大胜真草”。但观其行书作品,实不在隶书之下,笔意苍郁雄畅,变化多端。笔法方圆结合,随势就体,随体赋形,骨肉均匀。具有舒展流畅的气势,寓巧于拙的用笔,内在挺劲的力感,使人感受到王稚登的行书不受传统成见的束缚,率真自然地将感情倾注于笔下,显示了明代尚势一派书法艺术的魅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