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是学生适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适合的教育,是学生适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赣榆区教研室 王常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要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因为,创造“适合的教育”既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那何为“适合的教育”呢?目前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过讨论,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新平等都有专题论述。尤其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在他的教育专著《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振宇编著的《适合是最好的教育》一书阐述较为详细,但均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界定。综合他们的观点,我们认为所谓“适合的教育”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的心灵走向真、善、美;强调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适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教学服务;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强调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与倾向性还给学生的教育。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推行“适合的教育”,这不仅是国家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更是转变全社会育人教育观念、彻底解决“择校热”“借读热”这些难题的客观需要。毫无疑问,推行“适合的教育”,必将对我市未来的基础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下面笔者仅就“适合的教育”与学生“适合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谈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适合的教育”突出激发内驱力,为学生“适合的发展”扎下根基
有一条流传甚广的生活哲学给我们以启迪: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内因是主导,外因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学生的“适合的发展”首要的是要建立在树立明确目标、激发广泛兴趣、培养突出特长这些内在需要上。这就需要推行“适合的教育”,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他们的适合的发展扎下根基。
1. 树立目标,为学生发展明方向。安德鲁·卡耐基说:“如果你想要快乐,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能指挥你的思想,释放你的能量,激发你的希望。”爱因斯坦也说:“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他们都强调了远大目标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曾进行过长达25年调查研究,调查的结果是:27%的人没有目标——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60%的人目标模糊——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灯塔,目标就是动力。但笔者曾对部分中小学在校学生个人奋斗目标情况进行过调查,调查的结果令人诧异:几乎所有的学生同有一个目标——这就是考大学。这个目标表面上看是具体的,实际上则是模糊的,对学生发展内驱力的激发效果是甚微的,显然这和我们倡导的“适合的教育”要求也是相违背的。所以,我们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就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指导他们学会在不同阶段修正目标,不断鼓励他们时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才能最终实现他们“适合的发展”。
2. 激发兴趣,为学生发展壮根基。我们老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从学习方面来讲,学生首先应该有兴趣,有了兴趣以后他才能够做到刻苦学习;如果他对这样的学科、这样的事物没有兴趣,就不会很好地学。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但现实是我们的学生自进入校门以后,他们的兴趣爱好几乎完全被抹杀,他们就像“一块块面团被揉进统一的磨具里”,最终形成的产品几乎是“整齐划一”。这种情况显然和“适合的教育”背道而驰。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与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则显得更加强烈。但如果我们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让孩子不主动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还要时刻不断地激发学生保持对各种兴趣的持久性与发展性,让学生能够始终处于“学而不厌”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践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也是促进学生“适合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强化特长,为学生发展照未来。特长从字面理解即特别的长处,是指特别擅长的专门的技艺、研究领域或兴趣。比如,我们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是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学生是形象思维比较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这就是特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现实中我们经常感叹今天的师范生和过去相比是“一代不如一代”,抱怨他们“专业单一、特长不足”,其实导致这种结果的我们的责任不可推卸。“天生我材必有用”。事实上我们的学生不仅拥有广泛的兴趣,而且大多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我们再也不能拿同样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即与生俱来的、非常独特的天赋和才能进行教育和培养,要注重关照到每个生命个体的差异,这才是我们对于生命、特别对于每个学生真正的尊重。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为他们的兴趣特长搭建展示平台,更要为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出谋划策,让他们的兴趣特长照耀他们自己前进的未来。
二、“适合的教育”要求提升保障力,为学生“适合的发展”搭建平台
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一瓶可乐在超市仅售3.5元,但在五星级酒店里标价却飙升到60元。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场所价值不一样呢?毫无疑问,这里是说平台的重要性。事实上,人的发展也是如此。我们的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寻找适合自己成长的“平台”,正是当下“择校热”“借读热”盛行的重要原因。因此,“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这正是“适合的教育”为学生的“适合的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
1.加大投入,为学生发展建平台。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强调了基础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基础教育更应如此。近年来,我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重点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的投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处于偏远山区的部分中小学基础设施仍急待加强,教学资源十分匮乏,“代课教师”无资质现象仍很突出;不少乡村教学点至今还没有运动场,至于图书、微机、文体器材及各种教学仪器等教学设备那更是“捉襟见肘”,这些都是今天产生“择校热”“借读热”的重要原因。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施“适合的教育”必须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尽快扭转明确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极不平衡这一局面。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教育的责任,在教育经费安排上要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公平教育问题,切实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要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只有我们的教育设施基本完善了,我们的教学环境变美变好了,我们的“适合的教育”才能结出“适合的发展”这样的果实。
2.推进课改,为学生发展强师能。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提高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些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就成了“名校”,这些“名校”就是凭借“雄厚的师资”以及“先进的教学设施”等催生了“择校热”“借读热”。显而易见,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在所有的学校造就一大批品德高尚、教学有方的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大批“名特优”教师向市区、城区学校汇聚,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育公平原则,这也是和“适合的教育”要求“南辕北辙”。因此,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当前教师评价制度,制定向农村基层学校倾斜的评优政策;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师资分配方案,鼓励优质师资进行合理流动;要加大对基层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基层学校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基层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也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甘落后,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用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赢得学生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3.丰富课程,为学生发展增后劲。百度上说:“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目前我市中小学实施的课程主要有三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具体实施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校本课程则显得过于“弹性”,这不仅表现在一般的普通中小学校,就连一些所谓的“名校”也是如此。“适合的教育”则不同,它在强调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更突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与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与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编制出能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显然,这样的课程更受学生喜爱和欢迎,这样的课程才能真正为学生“适合的发展”增添后劲。因此,我们要整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校本课程的研发力度与推广力度,尤其是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大力实施校本课程,让独具魅力的校本课程真正在基础教育学校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这样才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适合的发展”。
三、“适合的教育”注重强化感染力,为学生“适合的发展”校正方向
客观地说,在“分数至上”和“考大学是唯一出路”的今天,要想彻底取消“择校”和“借读”真的很难。还时常有人搬出“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择校和借读古已有之,强调选择的必要性。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的人通过教育使之成为社会的人。今天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已不再是为少数人服务,而是要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适合的教育。因此,努力把所有的学校建设成环境美、有特色、现代化的品牌学校就成为我们教育人今天不懈的追求,这也是让“孟母三迁”故事不再延续的关键所在。
1.美化环境,为学生发展施影响。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的就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好的自然环境总会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好的育人环境同样可以让我们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杜甫在《佳人》中也写有这样的诗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同样说明不同的教育环境,往往会塑造出不一样的人。可见,建设优美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优美的物质环境能够体现出学校教育“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此熏陶、暗示与感染;团结、和谐、民主、合作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客观、公正、抑恶扬善的集休舆论环境,则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所以,我们要努力让我们的每一所中小学设施优、环境美、学风好,校风正;让“每栋建筑物都有灵魂、每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让我们的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努力把我们的学校办成师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2.打造特色,为学生发展聚引力。“适合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与倾向性还给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是有教育特色的学校或者是有特色教育的学校,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一般说来,有教育特色的学校要求相对较高,强调学校培养目标、教育途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标准以及管理特色等方面都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是少数办学条件基础较好的学校应该追求的目标,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有特色教育的学校则要求标准相对低一些,突出表现在学校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一个或几个特色学科为学生发展服务,从而形成“一校一品”的良好态势,这是多数办学条件基础一般的学校实施“适合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现实条件下全市中小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积淀和卓越个性办出特色,要努力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办学之路,使“一般的学校不一般、普通的学校不普通”,以此来吸引和适应不同能力层次、不同爱好特长和不同文化基础学生的学习诉求,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搭建最佳教育平台。
3.建设品牌,为学生发展塑灵魂。2017年5月10日,我国设立的首个“中国品牌日”,这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自然,我们的教育也必须认识到位,快速跟上。现实中,一些所谓“优质中小学”生源爆满,一位难求;而一些“名声差”学校则严重生源萎缩,竟然出现“老师比学生还要多”的尴尬局面。为什么?这里固然有一些历史的原因,以及家长的传统观念所造成。但究其内在原因,“品牌”也就是“名校”在其中的作用更为显现,也就是说最为关键的是我们的学校品牌建设严重缺位。因为,品牌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等综合实力的表现,是学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优质的教育品牌反映的是学校在社会和群众中享有的品质地位,是市场和群众选择的结果,是“适合教育”的必然选择。可见,学校品牌建设何等重要。我们的中小学校尤其是校长们首先要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精神文化,通过课题引领、专家指导、校本教研、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教学等优势项目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把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重点放在学校核心特色的构建和核心精神的培养上,成为一种能动的精神力量,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用自己独特的教育品牌来塑造学生的灵魂。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教育近乎农业生产,绝非工业生产。”另一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解释说:“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由此看来,我们的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只有全面落实对孩子“适合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孩子的“适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