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学习者悖论”引发的4点建议

作者 |陆根书

早在1996年,沃特金斯和比格斯在主编的《中国学习者:文化、心理和情景的影响》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中国学习者悖论”,即西方人认为中国学习者在以考试为主导的激烈竞争的课堂中,是以死记硬背、消极被动的学习者面貌出现的,但在国际比较中,这些中国学生又比西方学生做得要好很多。

该书出版后,使得中国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成为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以中国学习者(Chinese Learner)为关键词进行学术检索,可以搜索到数十万条相关记录。

自这本书出版以来,相关研究的一个主要发展是中国学生是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者的观点已被一种美化的观点所取代,即认为中国学生是成功的、有能力的学习者。

因此,采用主要由西方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对中国学生是否有用,受到了一些教育者的质疑,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学生是更好的学生。

如今一些西方教育者都在亚洲具有儒家传统的课堂中寻找可能改善西方教育的秘诀。针对出现的新悖论或钟摆现象,2010年陈和拉奥主编出版了《中国学习者的修正:变化的情景,变化的教育》一书,对中国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

中国学生是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学习者,还是成功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学术界还在持续争论中。

其中,一个争论点就是中国学生要不要提问题?他们会不会提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学生提问不仅意味着他需要信息,还意味着他有正确的知识结构,用来表述问题和解释回答。

因此,学生在某个学术话题上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他在该学术话题上拥有的知识复杂度。当他试图将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融合在一起,使这些想法有意义时,提问可以帮助其学习。

学生提问在有意义的学习和学习动机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学生提问可能表明,他们一直在思考所呈现的观点,并试图在这些观点和已知概念之间扩展并建立联系。

这可以很好地揭示他们的思考和对概念理解的质量、他们的替代框架和对各种概念的混淆,以及他们的推理和想知道的东西。学生提问,特别是在较高的认知水平上,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趣和富有成效的答案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能够首先提出好的问题来引出它们。目前,高校在教学理念上也强调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提问而不是教师的提问,重视学生的提问而不是强调学生的回答,也是支持学生开展高阶思维活动的关键因素。学生提问除了帮助自己学习,也有助于指导教师的工作。

尽管学生提问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在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语境下进行的研究发现,学生常常回避提问,提出的问题数量往往少得惊人,只有少数学生会主动提出高水平的、真正具有知识探索意义的问题。那么,如何鼓励研究生提问题?

首先,研究生要充分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是什么。

一个人提出问题,通常是由于自己的知识存在差距,或与新信息不一致而引发“认知失衡”,进而引出问题,或者想要扩大自己的知识。

其次,研究生要了解提问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生提出问题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通过观察实践发现问题,二是通过对理论的分析和推演形成有待研究的问题,三是通过分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发现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例如,伦琴在1895年11月8日下午像平时一样做实验时,发现了此前没有观察到的具有极强穿透能力的神秘荧火,对这一现象的追问使他发现了X射线。又如,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对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此加大了对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但却发现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增长。对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行追问,促进了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要提高师生互动水平,培养研究生的探究习惯。如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只是单声道、单向度地传授,研究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探究的机会,就无法激发研究生提问的动机。

此外,即使研究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但只是一些低阶的、浅层次的问题,问题的答案主要靠记忆而不是探究,这种提问对促进研究生发展意义也不大。

第四,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我们在几项大规模调查研究中发现,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认知与情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处于过度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中,他们往往会用表层学习方式而不是深层学习方式应对学习任务,这会进一步影响其认知和情感发展。

因此,要促进研究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强化思考与提问,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为其提供支持。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报》 (2020-12-08 第5版 大学周刊 )

编辑 | 赵路

排版 | 志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