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机密曾险些被窃取?间谍却是两只老鼠!外籍专家在机场落网

对于小动物在间谍行业的运用,也许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古代,信鸽便是中长途通信的一大主力:间谍携带信鸽潜入任务区域时,将情报通过信鸽送回大本营。这种小动物一般具有体型小、常见、不易引起注意的特点,但需要经过相对严格的训练。不过对于用当地的老鼠作为间谍窃取机密,这也许会引起疑惑:并没有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当地老鼠,为什么能窃取核机密?

外国试图阻止我国发展核武器

事情还得回溯到1964年的中国。当时的中国核工业已经略有起色,核武器实用化具备了条件。但中国核工业基地深处西北内陆,这也引起了国外的注意,一直不停地窃取相关机密。不过在那个时候,即使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上已经领先世界,从技术上窃取相关机密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不仅当年没有侦察卫星可以对其进行侦察,就连最广泛使用的U-2侦察机也根本不具备条件进入内陆进行侦察。不过对于情报的迫切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中情局等情报组织早已经有所行动。

一批批的间谍像是石头打水漂一样被扔进中国,随即消失在人民反间谍斗争的漩涡中。显然,通过普通渠道进入我国的外国人在当时会被严格的户籍政策和一系列反间谍措施甄别并有选择地控制,一般人到不了西北内陆。在当时,几乎只有一些专家级的人才才能够获准进到距西北内陆相对接近的地方,美国中情局便在这方面下了功夫。

1964年,中国向西德和英国联合运营的VG公司购进一套价值2000万的民用化工设备,并将其安装在兰州。这样的化工设备引进显然会受到敌对国家势力的监控,美国中情局便以此为借口派遣了持有英国护照的一系列特工。他们伪装成化工设备方面的专家,对这套化工设备进行维护。

其中便有一名专家彼得·马克。他本身深谙化学工业知识,在经过培训后也熟练掌握了这套设备的维护。这样的身份对于长期驻中国的任务来说显然是个相当便利的烟雾弹。为了能够更长期也更方便地搜集核工业方面的情报,彼得·马克便在这套化工设备上动了手脚,随即总公司又有大批和他一样的“专家”成功进驻兰州。

很显然,中国核工业基地的情报并没有这么容易窃取。兰州在当时只能算作一个拥有大量物资作后勤的交通枢纽。凭借着专家身份进驻兰州后,即便获得了情报也十分难以通过微缩胶卷等携带出境,更不用说取得核污染的实物带回国分析。这便是摆在彼得·马克面前的一大难题。于是在驻中任务结束后,彼得·马克在1964年赴广州白云机场,准备登机飞赴香港。不过在广州白云机场进行例行检查时,彼得·马克行李箱内的日用品只是一些随身的衣物。但除日用品以外的行李引起了海关人员的注意:他还带了两只老鼠在箱子里!

据当时的理由看,这两只老鼠是在兰州捕捉的宠物。这一奇特的理由被记录在案并逐级上报到国家公安部。公安部迅速作出反应:不光派出了专业调查员张文奇前往广州进行调查,还立即着手组建了反间谍小组,由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杨启清主持工作。

张文奇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之后,只是让海关工作人员悄悄将两只老鼠“掉包”,便让其通过海关检查登机。而后,这两只“原籍”西北的老鼠送去化验。经化验,它们身上携带有强放射性的化学物质,这立即引起了重视!再一次送到国家级化验室进行二次化验时,得出的结论是:它们身上携带的强放射性化学物质和中国核武器试验中核爆产生的尘埃成分一致!

以当时的技术而言,采集了核尘埃之后还是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分析其化学成分,并通过化学成分判断中国核武器的试验处于什么阶段、核武器的技术达到了哪种地步,甚至会借此判断中国核工业整体水平!很难想象这两只老鼠身上携带的尘埃落到美国人手中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拥有丰富反间谍经验的张文奇立即作出决定:对彼得·马克妻子的行动进行严密监控、电话进行监听。结果,在长达数个月的监听活动中张文奇断定,这其中有一名名叫“徐文德”(音译)的外籍专家是这一个间谍小组中的主心骨,他将会伺机携带更为关键的核机密情报出国!而彼得·马克妻子在不久后同样经过广州白云机场赴港,在其行李中搜出了经过特殊处理的微缩胶卷!仅是通过这两点,便可以立即断定彼得·马克一行人是间谍的身份。

当时,张文奇下令立即举办一次“外国专家座谈会”,并要求随VG公司出售化工设备而驻中国兰州的西德籍专家特鲁茨·冯·许文德一定到场。在会上,张文奇佯作不经意间询问许文德:“许文德专家是在美国哪里出生的?

也许任何人在极为放松的场合下都不会抱有太高的警惕性,许文德便落入了这一陷阱中。在如实回答后,许文德猛然发现自己德籍美裔的身份暴露了,而这和他入境时递交的材料上“土生土长德国人”中不符。他暴露得极为彻底!

于是在1967年12月22日,许文德乘机逃离中国。在机场,早已经设伏的张文奇一行人成功将其抓获,并搜出了一批通过不同形式储存的核工业机密!这场历时近三年的反间谍工作最终画上句号,中国核工业机密不仅一点也没有泄露,“老鼠间谍”也随之成为一大经典的失败案例。

(0)

相关推荐