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112章)

转眼之间,就到了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立为帝满一周年了。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入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传令下去,正月初一,他要在紫微城举行盛大的典礼,接受群臣朝拜,共贺大燕国祚绵长。安禄山还特地交代,让王维指挥乐工演奏气势恢宏的宫廷雅乐。
正当群臣在庄严肃穆的宫廷雅乐中依次向安禄山叩首时,安禄山却突然“哎呦”了一声,痛得从龙椅上滚了下来。原来,安禄山的疮痛又发作了,朝拜典礼只好中途而废。
安禄山的疮痛由来已久。先是由于身体肥胖,一到夏天就全身冒汗,身上就会长出疮疖。后来由于贪恋女色,纵欲过度,全身开始长出块状毒疮,御医用了各种法子都不见好,时间久了,长疮的地方渐渐溃烂化脓。特别是臀部,疮痛发作时,痛得连坐都坐不住。
更让安禄山暴跳如雷的是,他原本就有眼疾,眼睛不大好使,自去年入秋以来,视力渐渐衰退,如今愈发看不清了,白天还能隐隐约约看到一点,一到晚上便完全看不见了!御医说,这也和安禄山过于肥胖有关,特地叮嘱安禄山饮食清淡,戒酒戒腥,戒近女色。但安禄山哪里听得进去?美酒照喝,腥膻照吃,美女照玩,病情愈演愈烈。
安禄山本就性情暴躁,如今被病痛折磨,更是喜怒无常,动辄使用刑罚,连他身边最亲近的中书侍郎严庄和内侍李猪儿也被他的鞭棍抽打过。严庄向安禄山奏事时,如果遇到安禄山心情不好,说话时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安禄山的鞭挞。李猪儿每日都要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最容易被安禄山当出气筒,非打即骂,可怜他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今日在盛典上疮痛发作,安禄山火冒三丈——这帮御医是干什么的?连疮痛都治不好!正当安禄山想找一个出气筒时,安庆绪偏偏撞了上来。
安庆绪对安禄山的不满,就像安禄山身上的毒疮,越积越多,越来越深。此刻,安庆绪来找安禄山,是知道安禄山已经几乎失明,想趁安禄山疮痛发作之际,挑明自己想当太子之意。
不过,当他刚说出“父皇定都洛阳已经一年,近来龙体欠安,儿子想替父皇分忧”时,安禄山就“啪”的一声将手中的青瓷茶盏狠狠摔了出去,“咣当”一声,茶盏应声而碎,茶水溅了一地。
“谁说老子龙体欠安了?老子身子好着呢!你这个逆子,是不是巴不得老子早点挂了,好让你来坐这把椅子?你想得美!老子今日就明明白白告诉你,只要老子在一日,你就想都别想!”
安禄山就像一个被火星瞬间点燃的爆竹,将所有怒火通通发泄在安庆绪身上。安庆绪哪里受过这样的辱骂,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正想扭头一走了之时,安禄山突然大喝一声:“给我站住!”然后,朝着一旁的孙孝哲怒吼:“替我拿下逆子,给他吃二十鞭子,好好长点记性!”
看到安禄山竟然要鞭打自己的亲身儿子,严庄心头大惊,“扑通”一声跪在安禄山面前为安庆绪求情:“皇上息怒,今儿个是正月初一,是大燕国的好日子,也是皇上的好日子。打坏了晋王事小,气坏了皇上事大。如果皇上真的要晋王长记性,改日岂不更好?”安禄山觉得严庄的话不无道理,毕竟正月初一教训儿子不是什么好兆头,这才悻悻作罢。严庄赶紧向安庆绪递了一个眼色,安庆绪忙一溜烟逃了出去。
虽然安庆绪躲过了安禄山的鞭子,却被安禄山的话彻底寒透了心。安庆绪终于确信,安禄山压根儿就不想立他为太子。“既然你对我如此无情,那么,就不要怪我对你不义了!”在透着寒意的月光下,安庆绪的拳头紧紧握在了一起。
和安庆绪一样对安禄山寒心的,还有严庄。都说伴君如伴虎,猛虎吃饱喝足后尚且还有温顺的时候,但安禄山却喜怒无常、暴戾恣睢,简直比猛虎还可怕!因此,当安庆绪次日找严庄商量如何对付安禄山时,正中严庄下怀。
严庄心道,如果帮助安庆绪除掉安禄山,等安庆绪登基后,他不是更容易独揽军政大权么?于是,两人当即商定联手除掉安禄山。不过,要想确保计划成功,还必须得到一个人的支持,那就是李猪儿。
李猪儿日夜守候在安禄山身边,几乎寸步不离。安庆绪担心李猪儿对安禄山过于忠心,不会支持他们的行动,但严庄却嘿嘿笑道:“你以为李猪儿就不恨他么?对男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命根子!李猪儿的命根子毁在谁手里?你说他心头恨不恨?”果然,严庄稍加试探,李猪儿就一拍即合。
事不宜迟,三人将行动时间定在了正月初五晚上。这晚,李猪儿服侍安禄山睡下后,安庆绪和严庄悄悄来到寝宫。侍卫见是安庆绪和严庄,谁也不敢阻拦。此时,安禄山已酣然入睡,鼾声如雷,安庆绪、严庄持刀站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刺刀直接进入帐内。
面对这个自己伺候了十多年的主子,李猪儿有过那么一刻犹豫,但想到自己被安禄山残酷阉割的那一刻,顿时血往上涌,再也顾不了那么多,举起刺刀,对准安禄山的腹部狠狠捅了进去!
安禄山双目失明后,床头一直挂着一把佩刀用来防身,今日这把佩刀早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此时此刻,他在睡梦中突然挨了一刀后,出于本能反应,一手捂住腹部,一手急忙去床头摸刀,却哪里还摸得着?他心头大急,摇着帐幔大声喊道:“来人!杀我的是家贼!”然而,外面的侍卫早已避得远远的,谁都不会来救他了。
在凄厉的喊叫声中,鲜血和肠子混在一起从腹部流出,安禄山没喊几声就断气了。安庆绪和严庄在安禄山的床下挖了一个深坑,用毡子裹住安禄山的尸体,埋进坑中,并诫令宫中严加保密。
次日早朝时,严庄向外宣告,雄武皇帝昨晚病危,诏立晋王安庆绪为太子,从即日起,将皇位传给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理。虽然朝廷上下对严庄这番话都将信将疑,但谁都不愿深究。说白了,安禄山也好,安庆绪也罢,不都是安家人么?对臣子们来说,谁当皇上不都一样?而且,安禄山双目失明、疮痛发作是事实,不管安禄山是主动让出皇位还是被迫让出皇位,他确实不再适合当皇上了。安庆绪顺利登基,改年号为载初,尊称安禄山为太上皇。几天后,宣布安禄山病逝,按太上皇的礼仪规制发丧。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在安禄山手下担任九品及以上官职的大唐官员约三百多人。其中,有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被迫投降的文臣,如王维、郑虔等;当然,也有主动投降的,如陈希烈、张均、张垍等。对于战败投降和俘虏投降的人来说,安禄山去世后,他们最盼望的事,就是唐军早日收复长安、洛阳;对于主动投降的人来说,他们自知无颜面对大唐,希望安庆绪能比安禄山顺应民心、体恤民情。然而,当上了大燕皇帝的安庆绪,却让人大失所望。
安庆绪第一件事就是将沈珍珠占为己有。得到沈珍珠后,安庆绪仿佛要将他长期压抑的欲望通通释放出来,他要从沈珍珠身上索取他想要的一切快乐!然而,欲望是一个永远无法满足的深壑。你得到的越多,你就越觉得不够。
日子一天天过去,安庆绪的心思越来越不在朝堂之上,和安禄山一样,醉心于纵酒淫乐。
安庆绪的不理朝政,正中严庄下怀。安庆绪称严庄为兄长,将他从中书侍郎擢升为御史大夫,封冯翊郡王,大小政事都委托严庄处理决定。从此,严庄独揽军政大权,大燕朝堂被严庄一手遮天。
在无穷无尽的淫乐纵欲中,安庆绪渐渐迷失了自己。他根本没有料到,他正像他父亲那样,一步一步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当李隆基得知安禄山去世的消息时,距离安禄山去世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喜极而泣、拍手称庆,甚至幸灾乐祸。但是,并没有。在逃亡蜀中的路上,他渐渐明白,从表面上看,安禄山起兵造反是安禄山的错,但背后的症结却是他。如果他能听信张九龄的建议,早在安禄山犯错时就军法处置;如果他不盲目听从李林甫关于多多提拔胡人将领的建议,多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他能相信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坚守潼关的建议……
太多太多的如果,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如果成立,大唐就不会沦落到这一步。因此,他真正要怪的人,是自己!而且,即使确认安禄山死于安庆绪之手,他也没有资格幸灾乐祸。因为,他并没有比安禄山好到哪里去。如果不是陈玄礼用三千禁军拼死护卫他的安全,李亨在马嵬坡想要的可能就不只是杨国忠、杨玉环的性命了!李亨在灵武称帝时,也根本没有事先向他禀告,而只是事后知会他一声而已。这其中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正当李隆基唉声叹气时,高力士一路小跑了过来,声音中有种久违了的惊喜:“皇上,玉真公主来咯!”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几个月不见,皇兄的肩膀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曾经那种英气逼人的皇家贵气,荡然无存!
她上一次进宫去看皇兄时,是得知高仙芝冤死潼关后。那一次,任凭她在紫宸殿等了很久,皇兄却避而不见。她只想向他讨要一个说法,他却不肯见她。是没有颜面见她?还是不屑一见?无论哪一种,都让她寒了心。那个在她心里一向是非分明的皇兄,曾几何时,竟然变得如此是非不分、忠奸不辨!
后来,当皇兄带着宠妃、近臣逃离长安时,她对皇兄除了失望,还有隐隐的恨意。恨他在决定大唐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天下于不顾,弃家人于不顾,心里除了杨家,还是杨家!
当她听说杨家兄妹死于马嵬坡时,她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有一种大快人心的如释重负。不过,让她不解的是,既然皇兄口口声声说杨玉环是他最爱的女人,那么,皇兄为何不拼死护住杨玉环?贵为帝王的他,难道连一个女人都护不住吗?撇开皇兄身为帝王背负的使命不说,单就在关键时刻对身边人的守护而言,王维无疑比皇兄更有情有义,更有气有节。
同样是长安沦陷前的千钧一发之际,王维把生的希望给了她和莲儿,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皇兄爱了杨玉环几十年,王维躲了她几十年,但在关键时刻,那个爱了几十年的人,却放弃了身边人,而那个躲了几十年的人,却守护了身边人!孰更有情?孰更有义?不是显而易见了么?
这一生,无论他如何拒绝她,她都一直骗自己说,总有一天,他会接纳她的。然而,就在他终于接纳她时,亡国之痛仿佛一把利剑,在他俩之间生生劈出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将他俩彻底隔绝在了两岸。她在这头,他在那头,她过不去,他过不来,她已经脱离了险境,而他却生死未卜!
如果说玉真公主原本对李隆基有一些失望和恨意,那么,当她终于见到苍老憔悴的李隆基时,更多的化为了心酸。
“皇兄……”
“持盈……”
江山风雨飘摇,铁蹄过处,尘埃漫天。穿过烽火连天的岁月,跨过千山万水的距离,李隆基和玉真公主看着近在咫尺的彼此,恍如隔世。心头纵有千言万语,却哽咽着不知从何说起,抱头嘤嘤痛哭。一旁的高力士看了,也止不住抹眼泪。
不知过了多久,大家才渐渐平静了下来。死者已逝,生者戚戚,失去杨玉环的李隆基,和失去王维的玉真公主,内心的痛苦一般无二。只不过,玉真公主知道皇兄的痛,李隆基却未必知道玉真公主的痛。
自从杨玉环去世后,李隆基连一个能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如今在玉真公主面前,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他从抵达益州后发布罪己诏、派人去灵武支援李亨说起,絮絮说了下去。
李瑁听说玉真公主来了,便过来拜见姑母。看到李瑁的一刹那,玉真公主有些意外。国破家亡之际,李亨抛下父皇,自立为帝,反倒是当年被父皇夺走爱妻的李瑁,一路陪着父皇到了益州。或许,随着杨玉环的去世,那根曾经梗在他们心里的芒刺终于可以拔掉了。从此,忘记那些刺心的往事,或者说假装忘记,坦然相对。看来,时间果然是最好的良药。那些曾经觉得无法忍受的痛苦,假以时日,都可以慢慢愈合。
自玉真公主来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精神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初唐高僧玄奘法师就是在这里剃度出家的。这日,李隆基想去大慈寺看看,玉真公主和高力士陪他一同前往。
一路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玉真公主不由想起了731年春天。对她来说,他是她千帆过尽的欢喜,是踏遍山河的值得,更是此生所有的钟情。
她在梦里一遍一遍盼他归来,又一遍一遍从梦中惊醒,醒来时,早已泪流满面。红尘浮世中的爱,大多是池上浮萍,经不起一丝风吹草动。只有经过风雨考验的爱,才能直抵人心。这样的爱,可遇不可求,一旦遇见,便是万幸。
如果命运可以让她再选一次,她一定会义无反顾地留在长安。生也好,死也罢,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和他在一起。
然而,命运似乎给他俩打上了一个死结,这一生,无论她如何努力,都似乎解不开和他注定的离别。
她日日祈祷,希望他还活着。如果他活在世上,便是满目疮痍,入目所见,也是处处春光;否则,便是锦衣玉食,也是花柳失色,人间不再值得。她早已下定决心,如果他真的死了,她也决不独活于世,她将用生命去祭奠他。虽然此生不能和他生同衾、死同穴,但至少可以用生命感谢他为她所做的一切。
正当玉真公主这样胡思乱想时,翟车忽然停了下来。她愣了一愣,忙掀起车帘向外望去,只见远远有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围在一起,将大慈寺门口的大半条街挤得水泄不通,皇兄的御驾也停了下来。
高力士过去看了看究竟,气喘吁吁地向李隆基禀告说:“皇上,老奴过去看了一看,原来是一个布衣僧人,名叫英干,正在布施粥饭,口中还念念有词。老奴问他念的是什么?他说他是大慈寺的住持,正在为大唐祈福,为百姓祈福,唯愿国运再清,克复疆土,收复失地,平定天下。”听完高力士的这番话,李隆基红了眼眶。在高力士的扶持下,他颤颤巍巍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得知皇上驾到,英干法师忙从人群中挤了过来,向李隆基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李隆基双手将他扶起,命高力士准备笔墨,当场御笔手书“大圣慈寺”匾额,并下令赐大慈寺良田一千亩。从此,大慈寺改名为大圣慈寺。
这日晚膳时,李隆基屏退左右,对玉真公主叹气道:“今日朕为大慈寺赐名'大圣慈寺’,一则感动于英干和尚对大唐的拳拳之心,二则也是想为贵妃超度祈福,愿贵妃离苦得乐,早日往生。”说到最后一句时,李隆基的声音渐渐轻了下去,眼底的自责和痛楚,玉真公主怎会看不出来?
“皇兄,贵妃素来善解人意,一定会体谅您的。”玉真公主低头想了一想,决定说出她在心中想了许多次的话,“皇兄,我这次能活着逃出长安,要深深感谢一个人。如果没有他,我早已惨死叛军刀下了。想来您也听说了,长安沦陷之际,是王维冒险在城头弹奏琵琶,为长安百姓出逃争取到了更多时间。因此,于我而言,我这条命是他给的。我想恳求皇兄一事,不知可否?”玉真公主一气说了下去,她早已打定主意,无论李隆基是否答应,她都必须把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持盈,你想说什么就说吧。”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后,李隆基内心似乎有了另一种平静。“如果他还活着,无论发生什么事,看在他为长安、为我做的这些事的份上,赐他免死铁券,皇兄可能答应?”看着玉真公主迫切焦急的目光,李隆基有些恍惚,这不知是她第几次为王维开口了?她对王维的这片痴心,足以当得起王维救她的一命之恩,她并不欠他。
只不过,在她心里,无论她为他做什么,都觉得理所当然、心甘情愿罢了。这样想着,李隆基垮下的嘴角渐渐浮起一抹苦笑,看着持盈道:“持盈,朕可以答应你,只是太子,哦,不,皇上会答应你么?”玉真公主点了点头,似乎早已想到了这一切,目光笃定道:“日久见人心,我相信,皇上定会相信他的。”
当李隆基答应玉真公主后,玉真公主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她当然知道,王维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决不肯投降叛军。但叛军手段极其毒辣,王维落入叛军之手后,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宁死不屈,一种是被迫投降。不知王维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无论王维做出哪种选择,玉真公主都完全相信,这是他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好的选择。
如果他宁死不屈,她会以死相随;如果她被迫投降,她就为他向李隆基和李亨求得免死铁券。如今,李隆基已经答应了,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
(0)

相关推荐

  • 安禄山之死(资治通鉴卷二一九之九)

    安禄山自起兵以来,眼睛的视力逐渐下降,后来发展到看不清东西.另外,他的身上又长了毒疮,因此性情更加暴躁,左右的官员稍不如意,就会遭到鞭打,有时甚至被直接杀掉.安禄山称帝以后,自己居于深宫之中,手下大将 ...

  • 安禄山、史思明,这对安史之乱的好搭档,为啥都死于亲儿子之手

    "安史之乱"的两位主角:安禄山.史思明作为唐军统帅,为了攫取更大权力,起兵反叛自己效力的朝廷,让繁华的大唐生灵涂炭: 戏剧的是,这俩人后来都被各自的亲儿子杀死,其原因也是为了权力. ...

  • 安禄山将亲兵变成太监,多年后,他被亲兵一刀捅死

    唐朝的开元盛世,本是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巅峰,却被安史之乱毁于一旦.对于很多历史爱好者来说,安禄山这个人是深恶痛绝的.其实,安禄山虽然闹得民不聊生,但他能从一个一穷二白.没有文化的莽夫成为唐朝节度使,还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12章)

    第112章 大唐荣耀 当王维和璎珞一路辗转抵达河北定州时,玉真公主在长安收到了王维寄来的信. 信中,王维告诉她,他辜负了公主的一片期许,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了. 放下信笺,玉真公主心里先是一阵猝不及防的 ...

  • 《商途》第1-12章

    世纪之交 经济衰退 网络时代 群雄并起 第1-2章  第3-4章  第5-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10章 第11章摸到方法 这次PK定下的规矩,就是在两分钟之内攻入对方学校的校园网,夺取网络操 ...

  • 《梁健续集:再启征程》第112章:不离一步

    第112章 不离一步 那两班家属,看到川虹是一个领导,就聚拢过来:"领导,你们不会放弃搜救的,对吗?不会放弃搜救的对吗?" "请你们一定不要放弃搜救啊!"女人们 ...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红星照耀中国》1-12章导读练习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前言.第一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本书作者是__________,他出生于_________,一九二八年,在中国大革命陷于低潮的时候,他来到了________.在中国 ...

  • 《东南风云》第112章&第113章&第114章

    第112章 背负责任 蔡少华没有下班,等陶芳叫的盒饭送来之后,蔡少华就对陶芳道:"你先回去吧,这些盒饭等会我给组织办送上去."陶芳道:"这哪儿行啊?这种小事,怎么能让蔡主 ...

  • 《通天 ·人族传说》第112章 前尘旧恨

    六十多年前,华山派曾名噪修行界,就因为在当时华山派里,有一个姓金名大钟的年轻弟子,天资聪颖,修行神速,风姿盖过同代修行者. 金大钟是华山掌门吴钺的四弟子.吴钺门下六人,宗白华.鸠无伤.沐溪秀.金大钟.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